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内地首条海底隧道11月5日在厦门全线贯通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历时4年多的建设,今日全线贯通。该隧道全长8.695千米,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约70米,由我国完全自主  相似文献   

2.
连接英伦三岛和欧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今年5月6日正式建成通车。从此,天堑变通途,英、法两国往来,只需驱车35分钟;如果乘坐高速列车,3个小时即可从伦敦直达巴黎,比乘飞机还要快1个多小时。英吉利海底隧道全长50.5公里,其中海底部分长37公里。它由两条火车隧道和1条服务隧道组成。整个工程历时6年,耗资高达150亿美元。它的建成通车,无疑是人类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迹。建设海底隧道,最大的技术难题,一是如何在水下数十米深处挖掘通道,二是如何确保隧道运行的安全。水下施工的方法,目前主要有“盾构法”和“沉管法”两  相似文献   

3.
纪事     
《世界博览》2011,(23):9-9
1987年12月1日,英法海底隧道正式开工,并于1994年5月6日开通。它由三条长51公里的平行隧洞组成,总长度153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隧道启用后,把伦敦至巴黎的陆上旅行时间缩短了一半,3小时即可到达,而从伦敦飞到巴黎,航程一股也需要3小时左右。  相似文献   

4.
青岛胶州湾隧道工程全长7 800 m,下穿海域3 950 m。有两条主隧道和一条服务隧道,在青岛端距离洞口2 000 m处设有进出海底隧道的匝道。主隧道海域段线间距约55 m,断面为椭圆形断面,隧道断面宽16 m,高12 m,隧道洞身主要位于微风化花岗岩、辉绿岩、安山岩中,纵断面采用“V”字坡,最大海水深42 m,隧道最小埋深不小于30 m。对钻爆法修建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关键技术和大型施工机械配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条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在浅滩及陆地段穿越富水软弱地层,围岩自稳能力差,极易发生涌水突泥,严重威胁施工的安全性。通过对隧道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和根据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的结果,对隧道穿越富水软弱地层的开挖施工方案、降排水关键技术和超前预加固方案进行了研究,为隧道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数字     
《华东科技》2007,(12):6-8
2007年全国高技术产业总收入将达到6.3万亿元;上海有望建“低速磁浮”设计时速约100公里;西门子拟50亿元投向中国节能环保领域;首条时速300公里高铁开建;上海石化年产1000吨的聚酯中试装置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科技潮》2010,(11):15-15
10月15日,经过14年的艰苦挖掘,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正式贯通。这条隧道名为哥达基线隧道,长约35.4英里(约合57公里),  相似文献   

8.
酝酿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去年终于获英法两国国会批准,正式开工兴建了。海峡隧道全长50公里,海底部份长38公里,堪称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峡的地质剖面自上而下有五层,隧道线路选在第三层。这是一层平均厚度大约为25米的白垩质灰泥岩层,既松软又不透水。一个世纪前,人们曾在此层试掘过一段隧道,在没有衬砌的情况下至今没有渗漏进水。不过在靠近法国海岸一侧有大约五公里长的一段隧道是在破碎的白垩岩层中穿过,可能会带来一些麻烦。隧道由英法合营的“欧洲隧道  相似文献   

9.
海底隧道平面线位的选取是整个海底隧道工程规划和设计阶段的关键环节,为了综合考虑海底隧道平面线位对隧道建设经济、安全、技术适用性及环境的影响,从风险系数角度入手,找出各方面的致险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海底隧道平面线位评估体系.将这套评估方法应用于厦门海底隧道,对拟取的4条平面线位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出最优线位,为海底隧道工程的规划选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从桥梁隧道方案比选到跨海隧道方案的确定进行研究。介绍了在此作海底隧道方案的优越性,以及该海底隧道的特点、难点和施工技术方案,并对隧道设计、施工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长达16.3公里的公路隧道—瑞士圣哥达隧道已于9月5日通车。但是近两年来,投入使用的公路隧道的长度超过10公里的还有两条。一条是1978年12月投入使用的奥地利阿尔山隧道,长13.973公里;另一条是去年5月使用的连接法国和意大利的弗雷儒斯隧道,长12.895公里。圣哥达隧道虽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但是,同铁路隧道相比还是短得多。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也在瑞士,即1906年—1922年建成的辛普朗隧道,全长19.825公里。如果同正在建设中的全长53.85公里的日本青森—函馆海底铁路隧道比较,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相似文献   

