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4-磺基-1-萘偶氨)-8-羟基喹啉(SNAZO)在乳化剂-OP的存在下与镍(Ⅱ)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镍(Ⅱ)与试剂的组成比为1:4。。配合物在520~540nm的范围内有最大吸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05×10~4l·mol~(-1)·cm~(1),Sandell灵敏度S=6.49×10~(-4)μg/cm~2,Ni(Ⅱ)的浓度在0~0.8μg/ml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经验试,研究了SNAZO与Ni~(2+)的显色反应性能,并建立了测定微量镍的吸光光度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 Nd~(3+)、Ho~(3+)、Er~(3+)离子与1-苯基-3-甲基-4-二氯乙酰基吡唑酮-5(HPMDCP)配合物的超灵敏跃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钕配合物的组成比为 Nd~(3+):HPMDCP=1:3.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 La~(3+)、Nd~(3+)、Dy~(3+)和 Y~(3+)固态配合物的组成为 RE(PMDCP)_3·2H_2O,并考查了红外、紫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3.
氯盐氨性络合物体系电积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稳态极化曲线来初步探讨镍阴极电沉积的动力学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NH_3·H_2O浓度为1.25~2.75mol·L~(-1)的范围之内,直接在电极上放电的络合离子形式为Ni(NH_3)~(2+)。拟合计算表明Tafel斜率为0.158V,表观传递系数为0.37,交换电流密度为1.57×10~(-7)A·cm~(-2),电极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78kcal·mol~(-1)。在0.700~0.810V的电位范围内,第一电子传递反应为电极反应的速控步骤,而在较高的阴极化电位下,镍电沉积是混合步骤控制。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以叔碳酸13-煤油溶液为萃取剂,萃取稀土元素镨(Ⅲ),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平衡.在Pr~(3+)离子浓度为0.00187~0.0200mol/ι,叔碳酸浓度(以R_2H_2计算)为0.100~1.00mol/ι,温度为20(±1)℃时,确定了有机相中萃合物的组成是PrR_3·4RH,以单分子形式存在.在实验条件下,萃取体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Pr~(3+))a+7/2(R_3H_2)_0 (PrP_3·4RH)_0 +3(H~+)a其表观萃取平衡常数K=1.35×10(-13).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铕(Ⅲ)与5-Br-PADAP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8.05的NH4Cl-NH3·HzO缓冲体系中,铕(Ⅲ)与5-Br-PADAP进行最佳络合.最大吸收波长λmax=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67×104L·mol-1·cm-1,铕(Ⅲ)含量在0-1.52μg·m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6.
在pH3 5~4 0的NaAc HCl介质中,乙基曙红与蛋白质结合形成复合物,溶液颜色发生变化,最大吸收波长为548nm,比乙基曙红红移了28nm,并在520nm处产生最大褪色,其吸收或褪色作用均可用于蛋白质的分光光度测定.在最大吸收波长548nm处,蛋白质的浓度在0 23~20 0μg·mL-1(HSA)和0 25~17 5μg·mL-1(BSA)范围内与吸光度成正比,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 33×106L·mol-1·cm-1(BSA)和1 26×106L·mol-1·cm-1(HSA);而在最大褪色波长520nm处测量,上述范围的蛋白质浓度也与褪色程度成直线关系,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 02×106L·mol-1·cm-1(BSA)和2 06×106L·mol-1·cm-1(HSA),褪色光度法灵敏度更高.并且方法选择性好,用于尿液及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所得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9-吡啶基荧光酮与铬的反应条件,确定在pH5.0~6.0范围内形成稳定的络合物,λ_(max)=590nm,组成为Me∶R=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12×10~5L·mol~(-1)·cm~(-1)。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了水中的铬,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 1 - (4-硝基苯基 ) - 3 - (5 -氯吡啶 )三氮烯 (NPCPDT)的合成及其与铜的显色反应 .在OP存在下 ,在pH为 1 1 .0的硼砂 -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能与铜发生显色反应 ,铜与NPCPDT形成摩尔比为 1∶3型的黄色配合物 ,在 4 5 0nm处有一最大正吸收 ,在 5 3 5nm处有一最大负吸收 .以 4 5 0nm为参比波长 ,5 3 5nm为测量波长进行双波长测定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4 2× 1 0 5L·mol-1 ·cm-1 ,铜的浓度在0~ 0 .6 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用拟定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铜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系统研究了间磺酸基偶氮氯膦与Cr_2O_7~(2-)离子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并应用于钢铁样品和水样中铬的测定,本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高,结果表明: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80nm)=2.8×10~4dm~3·mol~(-1)·cm~(-1),Cr(Ⅵ)量在0~0.8μg·cm~(-3)范围之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BTAPC与 Ga(Ⅲ)的显色反应条件,确定络合物组成为1:3,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2×10~5I.mol~(-1)·cm~(-1)。