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在近程范围内夸克胶子交换势对核力的贡献,再结合中长程范围单π双π介子交换对核力的影响,计算了核子-核子散射的相移,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利用几种夸克和手征场耦合模型讨论了核子第一正宇称激发态N*(1440)的结构,分析了各种介子交换效应对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π、σ介子场后可以使激发态能量降低,但比实验值还要高110MeV.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由于η,η'和σ'介子提供排斥作用,计算结果增加了50 MeV.最后考虑了矢量介子场耦合,由于ρ介...  相似文献   

3.
在手征SU(3)夸克模型中,用夸克与标量介子九重态和赝标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来描述中长程相互作用,单胶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推广的手征SU(3)夸克模型是在原来手征SU(3)夸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夸克和矢量介子九重态场的耦合,主要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短程相互作用.在推广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研究了核子-超子相互作用过程,计算了N-Λ和N-Σ相互作用的S波散射相移.通过和手征SU(3)夸克模型的结果比较,发现N-Λ和N-Σ系统的短程相互作用既可以由单胶子交换来描述,也可以由矢量介子交换来描述.  相似文献   

4.
从六夸克体系p-s方程出发,导出了2个核子之间的相对运动方程--共振群方程,研究了在近程范围内夸克胶子交换势对核力的贡献,并结合中长程范围单π双π介子交换对核力的影响,从而全面研究了核力的性质,给出核子-核子相互作用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计算夸克—胶子交换作用对核子—核子散射在近程范围内相移的贡献,为进一步计算核子—核子散射总相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EMC效应对束缚核子内夸克横向动量分布的影响.通过EMC效应所显示的深度非弹结构函数的重标度公式,用Gluck等人新近提出的自由核子夸克分布函数,计算了铁核与自由核子内夸克的横向动量分布之比,结果显示EMC效应对核内夸克横向动量分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基于相对论性核子-介子模型,导出了考虑σ、ω介子交换的离壳光学势虚部公式,并利用色散关系讨论了对实部的修正。这些结果可用于有效质量的计算和对光学势行为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计算了核子- 核子散射的总相移, 包括夸克- 胶子交换的总的相移、夸克- 胶子瞬时势的贡献以及单, 双交换提供的总的相移. 相移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比较曲线表明它们是一致的, 同时表明夸克- 胶子交换作用在核子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尤其在近程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单胶子交换和单π介子交换产生的夸克超精细相互作用,计算了最低质量负宇称核子态中的混合角.结果表明,两种交换之间的差别较大,混合角的实验数据更倾向于支持单胶子交换.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相对论平均场理论计算了核物质中夸克凝聚的高阶贡献,其中考虑了介子-核子耦合常数的密度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是由核物质的相对论Brueckner-Hartree-Fock理论结果得到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推广的带矢量场的手征SUM夸克模型,计算了核子最低负宇称激发态JP=1/2-,3/2-的能量,分析了各种自旋-轨道耦合势对能量劈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矢量介子场耦合可以改进计算结果,但是能级的次序和实验还是相反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其他的自旋-轨道耦合势,可以给出该激发态正确的能级次序.  相似文献   

12.
两体关联核物质结合能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量子强子动力学(QHD)框架中采用Walecka模型计算了两体关联核物质中的结合能。在此模型中,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标量介子(σ)和矢量介子(ω)的交换而产生,其中的近似包括了一个自洽的相对论的“梯形”图的和,体系的一部分对自由空间的NN问题作了发展。其结论是,关联对于核子自能有一个较小的影响,但对于结合能产生了一个有意义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MONTE┐CARLOCALCULATIONSOFNUCLEONEMISSIONANDENERGYDEPOSITIONOFSPALLATIONNEUTRONSOURCESINDUCEDBYINTERMEDIATEENERGYPROTONSShenQi...  相似文献   

14.
The theory of quantum electrodynamics (QED) predicts that beta decay of the neutron into a proton, electron and antineutrino should be accompanied by a continuous spectrum of soft photons. While this inner bremsstrahlung branch has been previously measured in nuclear beta and electron capture decay, it has never been observed in free neutron decay. Recently, the photon energy spectrum and branching ratio for neutron radiative decay have been calculated using two approaches: a standard QED framework and heavy baryon chiral perturbation theory (an effective theory of hadrons based on the symmetries of quantum chromodynamics). The QED calculation treats the nucleons as point-like, whereas the latter approach includes the effect of nucleon structure in a systematic way. Here we observe the radiative decay mode of free neutrons, measuring photons in coincidence with both the emitted electron and proton. We determined a branching ratio of (3.13 +/- 0.34) x 10(-3) (68 per cent level of confidence) in the energy region between 15 and 340 keV, where the uncertainty is dominated by systematic effects. The valu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both theoretical approaches; the characteristic energy spectrum of the radiated photons, which differs from the uncorrelated background spectrum, is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calculated spectrum. This result may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more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of the weak interaction processes involved in neutron beta decay.  相似文献   

15.
16.
B介子的衰变     
一般认为非相对论性夸克模型只在动量反冲较小的区域适用,而对动量反冲极大的B介子稀有衰变B→K^*y(q^2=0)不适用.工作于无限动量参照系的Bsw模型却恰好适用于q^2=0区域,可证明在该模型中用于联系B→K^*γ稀有衰变和B→ρev^-半轻子衰变q^2=0谱的一个比在SU(3)味对称下与具体波函数无关,还可证明该性质在相对论性光前夸克模型中,当b夸克质量无穷大时也成立,事实上相对论性光前夸克模型在b夸克质量趋于无穷大时退化成BSW模型。  相似文献   

17.
把束缚核子内海克从物理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伴随价夸克受核束缚效应影响的云海夸克,另一部分是能摆脱核子的要票才而逃逸到核环境中的背景海夸克。首先,给出了核束缚效应对核内束缚核子中价夸克、云海夸克及相应胶子的纵向动量几率分布函数的最低级修正形式;借助核动量守恒条件定出了背景海夸克及相应胶子的动量几率分布函数,根据部分子内禀横向动量分布与动量分布间的制约关系及我们关于核环境中部分子间相互演化的观点,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