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许力 《佛山大学学报》1998,16(2):188-120
中国高校自1997年实行并轨招生后,特困生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社会热点。本文针对目前高教系统及各种社会力量给予特困生多元化物质帮助,却忽略了他们的特殊心理障碍这一事实,通过对分析比较常见的特困生心理问题,结合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要求,勾勒出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长期的经济拮据给高校特困生们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为此,应针对特困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即: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进行自强自立教育,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苦乐观。  相似文献   

3.
高校特困生问题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问题 ,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特定产物 ,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关系到特困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必须要处理好。本文就高校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帮助特困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困生作为一特殊群体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如何把握特困生心态,做好心理辅导及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一、特困生思想工作的内容 1、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特困生由于自身特定的家庭背景,在生活上常常表现为消极、冷漠,导致性格孤僻,不合群,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有的特困生由于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产生了对社会现实的极度反感,经常有偏激情绪。有的由于虚荣的作崇,加上高消费等价值观念的错误导向,生活中追求高水平的物质享受,以致于走向犯罪的道路。解决好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使他们掌握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科学方法,处理好人生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健康成长。 2、加强远大理想教育。特困生中不乏优秀生,他们平时的学习成绩很突出,完全符合保送研究生的标准,或完全能够考取研究生,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但有的学生自动放弃这一次机会,究其原因,一部学生是由于高额奖学金的诱惑;另一部分学生则是“上够了学,读够了书”,不愿意再受累、再吃苦,只想早点参加...  相似文献   

5.
资助特困生工作是高校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资助特困生工作中坚持贯穿“育人”思想,是做好资助特困生工作的有效保障。资助是手段,育人是关键,必须加强,并加以落实。本文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我校资助特困生工作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具体做法,肯定了所取得的成效,强调了育人工作在资助特困生工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特困学生群体“心理贫困”的特征与心理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亮 《科技信息》2010,(32):I0051-I005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特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相应的不断增加,关注特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从心理和精神上帮助特困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关注特困生的心理健康,引领特困生走出心理困境,彻底摆脱“心理贫困”困扰,是高校特困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特困生的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困生是当今高校中与众不同的群体,是整个社会教育机构和高校有关部门学生工作的重点对象。从对贫困生的现状分析入手,剖析他们在高校的心理状态,在探究特困生成因的同时,针对其实际情况,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高校特困生产生的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少数特困地区的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因此,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高校特困生问题日渐突出,究其原因,特困生贫困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贫困,主要类型包括: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来,高校中的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作好高校特困生工作不仅具有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功能,更具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这一角度来审视高校特困生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35 0名学生家庭生活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贫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 4 2 % ,特困生占抽查学生总数的 33% ;女特困生比例略高于男特困生 ;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比例是来自城镇贫困学生的 3倍。极少数贫困学生家庭贫困是由于家庭各种不幸、父母身体不好或年龄过大造成 ,大部分是由于家庭处在贫困地区、家庭人口较多、父母的文化程度低、父母是农民或是下岗工人。我院 78%的特困生学习刻苦 ;83%的特困生生活俭朴 ;96 %的特困生心理素质好 ;97%的特困生同学关系比较融洽 ;76 %特困生性格内向 ;83%的特困生情绪稳定 ;76 %的特困有过自卑感 ,其中只有 9%的特困生的自卑感源于家庭贫困 ;6 4 %的特困生准备考研 ;2 5 %的特困生在谈恋爱。从以下几方面解决特困生问题 :(1)变无偿资助为有偿服务 ,无偿资助与有偿服务相结合 ;(2 )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勤工助学岗位 ;(3)制定特困生奖励条例 ,鼓励特困生努力学习 ;(4)鼓励特困生向社会提供智能型有偿服务 ;(5 )做好特困生思想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高校特困生是指父母双亡,孤儿,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靠国家救济者;父母双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者;单亲家庭且病残,没有任何经济来源者;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基本上没有经济来源者。特困生群体在高校生活中承受着比其他学生更大的经济与心理压力,因此分析特困生心理特征并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以来,高校中的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作好高校特困生工作不仅具有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功能,更具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这一角度来审视高校特困生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一些特困生。特困生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概念界定,更需要有一条有效的救助途径。可在国家财务、政策及相应配套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多种渠道及行之有效的方式积极推行,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另外,还需加强特困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  相似文献   

14.
高文强 《科技资讯》2011,(10):203-203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积极影响是全方位的,体育教育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一种正相关关系。本文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调适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桂娥 《科技信息》2013,(10):195-195
本文介绍了新时期图书馆员心理障碍表现,阐述了新时期图书馆员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员心理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办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特困生是高等学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研究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速度递增,高校对跨世纪人才的心理素质优化已是迫在眉睫,该文在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对高校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高校体育的特殊环境和高校体育的形式,论述高校体育对学生心理障碍的克服,旨在注重高校体育的功能,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发挥高校体育的特长,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大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速度递增,高校对跨世纪人才的心理素质优化已是迫在眉睫,该文在简要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对高校跨世纪人才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浅见。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对我国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开展对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和矫正心理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