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监测与救灾减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淼 《科技资讯》2008,(35):89-90
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准确预报地震的发生,监测灾情的发展,科学制定救灾方案,成为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遥感技术可在地震发生后快速地获取地震区遥感图像,为震后速报灾情,快速评估地震损失,救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本文重点讨论了遥感技术特点及其在地震灾害监测与救灾减灾中的应用,提出国家要尽快建立遥感应急工作机制,保证遥感技术在灾害发生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遥感技术作为地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特点,使遥感应用从技术层面上升到科学层面.对云南省新平县大红山地区以往遥感地质找矿工作情况主要是数据源的应用、遥感地质解译到成果认识三方面内容进行分析与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红山地区深部找矿遥感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林志斌 《科技信息》2009,(27):I0038-I0038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因而准确、高效地开展地震预报、监测、救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快、信息量大、手段多、更新周期短,能多方位、全天候动态监测等优势,因此其可为地震预测、地震灾害调查及损失评估提供一种新的高科技手段。本文简要概述了遥感在地震中四个方面的应用,即震前监测预测、震后应急救援、灾害调查评估、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成为一种便捷的信息源,遥感技术在震害快速评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可用于震害评估的遥感数据源,然后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遥感影像进行震害评估的方法,将其归纳为基于震后影像的方法和基于变化检测的方法,介绍了遥感技术应用在地震灾害评估中的方法,并展望了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工程选线、选址勘测中遥感技术的应用概况;阐述了工程地质遥感技术应用的特点,认为工程地质遥感技术应用有别于其他领域;强调了我国工程地质遥感技术应用与其他国家不同,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应用特点,这些特点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探讨了工程地质遥感技术应用的若干问题,包括遥感图像判释,遥感图像处理、数据综合分析、施工阶段遥感技术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王君 《科技信息》2014,(14):109-112,123
干旱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复杂的自然现象。遥感监测具有宏观、快速、客观、经济等优势,运用遥感技术可以对旱情进行大范围、实时、动态监测。介绍了用于遥感干旱监测的遥感数据源,包括多光谱数据、高光谱数据和微波数据。而且对常用的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热惯量法、植被指数法、蒸散法、高光谱法和微波法进行了概括和汇总,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指出了它们各自的适用范围,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梁伟鹏 《科技资讯》2011,(19):108-108
遥感技术具有快速、大范围、周期性、低成本等特点。遥感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本文主要是对遥感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生态环境敏感参量遥感反演与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观测手段难以满足大范围快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需要的问题,在分析干旱区地表覆盖类型与气候特点, 以及干旱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具体需求基础上, 运用遥感技术反演生态环境敏感参量并根据相应的需求建立了基于这些参量的评价模型。在Microsoft .NET平台上, 利用ArcEngine组件实现了遥感影像数据的可视化与空间分析功能; 利用IDL (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开发的遥感反演算法, 实现了生态环境敏感参量的遥感提取, 最终开发集成了干旱区生态环境敏感参量遥感反演与评价模型系统。通过将该系统在新疆石河子地区进行应用, 对系统功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本系统能够比较稳定地运行, 比较方便和准确地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关键生态环境参量, 为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也将促进空间信息技术在干旱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陈丹 《科技信息》2013,(8):41-41,43
我国有着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系统,药用植物资源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都有分布。不同药用植物和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药用植物具有不同的光谱反射特征,遥感可以利用这些药用植物的不同光谱特征来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的监测。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生境各异,因此针对不同生境、不同生长习性的野生药用植物需要采用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栽培中药的资源量监测,其重点在于进行栽培药物的长势监测、病虫害监测、生长环境的动态监测等。本文针对这一特点,参考遥感技术在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检测中的方法,对野生药用植物的资源遥感监测进行了详细的方法分析,给出了栽培药物的生长监测、病虫害监测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技术流程,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国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探讨了动态遥感监测在国土管理中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研究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建立滑坡、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地裂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标志,探索了一套适合青藏高原地区的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完整技术流程,为地质灾害应急、监测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无人机遥感技术获取的影像分辨率高,可最大程度的提取地质灾害信息,使遥感解译精度更高,适合作为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遥感解译的数据源.通过野外复核,证明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地质灾害解译效果良好,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调查手段,可在青藏高原地区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应用遥感技术确定水质参数的原理和方法 ,阐述了悬浮颗粒物、叶绿素等几种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方法与现状 ,提出了遥感监测水质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白宝玉  冯晓 《科技信息》2009,(29):I0060-I0061
