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瑰宝,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或精致秀美,或雄壮巍峨的古代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建筑历经风霜雨雪难免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时就需要专业人员根据不同古建筑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营造技艺对其进行修缮,尽可能地保留古建筑的面貌。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李志成 《科学之友》2009,(11):161-162
加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保护好古建筑不受火灾的侵害,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有关部门共同的职责。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思考,对古建筑的防火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加强对古建筑的防火管理,保护好古建筑不受火灾的侵害,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有关部门共同的职责.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思考,对古建筑的防火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建筑传统修缮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加速发展,正确地认识中国古建筑文化,切实保护中国的文物建筑,已成燃眉之急.古建筑修缮技术的发展更是关系到如何保护古建筑的问题.怎样能使我国传统的修缮技术和现代科技优势互补,让我国的古建筑传统修缮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这是摆在古建筑行业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整理、继承巴蜀古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经四川省建筑界与四川科技出版社数年辛勤努力,历史上第一部四川古建筑图片、文字资料集——《四川古建筑》出版了。《四川古建筑》搜入的资料遍及全川。精选入书的项目共220余项,实测图纸140余组共500多幅,照片1400余张,全面反映了四川上自夏、商、周、秦,中经汉、晋、隋、唐,下至宋、元、明、清的现存主要古建筑、古建筑遗址,以及与建筑相关的摩崖石刻、墓葬、画像砖、陶房和栈  相似文献   

6.
朱良俊 《科学之友》2005,(12):92-93
以独特的视角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作了论述,提出重视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列举了古建筑消防规划的一些特殊考虑因素以及消除古建筑安全隐患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你是不是习惯于阅读越来越短的信息:从博客到论坛,再到微博,是不是对信息长度的"忍耐力"越来越差?你是不是开始习惯"多任务"的工作,在文档、即时通信工具、网页、微博之间快速切换?甚至,你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对所有东西都失去兴趣。如果是这样你就要注意了,也许你患上了"注意力障碍",也就是所谓的"网络注意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的一种结构方式,经过不断的创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和独特风格。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全国各地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特别是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一些古建筑发生倾斜、开裂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对木结构的安全造成威胁。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优质、高效、经济地做好古建筑的修复工程,做到修旧如旧,是我们在施工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地处湘西雪峰山边陲的古城洪江,明末清初曾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蜡而名扬一时,是滇、黔、桂、湘、蜀5省区的物资集散地,享有"小南京""西南大都会"之美誉。洪江古商城由来已久,只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据专家考证,现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如窨子屋、寺院、古庙、钱庄、商号、洋行、作坊、店铺、客栈、报社、烟馆等共380多栋,总面积约100 000m~2。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游览中国众多名胜古迹时,不免为有些古建筑千年不遭雷击而惊叹不已。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中国古建筑本身就装有避雷针,我国古书《淮南子》、《左传》、《谷梁传》中也有关于避雷针的详细记载。科学研究者发现,在这些古殿、古亭、古阁、古塔中,正吻、宝珠、宝顶等接受雷击后,电流便通过雷公柱、太平梁传到老沿柱或沿柱、角梁角柱等引入地下。在这里,雷公桩、沿柱角梁等充作了雷电引下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建筑是以木构架为主的一种结构方式,经过不断的创新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体系和独特风格.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在全国各地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侵蚀,特别是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一些古建筑发生倾斜、开裂等影响使用的质量缺陷,对木结构的安全造成威胁.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优质、高效、经济地做好古建筑的修复工程,做到修旧如旧,是我们在施工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正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从遗存的古建筑,你可以看到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精神。一座古建筑,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为古建筑"扎小样",就是重新激活古建的生命,赋予古建以崭新的意义,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建、了解我们的文化。目前,由祁伟成团队设计制作的古建筑模型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专业院校收藏。他说:"中国古建是中国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部分,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宝。  相似文献   

13.
临夏聚居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藏等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会贯通.在古建筑艺术上凝聚了汉族的木雕、藏族的彩绘、回族的砖雕,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古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其中,临夏砖雕是临夏古建筑中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4.
粗犷的梁头,硕大的斗拱,平稳前伸的屋檐,如同一位百岁的老衲,在沧桑中威严屹立。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却因其多木结构而留存极少,但山西是一个奇迹。唐代建筑全国仅存4处,都在山西;宋代以前建筑仅存百余,70%在山西;山西还有明清古建万余座。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在山西,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发现了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稀世之珍——佛光寺。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东北30km的佛光山山麓,东距台怀镇55km。佛光寺创建于北魏时期,隋唐两代一度兴旺…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不断融合,“全民微博”时代的来临为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将从政务微博存在的优势、现状问题、发展趋势及如何高效利用政务微博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磊 《大自然探索》1997,16(1):94-99
本文在研究和总结中外历史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环境设计保护古建筑问题的分析,总结并归纳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设计手法,并将古建筑保护问题拓展到倍受关注的城市减灾规划中,回签了当今城市系统减灾规划中的若干着急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又一个严寒隆冬、银装素裹的世界渐渐隐去,冰河解冻,积雪消融,大地开始复苏。人们满怀喜悦心情,迎来“百花盛开”的季节;岂知,同时也在遭遇“春之忧患”。2010年3月4日波兰媒体报道,波兰境内维斯瓦河沿岸多个地区发生雪后水灾。位于维斯瓦河上游的马尔卡市开始出现积水现象,街道遭到洪水淹没。街道两旁多栋房屋倒塌,数十栋建筑进水,有的地方水深达半米。  相似文献   

18.
正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是伴随着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以木材为原料,以榫卯结构搭建,经过画草图、选料、烤干、下料、制作基台、树立柱、成柱网、建梁架、造屋顶、装修直至油饰彩绘等多道工序而形成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古建筑模型营造技艺随制品的复杂程度而定,整个制作过程均为纯手工,精准度要求极高,全面传承了中国古建筑采用的多种复杂结构及升起、侧脚、榫卯等独特技艺。  相似文献   

19.
刚才信誓旦旦地说"从今天开始减肥",为什么一到饭桌前又大开吃戒?明明被告诫"单反毁三代",为什么在各种新款器材前一次又一次hold不住?明明知道明天就要交策划书,为什么一打开电脑却迷失在微博上?你为什么无法战胜眼前的欲望?也许你对诱惑太敏感了,而且从小就是。40年前,心理学家瓦特·米舍尔和他的团队召集了60多个4岁的小朋友进行了一项经典的"延迟满足"实验。他把小朋友带到一个观察室,告诉小朋友他要离开屋子一会儿,桌子上的棉花糖暂时是不能吃的,而如果小朋友能等到他回来,便可以得到2个棉花糖。米舍尔发现,有些小朋友能够通过各种注意转移和自我控制策略战胜棉花糖的诱惑,而另一些小朋友则把持不住,还没等到米舍尔回屋子,便吃掉了棉花糖。早在4岁,小朋友们"高延迟者"和"低延迟者"便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0.
针对古建筑火灾事故增多这一事实,分析了晋商古建筑现存的火灾危险性,从消防设施、消防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防火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