12.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陆域浅埋暗挖地段,其地质条件差,多为全、强风化花岗岩,且地下水丰富。前期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常发生较大的变形,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和进度,通过现场试验,得出一套合理的控制变形措施,使隧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得到较好控制。在海底硬岩地段进行了钻爆试验,得出较好的爆破方案和参数,并采用声波仪和位移计对围岩损伤范围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3.
英吉利海峡隧道(TheChanneTunnel)又称欧洲隧道(Eurotunnel),由3条长51km的平行隧洞组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见封一二图1)。从1986年2月12日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到1994年5月7日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利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工程项目。隧道的开通填补了欧洲铁路网中短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已建、在建和拟建的海底隧道20余条。已建成8条,其中5条位于香港,1条位于台湾高雄,另外2条分别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香港海底隧道(红磡海底隧道)  相似文献   

15.
英吉利海峡隧道又称欧洲隧道,长50km,为平行的双洞铁路隧道(中间一条后勤服务洞),投资100亿英镑,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欧洲隧道是人类工程史上一个伟业。从隧道中挖出的土石方计750多万m3,相当3座埃及大金字塔的体积,隧道衬砌中用的钢材,仅法国一边就可建造3座埃弗尔铁塔,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工程技术上的难题。长期以来英、法两国人民有在英吉利海峡建立固定联系的愿望和需求,但这个计划曾经放弃和中断过至少26次。这次海底隧道得以建成,主要是由于欧洲一体化进程克服了隧道建设的政治障碍;…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初,英法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在英吉利海峡(法国人叫拉芒什海峡)修建一条沟通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海底铁路隧道。计划修建的英吉利海峡铁路隧道,是通过英吉利海峡最狭处的多佛尔海峡(法国人叫加来海峡),这条铁路的隧道一端是在法国加来海峡省的桑戛特(Sangate),另一端在英国的多佛尔(Douvres),全长50.45公里,其中36,4公里在海内,离海面50来。由法国车站到英国车站的全部距离为69.45公里,其中17公里在露天之下。隧道分为两条,每条包括一条单线轨道。预计这条隧道将在五年后建成。修建铁路隧道的经费估计为二十二亿五千万法郎(1964年),由私人投资,其中英法资本各占25%,其余为美国等国的投资。隧道建成后,  相似文献   

17.
正瑞士圣哥达基线铁路隧道近日正式宣布通车。作为全球目前最长的铁路隧道,该隧道总长度达到57公里。据悉,这条隧道建设用时达17年之久,共耗资约110亿欧元。作为阿尔卑斯新铁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隧道通车后将缩短瑞士与欧洲其他国家之间的铁路交通时间,特别是将惠及欧洲南北走向的交通,帮助欧洲北部与南部许多重要的港口紧密连接,  相似文献   

18.
海底隧道不同于陆地隧道,海底地质情况复杂,且工程施工是在巨大水系之下进行,遇到的环境风险几率及风险危害程度均比陆地隧道高。本文对海底隧道施工和运营中具有共性的风险因素进行了辨识,并重点分析了几种典型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以供国内当前在建和待建的海底隧道设计方、施工方和运营方参考。  相似文献   

19.
1998年11月,世人瞩目的“台湾海城隧道论证学术研究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了。建设台湾海峡隧道的构想,也由此正式向世人撩开她神秘的一角。 这个令所有中国人都闻之一振的恢宏构想,源自清华学府一位教授的灵感。这位叫吴之明的学者在访欧途中,被友人邀至乘坐“欧洲之星”高速列车,直贯50公里长的欧洲海底隧道。其间,“欧洲之星”车内车外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依托工程,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式,研究在海水渗流场和围岩应力场共同作用下,隧道施工过程和变水头过程中,衬砌背后水压力的分布规律及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期间,在水土压共同作用下,隧道开挖对前方土体的影响范围约为2倍洞径,隧道开挖过后约1倍洞径,初期支护背后水压及应力趋于稳定;在变水头过程中,控制水的排放量对调整初期支护背后水压,保证隧道结构的安全起至关重要作用.试验所得结论与现场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