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分开来说并不是一个概念。但我们常常对“科学”作广义的理解,把技术也包含在科学之中,所以人们常以科学之名,来谈论技术的应用。爱因斯坦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1〕鉴于此,人们往往把它们合起来理解。并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它最重要的是认识与改造功能,科学技术本身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积累起来的,反过来又帮助人类不…  相似文献   

2.
快活林     
打灯笼的蚊子两个刚抵达纽约的苏格兰移民在旅馆过夜,他们整个晚上被蚊子搅得十分恼火。最后,一个人说:“仙蒂,用被子蒙住头,蚊子就咬不到我们了。”过了一会儿,仙蒂伸出头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他看见了以前从未见过的萤火虫,于是叫道:“上帝啊,蒙住头也没有用,蚊子打着灯笼找我们呢!”建议一个病人第一次去看医生。“关于你的病情,你来这儿之前请教过什么人吗?”医生问。“只问过拐角上药房的老板。”病人回答说。那位医生最讨厌那些不是医生的人常常提出医疗方面的建议,他并不掩饰这一点:“那个傻瓜给你出了什么馊主意了?”“他让我来找你…  相似文献   

3.
<正>催眠术在大众印象中似乎是一种具有神秘色彩的“魔法”,这种“魔法”真的能让人失去意识、完全落入催眠师的掌控之中吗?催眠大师可以催眠普通人,让他们失去自我,只会听从催眠师的指令。这是影视作品的艺术夸张,真实生活中催眠不是这样的。一位神秘莫测的催眠师,在路人甲眼前摇晃着怀表,口中念着咒语:“你感觉很困,越来越困……”于是路人甲陷入了沉睡,甚至对催眠师言听计从,这就是我们常常在影视作品中看见的催眠术。  相似文献   

4.
“外星人”是很热的话题,“外星人”是使用频率很高的单词。所谓的“外星人”是指目前地球人尚不清楚的外星高智力生物。然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外星人”这个词,是不恰当的。首先,我们是将这种外星高智力生物当成了人,这是不合适的。人,是一种动物,人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类是地球上由其他动物经过几百上千万年进化而来的,只有这种动物才可以称之为人。而“外星人”,首先应该是一种生物,但是这种生物并不是地上产生的,尚不知是由  相似文献   

5.
我们可以躲开一头大象,却躲不开一只苍蝇。———使我们不快乐的,常常是一些芝麻小事穿意大利西装,喝巴西咖啡、英国红茶、法国红酒,戴瑞士手表,开德国汽车,抽美国烟,吃中国菜。———MBA与我们到底有什么不同我们要躲开两种人:浅薄的哲学家和深刻的女人。前者大谈幸福,后者大谈痛苦。如果我是法官,我将判决你,终身监禁,监禁在我的心里。———BBS经典语录留级复读的学生叫“留学生”,家里有钱的学生叫“高财生”,上课打瞌睡的学生叫“特困生”。———校园新生。经常不讲理,简称“经理”;总是裁人,简称“总裁”;老板着脸,简称“老板”。…  相似文献   

6.
六月的杭州下过。场雨,空气清新温润,深吸一口气,仿佛一下子体会到了江南的味道。“江浙”是一片富庶的土地,“江南”是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名词,杭州是一座满是故事的城市,而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不是文人墨客,不是商贾巨子,而是一位质朴的农民。  相似文献   

7.
关于闲暇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闲暇具有关乎人类生存的本源意义。闲暇是“学习”的特殊形态,它既不是“学习”的对立面,也不是简单的身心恢复,而是“诗意的学习”,是人的精神家园,闲暇教育就是发放通往人类“自由王国”的入场券。本文通过对闲暇教育价值观、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的探讨,为人的发展教育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一些人“祸不单行”;形成鲜明对比的,也有一些幸运者的好事是接踵而来。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现象呢? 英国赫特福特郡大学的行为心理学  相似文献   