介绍了运用遥感技术手段,建立重庆市都市区城乡建设遥感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试验工作。研究了面向城乡建设规划管理需要的遥感影像预处理、信息提取、综合分析以及解译分类标准:提出了一种典型的都市区城乡建设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云南山区NPP遥感监测研究中遥感图像预处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国际上,区域植被第一性生产力(NPP)的监测和估算已成为遥感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针对云南山区特点,利用遥感监测技术进行山区植被NPP的应用方法研究具有特殊意义.现就课题“遥感监测山区植被NPP的应用方法研究”中所进行的有关前期工作———遥感图像预处理的内容、工作平台、遥感图像与基础地理信息概况、遥感图像数据的试验样区切割提取,以及试验样区遥感数据多光谱信息的统计计算等进行操作整理与初步分析研究,对有关研究的深入进行获得初步的基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海水透明度监测方法是利用船舶等进行实测。由于船测本身固有的缺点,满足不了当前对海洋要素大范围、快速、实时监测的需求,必须结合卫星、航空遥感等手段,进行立体监测。文章以海水透明度为突破口,开展中国海透明度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反演海水透明度精度可以达到相对平均误差22.6%,在中高透明度海区,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利用建立的海水透明度遥感反演算法和SeaWiFS卫星遥感数据,制作了两年的中国海透明度遥感产品数据集,并利用该产品,对中国海透明度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遥感分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畜伤亡均呈上升趋势。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地获取灾情信息,开展有效救援工作,可以大大地减轻灾害损失,是地震应急与评估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多源的遥感数据能够提供给人们更多的灾情信息,从而能够让人们对灾情有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地震应用实践表明,卫星遥感技术以其速度快、范围大、动态性好等技术优势已在地震灾害调查和评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利用遥感卫星和航空影像资料已开展了一些震害评估的研究,然而在灾情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准确性、应用层次、应用系统开发水平等方面还与国外存在差距。针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紧迫性及重要性,课题对震害评估中多源遥感技术应用的技术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开展多角度、多形式与多任务的研究,充分利用多源遥感技术的优势,研究基于遥感地面模型的震害综合评估技术,研究基于遥感成像机理及定量遥感技术的定量震害参数提取方法,建立基于纹理结构特征和散射等特征的遥感地面震害模型,并设计出定量的震害程度参数算法和标准,建立快速有效和经过效率优化的遥感震害评估系统,进行示范应用。通过2年的研究,课题在4类典型震害目标(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堰塞湖)的散射机理、SAR图像精确配准技术、高分辨率SAR图像建筑物成像表征分析和仿真技术、光学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典型震害信息提取的极化SAR目标分解技术、Li DAR数据处理与特征提取技术以及震害信息提取与综合评估技术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促进遥感技术、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灾害损失实物量评估技术的综合发展,对我国灾害遥感信息处理研究及相关科研领域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后续研究及应用,将大大地提高灾害遥感信息处理效率,促进无人机测量、Li DAR等新型技术及传感器的发展与完善,同时也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提供技术及人才队伍支撑。  相似文献   

17.
经过长期发展,中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手段已从最原始的人工巡查、单点监测发展到目前的高精度面域非接触式的遥感监测,并逐渐得到普遍应用。首先对原始监测手段及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然后利用高精度光学影像结合升、降轨道Sentinel-1A雷达影像,对金沙江昌波乡至羊拉乡之间滑坡隐患进行解译和编录,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滑坡隐患34处,其中具有堵江风险的滑坡隐患22处,对居民生命财产直接造成损失的滑坡隐患4处,并利用时序曲线分析了研究区在内外动力(地震、降雨)作用下变形特征,验证了遥感手段在滑坡隐患识别中的便捷性和先进性。最后针对遥感技术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瓶颈,创新性地提出了滑坡灾害遥感识别的发展框架,对遥感技术在滑坡识别方面的发展方向具有长期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炜 《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3):42-43,74
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气界面间物质、能量交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遥感技术具有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全天候性、经济性的特点,为大面积动态监测土壤水分提供了可能。本文简述了目前的几种主要遥感监测土壤水分的方法:热惯量法、温度植被指数法、作物缺水指数法、高光谱法和微波遥感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劣,最后总结并展望了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水深是个重要的水文要素,水深测量对于水利、航运、近海工程等具有重要作用。利用遥感手段测量水深,可以发挥遥感"快速、大范围、准同步、高分辨率获取水下地形信息"的特长,对于江湖海岸地形演变分析、水利工程土方计算、航道开挖、监测与疏浚、滩涂围垦与开发领域,水深遥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遥感技术由于能够快速、宏观的获得研究区域的数据,已成为湖泊环境动态变化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遥感监测是当前大气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该技术与计算机层析技术(CT)相结合,可以对污染源浓度分布进行远距离实时自动监测。本文综述了CT重构算法在大气遥感监测中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成果充分表明,CT与遥感技术联用,对监测工业泄露的有害气体分布情况、观测城市上空气体污染物的分布等大气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