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05,27(4):199-203
1054年7月4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到了一颗突然变亮的星星,这就是著名的蟹状星云超新星.超新星爆发是大质量恒星演化晚期的产物,在恒星物理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超新星的一些物理特性对于遥远天体的距离测定,以及对确定宇宙距离尺度和宇宙学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包括暗能量的发现.  相似文献   

2.
北辰 《科学之友》2004,(7):27-27
1987年2月23日,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们发现了一颗超新星,它不是一般的超新星,而是四百多年来最亮的一颗。超新星现象本来就是极为罕见的,历史上的超新星记录资料很不完善,这一回天文学家终于有机会利用现代的观测设备对它进行研究了。  相似文献   

3.
浩瀚的宇宙高深莫测,无奇不有。其中最玄妙的莫过于存在着这样一种“神秘的天体”:它看不见、摸不着,迄今为止的各种天文望远镜都没有直接观测到它,但天文学家通过其他观测途径,又确信它存在于宇宙之中,并有可能主宰着整个宇宙的命运。这种“神秘的天体”就是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奇异天体——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时代的天文观测技术仅仅问世了几十年,2017年以前,任何来自太阳系以外的天体都还没有被天文学家观测到,但是在2017年,一颗长长的太阳系外天体闯进了太阳系,它的长度只有200~300米,就像是一艘带着人类好奇心的宇宙飞船,科学家给它起名叫作"奥陌陌"。  相似文献   

5.
1977年3月10日.天王星运行到一颗编号为SAO158687的恒星前面,把那颗恒星遮掩住了,这是一种难得的掩星现象,天文学家们可借此机会看到天体的更多细节。3月10日的那一天,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天王星掩星时.记录下SAO158687的亮度闪烁了好多次.这样的闪烁通常是行星环遮掩恒星造成的。经过分析,科学家们确认,天王星的周围存在着9条光环。  相似文献   

6.
很早以前,人类已经知道超新星的爆炸.在有记录的历史上有几次,观看天空的人们目击巨星壮观的死亡阵痛——一颗看不见的暗淡的星突然发亮变得比几十亿个太阳还亮,数周内在白天都还看得见.但是从1604年以来,没有一颗看得见的超新星在我们自己的银河系中爆发过.试图了解这些天体爆炸的起因的天文学家只能研究在其它星系中我们看见的暗淡的超新星和我们的星系以及邻近的星系——麦哲伦云——中超新星的残余. 最使人感兴趣的超新星残余之一是蟹状星云,即人们在1054年目击的一次爆炸中引起的残骸.这里留下一颗脉冲星即高速自转着的中子星在后之时间里唯一的超新星.然而,1984年另一个超新星残余已被发现,它和蟹状星云十分相象,因而使得  相似文献   

7.
《科学24小时》2010,(3):52-52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超新星爆炸后残留的余烬,尽管这是超新星爆炸数千年后的残留物,但这种火球状的星云却保持着太阳1万多倍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正遍布于世界各地的望远镜都在热烈欢迎然后挥手告别一个新的太阳系访客——一颗快速移动的小行星,或者可能是一颗彗星。美国宇航局(NASA)2017年10月26日宣布,这可能是人类观测到的第一个造访太阳系的星际物体,该天体已被天文学家发现并观测到。这颗不寻常的"星外来客"是由檀香山夏威夷大学运营的"泛星计划"1号望远镜10月19日发现的,当时该望远镜正在执行为NASA寻找近地物体的例行夜间巡天任务。  相似文献   