9.
人们关注的常常是病菌作为“病原体”“毁灭者”方面,但对于其参与历史、文明塑造作用的揭示不够。按照科学实践哲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既有可见的生产者历史人物、技术实践工具,还有隐秘的不可见的各种各样病菌微生物,都是“异质”“要素”“行动者”参与历史事件的“冲撞”“博弈”,深远地影响历史文明进程。我们必须正视人与病菌的“行动者网络”关系,维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言论     
代价不是不计代价,而是要明白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对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这绝不是一句废话。孤独这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失意过分在乎失意的感受不是拿命运的捉弄来捉弄自己,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缺陷也许你个子矮,也许你长得不好看,也许你的噪音像唐老鸭……那么你的优势就是你不会被自己表面的浅薄的亮点所耽搁。误会如果出于恶意,那么解释也没有用;如果出于善意,就不需要解释。专门说到“误会”倒不是因为一个人在三十岁之前被人误会的时候更多,而是这个年龄的人想不开的时候更多。谣言这是一种传染病,沉默是最好的疫苗。除…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问“科学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时 ,其实 ,我们已蕴涵着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认可 ,也就是说 ,科学技术具有扮演双重角色的作用。既然如此 ,我认为 ,科学技术就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 ,它什么也不是 ,它是无辜的 ,它作为双重角色的扮演者 ,是人类使它成为其中的一种 ,或是兼而有之的“双面人”。因此应该说 ,是人类的天使与魔鬼的双重本性使科学技术扮演了天使与魔鬼的双重角色。科学技术是人类发现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因而 ,它应该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一种体现 ,在它的建构中应该体现出它与人类生存状态的价值关联 ,这是科学技…  相似文献   

12.
<正>读周国平先生散文集《生命的品质》,很喜欢他文字中透射的思想光芒,能给人一种鼓舞的力量。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有所认识,活出生命的品质,必须要了解和懂得生命的内在意义。周先生在序中说:“生命,原本是单纯的。可是人却活得越来越复杂了。许多时候,我们不是作为生命在活,而是作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在活,不是为了生命在活,而是为了财富、权力、地位、名声在活。”以致有些人“不去听也听不见生命本身的声音了。”那是因为在人生的角逐中,有人往往只注重了个人的生存、发展,而忽视了对生命本身的尊  相似文献   

13.
我们常常听人说:“如何吃出健康”,但是较少听人说“如何穿出健康”,其实皮肤的健康与衣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衣料较适合我们的皮肤。丝绸衣服舒适美观,对皮肤也最友善。1郾丝绸衣服:对皮肤最友善一般而言,高级衣服很喜欢选用丝绸,同样兼具舒适及美观,不信你试试看在炎炎的夏日,穿上纯丝装,保证通体凉快舒畅。美中不足的是只能干洗,否则容易褪色变形,对经济宽裕者来说这是首选。2郾棉质衣服:吸汗透气又廉宜棉质衣服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宜好洗,唯一缺点就是易皱,质感则与价钱有关,可说是从王公贵族至庶民百姓…  相似文献   

14.
电脑在给我们带来方便和娱乐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烦恼。系统崩溃,数据丢失往往令我们措手不及!可是对于像笔者这样的菜鸟来说,备份资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还好,最近笔者发现了一款小巧而又强大的软件———“菜鸟备份”。有了它,我们就不必再担心重要的资料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了!如图所示,为程序的主界面。既然是“菜鸟”,当然要先选择“我是菜鸟”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创建自动备份、恢复启动软盘”或“创建自动备份、恢复启动U盘”选项,再单击“创建”按钮,就可以开始创建备份了。如果你是高手的话,也可以选择程序主界…  相似文献   