提出一个简便、灵敏的测定微量镓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催化剂中镓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在TritonX-10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研究了1-(6-硝基-2-苯并噻唑)-3-(4-硝基苯)-三氮烯(NBTNPT)与镍的显色反应.在pH为10.0~11.5的Na2B4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镍生成2∶1配合物.以500nm为参比波长,440nm为测定波长的双峰双波长进行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4×105L·mol-1·cm-1.Ni2+的浓度在0~28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用拟定方法测定钢铁中的微量镍,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乙基紫-醋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乙基紫-醋酸丁酯萃取光度法测定微量金。金的含量在2.5—25μg之间,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01×10~(51)·mole~(-1)·cm~(-1)。已用于阳极泥和电镀液中微量金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光谱法测定盐酸羟胺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盐酸羟胺与对苯醌 (p BQ)的荷移反应 ,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乙醇介质中 ,二者在 30℃6 5min形成稳定的荷移络合物 ,该络合物在 4 95nm处有较强的吸收 .盐酸羟胺浓度在 6~ 80 g·L-1范围内符合Beer定律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2 .2× 10 3 L·mol-1·cm-1,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 1.7% (n =8)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124存在下,C_d~(2+)—I~-—罗丹明6G高灵敏度显色体系。用加权单纯形最优化法进行了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缔合物的λ_(max)=5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560)=9.5×10~4l·mol~(-1)·cm~(-1)。测定了络合物的组成,研究了20多种共存离子对测定的影响。方法用于纯铝、纯锌中镉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1,3,5,7-四羧甲酯基二环[3·3·1] 壬-2,6-二烯-2,6-二醇(TMBN)与铁(Ⅲ)能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在486nm 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0. 26×10~4。本文研究了 TMBN 与铁(Ⅲ)的显色反应条件及共存干扰离子影响。测定了锌铝合金标样中微量铁的含量,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该试剂作为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显色剂,文献尚未见报道。1,3,5,7-四羧甲酯基二环[3·3·1] 壬-2,6-二烯-2,6-二醇  相似文献   

16.
在Triton X-100存在下,研究了4,4’-二偶氮苯重氮氨基苯(BABAB)与铜的显色反应.在pH=10.0~11.5的Na284O7-NaOH缓冲溶液中,试剂与铜(Ⅱ)形成2:1型深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23×105L·mol-1·cm-1.Cu2+的浓度在0~400μg·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7.
在聚乙烯醇(PVA_(124))存在下,锌(Ⅱ)与硫氰酸盐和结晶紫形成离子缔合物,在5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0—4μgZn/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2×10~5L·mol~(-1)·cm~(-1)。方法灵敏度较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可直接测定金属样品中的微量锌。  相似文献   

18.
童岩  杨新玲 《河南科学》2003,21(6):717-718
用2 (6 甲基 2 苯并噻唑偶氮) 5 二甲氨基苯甲酸(MBTA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锰。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12×104L·mol-1·cm-1。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84nm,Mn2+浓度在0-1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茶叶和食品中微量锰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详细讨论了 2 - (6-甲氧基 - 8-喹啉偶氮 )变色酸与Ni (Ⅱ )的显色反应 ,该试剂能与Ni(Ⅱ )反应生成稳定的带负电的 1∶4的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655nm ,对比度为 1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9× 1 0 4 L·mol- 1 ·cm- 1 ,配合物表观稳定常数为 2 34× 1 0 1 7(2 0℃ ,μ0 1 )。加入NH4F和硫脲等掩蔽剂或预先分离可提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研究铁-铬天青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分光光度性质。在PH6.15-7.20形成的络合物是稳定的,在655纳米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是1.4×10~5l·mol~(-1)·cm~(-1)。铁的浓度在0~10.0μg/25ml范围内,其校正遵守比耳定律。该法灵敏、简单和快速。可用于测定某些纯金属、合金和纯试剂中微量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