9.
首次,一个围绕着太阳以外的一颗恒星旋转的天体被直接观测到了。位于蛇夫座的,距离我们21光年的范·比斯布诺克8号星(简称VB8)的低质量伴星的存在,由亚利桑那大学的唐纳德·W·麦卡锡、弗兰克·J·洛和基特峰国家天文台的罗纳德·G·普罗布斯特进一步证实了。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科学家日前报告说,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第一颗太阳系外的卫星,但这一发现还需要更多的观测加以证实。尽管已知太阳系外行星的数量已经攀升至1 000个,但发现一颗系外卫星是难上加难。许多系外行星可能拥有环绕其运行的卫星,其中一些卫星甚至足够大,拥有大气,乃至地外生命。在两年前的一个6月的夜晚,位于新西兰的一架望远镜捕捉到人马座中一颗恒星明亮的瞬间。这意味着发生了一种非常罕见的现象——微引力透镜,即一颗恒星或一颗行星或其他天体直接穿过地球和一颗更遥远恒星的中间,并通过引力作用放大了遥远恒星的光。在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观测结果进行筛查后,天文学家提出,介于中间的天体要么可能是一颗小一些的恒星,并有一颗海王星大小的行星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     
最近,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130亿公里的地方新观测到一颗红色的类行星天体,它是迄今已知的太阳系中最遥远的成员。 天文学家将这个天体取名为“塞德娜”。由于它距离太阳极其遥远,估计其表面温度从来没高过零下240摄氏度。 “塞德娜”的大小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直径不超过1700公里。它极可能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据推算,“塞德娜”围绕太阳运行一圈需要1.05万年,与太阳的最远距离有可能达到1300亿公里。另外,该天体可能带有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2.
最近,加拿大的几位天文学家,报道他们在一个含有类星体的河外星系中发现有一个很可能是超新星的天体.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类星体可能是宇宙中最遥远的天体的设想.这几位天文学家的研究工作建立在两张照片的基础之上.第一张照片是这个小组在1983年5月获得的,照片上,在距离类星体1059+730(这个类星体位于大熊座和天龙座的边界处)2.6弧秒的地方,显示出一个象星那样明亮的象,类星  相似文献   

13.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1,(12):27-27
通过捕捉距离地球仅2100万光年的一颗微小恒星坍缩而产生的超新星爆发后的闪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天文学家们在25年里发现了距离地球最近、最明亮的一类超新星。不久。天文爱好者们就可以看到这一奇观。  相似文献   

14.
一、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 1987年2月24日凌晨,天文学家在南半球智利的拉斯坎帕那斯(Las Campanas)天文观测站首次发现在距离地球约16万光年的大麦哲伦星云附近有一颗比太阳亮几百万倍的星。这是近代所看到的最亮的一颗超新星,被命名为SN1987a。按超新星爆发模型,质量大于太阳的恒星当其上的热核反应能量已被耗尽(核聚变停止),没有力量与引力抗衡时,发生引力塌缩,强大的引力将星体上的物质压缩变成中子,同时放出中微子,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将星体外层的物质加热成火球,向外抛出且发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8,(6):13
一个由法国和加拿大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天文小组最近观测到了最冷的褐矮星。这颗褐矮星被命名为CFBDS0059,它的温度大约为350℃,体积大约是木星的15倍-30倍,而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行星。CFBDS0059距太阳系约40光年,不绕任何恒星运行,是恒星和巨行星之间的一种天体,体积通常不到木星体积的70倍。  相似文献   

16.
余楚 《科学》2007,59(6):57-57
据英国Nature。2007,449:189报道.近来天文学家发现的一颗行星“飞马V391b”.有97%可能性是观测到的第一颗绕红巨星运转的行星,这给了天文学家一个难得的测试红巨星周围行星系统演化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7.
2月23日,智利的拉斯·坎帕那斯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希尔顿在观察星空照片时,感到异常激动。几小时前由天文台的小型望远镜拍摄的底片上,在已知的大星云模糊的光迹中有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亮点。希尔顿说:“我花了三个多小时试图解释这现象,最终我认为这只能是颗超新星。”超新星一般指一颗巨大恒星灭亡前的猛烈爆炸,致使其亮度在数周内超过太阳几亿倍。这次发现的超新星,位于大麦哲伦星系,是我们银河系的边缘,离地球约有17万光年。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们最近称,太空中新发现的一颗超新星有可能揭示地球生命形成的秘密。 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发现了宇宙与人体骨骼内钙元素形成之间的联系。一种被称作"SN2005E"的新型超新星有可能是宇宙中和地球上钙元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9.
<正>100多年前,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恒星。如今,这颗名为HD140283的恒星被确定为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之一,它距离地球186光年。科学家指出,宇宙大爆炸发生于137.7亿年前,HD140283是大爆炸之后形成的首批恒星之一。天文学家通过计算预测,这颗恒星的  相似文献   

20.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1,(4):51-52
巨型恒星逃逸形成弓形激波一颗大质量恒星正飞速脱离其原有的伴星,冲进浩瀚的宇宙深处。其结果便是和星际尘埃发生剧烈摩擦,产生了这张图像上显示的黄色弓形激波区。这颗恒星编号为蛇夫座ζ,这是一颗巨星,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0倍,距离地球460光年,已经有400万岁。在这张照片中,原本应为红外线的光被人为处理成了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可见光色彩,这颗恒星就位于这片弓形激波区中,呈现为一个明亮的蓝色星点。蛇夫座ζ之前与另一颗质量更大的恒星组成双星系统。不过,当那颗恒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之后,蛇夫座ζ便被像一颗子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