15.
引言1993年底,海峡两岸的电子显微学者在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举办海峡两岸电子显微学研讨会。这个会的特点,就是发表论文和讨论,是以台湾国语、大陆普通话和英语三种语言进行。我多年来关心中文科技写作(包含口头报告),面对这样的会场,自然格外注意。我在会中发表了两篇论文,一篇是我新近的电子显微学成果,另一篇讨论海峡两岸科技用语的分歧。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都收在论文集里。由于篇幅的限制,论文集里收的相当简略。会后我把会上口头宣读的材料加进去,又添加了一些材料,写成这一篇。本文不能算学术著作。只是个人多年思考实践之后,凝聚成的一些初浅的意见。在这里提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也请批评指教。汉字的正(繁)体简体问题,是个由来以久的题目。除了字体之外,今天台湾海峡两岸还有学术名词的差异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隔绝和文化政治上的差别,台湾同大陆日常用语有相当大的差异。政治名词的分歧是不能强求统一的。一般日常生活用语的差异,如果是由民俗文化的差异而来,正可以丰富中文(汉文,华文)词汇,不是坏事。古往今来,南北各地,夫妻彼此的称呼,以及对第三者称呼自己的配偶,不下百十种:丈夫、妻子、太太、夫人、良人、夫君、贤妻、娘子、老婆、老公、哥、妹、当家的、烧锅的、那口子、头家、牵手的、他爹、某、爱人……。这种分歧,丰富了语言文字,不能简化,不能统一。同样地,在台湾交女朋友,在大陆搞对象;一边儿克难生产,另一边儿土法炼钢;在这头脚踏实地,在那头两条腿走路;在这里的机关里,有了成绩好加薪,在那里的单位上,出了活儿能长工资;台湾人没事儿臭盖,四川人摆龙门阵,广东人煲粥,江北人嚼蛆,北京人侃大山……如果有人要把这样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字统一,岂非绝灭固有文化,成为千古罪人?但是,科技上的名词,没有必要这样多姿多彩。一物多名,除了增加困扰,别无好处。不会推进科技发展,只会添加交流时的困难。电子显微镜方面常用的名词,就有很多两边完全不同的,例如:光阑(孔径)、衬度(对比)、衍射(绕射)、倒易点阵(逆格子)等等。同电镜有关的,就更多了,例如:硅(矽)、固体物理(固态物理)、外延生长(磊晶)、离子注入(离子布植)等等。由于使用频繁,这些名词的不统一,造成了交流时的不便。而且,名词的不统一,比字体的不统一还麻烦:第一,字体虽异,读音则同。不妨害口传。而名词不统一时,无论说写都难沟通。第二,中文字(汉字)一个个自成单元。除了极少几个例外,正(繁)体字同简体字是一一对应的。很容易用电脑(计算机)来自动转换。然而,中文词没有通用的记号将其联成一体,因此不容易自动辨认。名词还能因为改变词类而改变形式,又可以化简。例如,“正焦”可以看成“正好聚焦”的简称,但是也不妨自成一词。“透镜”加了形容词,多半可以简化为“镜”,例如:“磁镜”“中间镜”。“分子束外延生长”在句子里可以拆开,写成“用分子束外延法生长出来的晶体”。我们可以将离子布植于晶体,但是不能将液体布植于容器,只能注入容器。所以,自动转换的可能出错的地方就太多了。我在打另一篇论文的时候,用拼音输入法连续输入“晶向与晶格常数”等几个字。我的电脑自动选词,将“向与”选成了“项羽”。要不是发现后作了改正,真无颜见江东父老了!这种现象是不是问题呢?我们先要问什么才是问题。一般来说,能立刻解决的麻烦就不成为问题;会自己消失的也不成为问题。会成问题的有两种:一种是严重影响到社会,但是一般人一时察觉不到,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人忧心。例如,四五十年前中国的人口。还有一种,就是人人痛心疾首,天天受害,却没有人能解决的。例如目前台北的交通。中文科技术语的不统一,应该是属于第一类的问题。而我们都知道,如果第一类的问题不拿到台面上来解决,它不会自动消失,反而迟早会转而成为第二类问题。中文科技名词的不统一,主要原因是它们基本上都是从外文翻译来的。只有用中文创造的东西,才不必翻译。文革期间,我们看到洋记者为了翻译“政治挂帅”“蹲点”“打砸抢”“上山下乡”“和尚打伞”“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而伤透脑筋。如今都不谈那一套了,结果不论是民生用品还是高科技,常用的名词几乎都是外来的,科技上用的术语,尤为突出。“金”“银”“铜”“铁”“锡”是极少数的例外。科技的国际语是英语。我们在必须使用中文的时候,将科技术语翻译成中文,有绝对的必要。中文没有字母,不能像日本人那样用假名音译外来语。更不能像用拉丁字母的国家一样,不翻译,直接引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外文字。中国人不可能直接引用外文。不是技术上不能,而是大部分人不会接受。就算接受了,不通洋文的中国人又当如何去念那些洋字呢?照汉语拼音的规则吗?那么silicon这个字就没法念了。顶多求其近似,照silicong念,就成了“斯利从”。这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怕大部分人不能忍受。外国人名地名的音译不统一,也是个伤脑筋的问题。Schrdinger的译名,就有好多种。在科技上,目前很多人采取不译的对策,无论口传笔写,都照抄原文。但是碰到名人,古人,还是用译名的居多,例如牛顿,爱因斯坦。至于谁用原文,谁用译文,又是漫无标准的。Schrdinger够不够有名,够不够古?过去有人建议,选一套汉字,用来翻译外文的发音。例如,凡s音都翻成“斯”,不用“史”“思”“士”,等等。凡t就用“特”,不用“德”“得”“忒”。这个办法类似日本人用假名来拼西方文字,碰到稀奇古怪的洋文发音时,传真度不是很高,但是已经能减少很多麻烦了。可惜,没有通行。翻译一向讲求信达雅。其实,更重要的是用。不在翻得好不好,不在翻得对不对,而在翻好了大家用不用。“可口可乐”是人人同意的绝妙好译。但是不绝妙的如“汉堡”,也照样横行中土。没有人认为把吃的东西叫“汉堡”会没有销路。反之,如果他们不翻译,直接用hamburger来攻城掠地,恐怕是不成的。就我所知,不翻译而能风行的只有半个词:“卡拉OK”。最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上不用翻译词的原因还不是因为译得不好。这一点比较特别:在民生用品上,一种产品没有销路是因为不好,太贵。而翻译的科技名词之不行,却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用原文比较习惯。于是,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就有九流十家出山。何不用原文(多半是英文)?口头上用英文名词的现象,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但是,即使是这些口头上惯于使用“混合语”的人,写文章,写书的时候也不会写成“混合文”。可见用纯中文写的科技文书还是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让语义太分离。那么,用纯中国话来讲科技,也有存在的价值。只可惜我们写书的人,讲起自己书里的事情,居然不用自己在书里用的中文名词。西化以来,中国文化所剩不多,汉字是其中之一。只要我们用汉字,就要能用它来表达所有要表达的,包括高科技。不能用“反正大家懂英文”来搪塞。挪威只有四百万人口,但是挪威文的书报出版业,极其发达。我曾问过挪威朋友,他们的出版商怎么在这么小的市场里赚钱。朋友说政府有补贴,为的是保存挪威语文,保存固有文化。他还告诉我,冰岛的人口更少,只有挪威的十分之一。因此冰岛政府要花更大比例的经费来保存母语。只要是值得保存,花点钱是必要的。同理,我们要不要用中文来传达科技信息,也全看我们认为这重要不重要。钱,是次要的因子。我们也不能以为科技名词是少数科技专家才用得到的,因此让这些专家去伤脑筋,用原文没什么关系。许多科技名词,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电镜上的“光阑(孔径)”,傻瓜照相机上也有。我们用来做成像(象)模拟的“计算机(电脑)”,同家庭主妇用来写信记帐的,没有两样。所用的名词,毫无二致。“辞达而已矣”是个很好的原则。但并不是说不要讲求文词的美。“混合语”绝少美感。即使“达”也不可取。不一致的科技术语,使得“达”都成问题。翻译科技名词,写科技论文,同写任何文章一样,要讲求美感。美从何来?从作者的人文修养来。从前的科学家也受过相当的人文教育,John Wesley Powell探险大峡谷时,为很多显著的山头取了名字。其中有好几个是用古代圣人的名字命名,科罗拉多河侵蚀出来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有叫“佛殿”,有叫“所罗亚斯德庙”,也有“孔夫子庙”,“孟夫子庙”。十九世纪耶鲁大学教育出来的地质学家有这般雅兴实属不易。当今的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少思古幽情,看到高耸的山头,多半只会想到玛丹娜。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不能全靠科技工作者,要有语文专家的参与。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家多多的用中文名词。这方面大陆占相当的优势:地广,人多,比较“土”。希望在未来的两岸电子显微镜交流会上,我们也许还是正(繁)体简体,各取所好,维持“一国两字”的局面,却不要再有“一国两词”的现象。中国人喜欢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只是今天的中国人,许多已经是穿西装、打领带、吃汉堡、喝可乐、住洋房、坐洋车、唱卡拉OK的人。如果把汉字也扔了,只怕等21世纪姗姗到来,要委身成为中国人的世纪时,她左顾右盼,却找不到中国人了。  相似文献   

16.
《科学大观园》2009,(3):50-50
什么样的职员最不受老板待见?2008年11月12目《北京晚报》的报道上。“搬弄是非”者名列榜首。其实,多数街谈巷议往往无伤大雅。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与闲来无事时“嗑瓜子”一样的简单而有趣。然而,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的闲话却像瓜子中的“臭子儿”。不小心吃到一粒,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十足败坏了兴致。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把探讨大陆与台湾科技名词统一的工作列入了共同协议之中,此举顺乎民意,尤其反映了科技界人士的愿望。海峡两岸分隔四十多年,科技名词存在着严重的不统一。直接影响两岸科技、经贸、文教方面的交流。近几年两岸有不少学者对科技名词统一工作极为关心,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想法。台湾清华大学徐统教授在前不久给中科院院长周光召教授的信中表示对“建立两岸共同的专用名词”事项很感兴趣,愿为此效力。信中还附有一篇短文,就“一国两词”的现象作了精彩的论述。我委主任卢嘉锡教授嘱,可把此文印发给有关同志参阅。现将这篇短文发一简报,或许能引来更多更好的建议。汉字的正(繁)体简体之争,是个由来以久的题目。除了字体之外,今天海峡两岸还有学术名词的差异的问题。由于长时间的隔绝和文化政治上的差别,台湾同大陆日常用语有相当大的差异。政治名词的分歧是不能强求统一的。一般日常生活用语有差异,如果是由于民俗文化的差异,正可以丰富中文(汉文,华文)词汇,不是坏事。古往今来,南北各地,夫与妻彼此的称呼,以及对第三者称呼自己的配偶,不下百十种:丈夫、妻子、太太、夫人、良人、夫君、贤妻、娘子、老婆、老公、哥、妹、当家的、烧锅的、那口子、头家、牵手的、他爹、某、爱人……。这种分歧,丰富了语言文字,不能简化,不能统一。因此,我们尽管在台湾交女朋友,在大陆搞对象;一边儿克难生产,另一边儿土法炼钢;在这头脚踏实地,在那头两条腿走路;在这里的机关里,有了成绩好加薪,在那里的单位上,出了活儿能长工资;台湾人没事儿臭盖、四川人摆龙门阵、广东人煲粥、江北人嚼蛆、北京人侃大山……如果有人要把这样多姿多彩的语言文字统一,岂非绝灭固有文化,成为千古罪人?但是,科技上的名词,没有必要这样多姿多彩。一物多名,除了增加困扰,别无好处。不会增进科技,只有添加交流时的困难。电子显微镜方面常用的名词,就有很多两边完全不同的,例如:光阑(孔径)、衬度(对比)、衍射(绕射)、倒易点阵(逆格子)等等。同电镜有关的,就更多了,例如:硅(矽)、固体物理(固态物理)、外延生长(磊晶)、离子注入(离子布置)等等。由于使用频繁,这些名词的不统一,造成了两边交流时的不便。而且,名词的不统一,比字体的不统一还麻烦。第一:字体虽异,读音则同,不妨害口传。而名词不统一时,无论说写都难沟通。第二:中文字(汉字)一个个自成单元。除了极少几个例外,正(繁)体字同简体字是一一对应的。很容易用电脑(计算机)来自动转换。然而,中文词没有通用的记号将其联成一体,因此不容易自动辨认。名词还能因为改变词类而改变形式,又可以化简。例如,“正焦”可以看成“正好聚焦”的简称,但是也不妨自成一词。“透镜”加了形容词,多半可以简化为“镜”,例如“磁镜”、“中间镜”。“分子束外延生长”在句子里可以拆开,“用分子束外延法生长出来的晶体”。我们可以将离子布置于晶体,但是不能将液体布置于容器,只能注入容器。所以,自动转换的可能出错的地方就太多了。这种现象是不是问题呢?我们先要问什么才是问题。一般来说,能立刻解决的麻烦就不成为问题。会自己消失的也不成为问题。会成问题的有两种:一种是严重影响到社会,但是一般人不以为意,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人忧心。例如,三四十年前中国的人口。还有一种,就是人人痛心疾首,天天受害,欲没有人能解决的。例如目前台北的交通。中文科技术语的不统一,应该是属于第一类的问题。而我们都知道,如果第一类的问题不拿到台面上来解决,它不会自动消失,反而迟早会转而成为第二类问题。只有用中文创造的东西,才不必翻译。可是五百年来,中国人自创的,而能影响全世界的东西不多,最突出的莫过于“毛泽东思想”。文革期间,我们看到洋记者为了翻译“政治挂帅”、“蹲点”、“打砸抢”、“上山下乡”、“和尚打伞”、“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而伤透脑筋。如今老中也不谈那一套了,结果不论是民生用品还是高科技,常用的名词几乎都是外来的。科技上用的术语,更是清一色的洋货,“金”、“银”、“铜”、“钱”、“锡”是极少数的例外。科技的国际语是英语。我们在必须使用中文(汉文,华文)的时候,将科技术语翻译成中文(汉文,华文),有绝对的必要。汉文(中文,华文)没有字母,不能像日本人那样用假名音译外来语。更不能像用拉丁字母的国家一样,不翻译,直接引用拉丁字母拼写的外文字。中国人不可能直接引用外文。不是技术上不能,而是大部分人不会接受。就算接受了,不通洋文的中国人又当如何去念那些洋字呢?照汉语拼音的规则吗?那么silicon这个字就没法念了。顶多求其近似,照silicong念,就成了“斯利从”。这也没什么不可以,只怕大部分人不能忍受。外国人名地名的音译不统一,也是个伤脑筋的问题。Schroedinger的译名,就有好多种。目前很多人采取不译的对策,无论口传笔写,都照抄原文。但是碰到名人,古人,还是用译名的居多,例如牛顿,爱因斯坦。至于谁用原文,谁用译文,又是漫无标准的。Schroedinger够不够有名,够不够古?过去有人建议,选一套汉字,用来翻译外文的发音。例如,凡s音都翻成“斯”,不用“史”、“思”、“士”等等。凡t就用“特”,不用“德”、“得”、“忒”。这个办法类似日本人用假名来拼西方文字,碰到稀奇古怪的洋文发音时,传真度不是很高,但是已经能减少很多麻烦了。可惜,没有通行。翻译一向讲求信达雅。其实,更重要的是用。不在翻得好不好,不在翻得对不对,而在翻好了大家用不用。“可口可乐”是人人同意的绝妙好译。但是不绝妙的如“汉堡”,也照样横行中土。没有人认为把吃的东西叫“汉堡”会没有销路。反之,如果他们不翻译,直接用hamburger来攻城掠地,恐怕是不成的。就我所之,不翻译而能风行的只有半个字:“卡拉OK”。最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上不用翻译词的原因还不是因为译得不好。这一点比较特别:在民生用品上,一种产品没有销路是因为不好,太贵。而翻译的科技名词之不行,欲不是因为不好,而是因为用原文比较习惯。于是,到了非用不可的时候,就有九流十家出山。何不用原文(多半是英文)?口头上用英文名词的现象,已经是很普遍的了。但是,即使是这些口头上惯于使用“混合语”的人,写文章,写书的时候也不会写成“混合文”。可见用纯中文写的科技文书还是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让不语文太分离,那么,用纯中国话来讲科技,也有存在的价值。只可惜我们写书的人,讲起自己书里的事情,居然不用自己在书里用的中文(汉文,华文)名词。西化以来,中国文化所剩不多,汉字是其中之一。只要我们用汉字,就要能用它来表达所有要表达的,包括高科技。因此,不能用“反正大家懂英文”来搪塞。挪威只有四百万人口,但是挪威文的书报出版业,极其发达。我曾问过挪威朋友,他们的出版商怎样在这么小的市场里赚钱。朋友说政府有补贴,为的是保存挪威文,保存固有文化。他说,冰岛的人口更少,才是挪威的十分之一。因此冰岛政府要花更大比例的经费来保存母语。只要是值得保存,花点钱是必要的。同理,我们要不要用中文(汉文,华文)来传达科技信息,也全看我们认为这重要不重要,钱,是次要的因子。我们也不能以为科技名词是少数科技专家才用得到的,因此让这些专家去用原文没什么关系。不然,许多科技名词,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用到:电镜上的“光阑”(孔径),傻瓜照相机上也有。我们用来做成像(象)模拟的“计算机”(电脑),同家庭主妇用来写信记账的,没有两样。所用的名词,毫无二致。中文(汉文,华文)的科技名词,必须统一。这个工作,在电子显微镜方面,宜由两边的学术机构,刊物编审者来做,而不宜仰赖国务院的红头文件,或教育部,国立编译馆的某字第某号公文。我们也须要请语文方面的专家来参与工作。“辞达而已矣”是个很好的原则。但并不是说不要讲求文词的美。政治上的标语口号,商业上的广告,多有经过千锤百炼的传世名言:“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唐,骆宾王)“和平,奋斗,救中国。”(1925,孙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毛泽东)“你办事,我放心。”(1976年,传说的毛泽东遗言)“我拍卖,你放心。”(1980年代,台北,广告)“不一样就是不一样。”(1980年代,台北,广告)“……” “混合语”绝少美感。即使“达”也不可取。不一致的科技术语,使得“达”都达不到。翻译科技名词,写科技论文,同写任何文章一样,要讲求美感。美从何来?从作者的人文修养来。从前的科学家也受过相当的人文教育,John Wesley Powell探险大峡谷时,为很多显著的山头取了名字。其中有好几个是用古代圣人的名字命名,科罗拉多河侵蚀出来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有叫“佛殿”,有叫“所罗亚斯德庙”,也有“孔夫子庙”,“孟夫子庙”。19世纪耶鲁大学教育出来的地质学家有这般雅兴。当今的科技工作者,越来越少思古幽情,看到高耸的山头,多半只会想到玛丹娜。因此,要做好翻译工作,不能全靠科技工作者。要有语文专家的参与。然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家多多的用中文名词。这方面大陆占相当的优势;地广,人多,比较“土”。希望在未来的两岸电子显微镜交流会上,我们也许还是正(繁)体简体,各取所好,维持“一国两字”的局面,欲能不要再有“一国两词”的现象。中国人喜欢说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只是今天的中国人,已经是穿西装、打领带、吃汉堡、喝可乐、住洋房、坐洋车、唱卡拉OK的人。如果把汉字也扔了,我只怕等21世纪姗姗到来,要委身成为中国人的世纪时,她左顾右盼,欲找不到中国人了。 ①原文如此——编辑注。  相似文献   

18.
什么样的职员最不受老板待见?《北京晚报》的报道上,“搬弄是非”者名列榜首。其实,多数街谈巷议往往无伤大雅。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与闲来无事时“嗑瓜子”一样的简单而有趣。然而,添油加醋、颠倒黑白的闲话却像瓜子中的“臭子儿”,不小心吃到一粒,咽也不是吐也不是,十足败坏了兴致。  相似文献   

19.
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可能常常有这样的体会:莫名其妙的抑郁情绪,常常会伴随星期天等节假日闯入你的生活,你会感到孤独、烦躁,心神不宁,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星期天抑郁症”。“星期天抑郁症”既是心理疾病也是社会病。最  相似文献   

20.
裴钰 《科学大观园》2009,(16):62-63
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如此感人的“人性之美”只属于万物灵长的人类。然而不久前揭示的现象让人感到不再孤独。主角是一只帝企鹅。南非的一群科学家偶遇了一只正在“照看”幼鸟的帝企鹅,这让科学家们很莫名其妙,因为当时并不是企鹅的繁殖季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