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菲尔·托里斯(Phil Torres)认为:在太空移民后的宇宙中,人类种族覆灭的概率实际可能会增加,而非下降。太空移民好像极富吸引力,这背后有许多原因。颇受大众欢迎的天文学家尼尔·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主张,太空移民会刺激经济增长,激励下一代的科学家。创建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相似文献   

2.
载人航天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向太空移民。 所谓太空移民,就是在地球以外开辟不依赖地球的人类栖息地。为什么要向太空移民?向何处移  相似文献   

3.
太空移民     
载人航天的终极目标之一是向太空移民. 所谓太空移民,就是在地球以外开辟不依赖地球的人类栖息地.为什么要向太空移民?向何处移民?首先移民到哪里?下面,就让我们一一作答.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曾有过漫长的用帆时代,那鼓胀的风帆曾在工业革命前为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后来它们被使用燃料的引擎所取代。然而在太空中,事情很有可能完全颠倒过来,携带燃料的引擎难以带领我们进行长距离的太空旅行,而帆则有希望做到这一点:以太阳光帆为动力的航天器很有可能在太空中实现帆的复活,开辟帆的太空时代。  相似文献   

5.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6.
月球是资源宝地,月球是造物天堂,月球是绝佳试验场所,月球是外星旅游胜地,月球是天然太空港。总之,月球是人类移民太空、开发太空的理想前哨。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目的把人送入太空至今仍是花费巨大、值得争论的事情。不过,考虑到宇航员能为在空间望远镜选择新位置和完成空间望远镜的维护任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有理由继续推进载人航天计划。 当人类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进入太空时,许多人将其视为崭新的历史篇章,是人类向外太空移民这一必然的漫长过程的第一步。但迄今为止,宇航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朝着太空移民目标前进多少。事实上,载人航天计划有时看起来似乎已经耗尽了这种初始爆发能量,正在凭惯性自由下落,就像用完了燃料的火箭沿着弧线飞回地球。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总统第二任期的首要任务清单:敦促国会采取行动创造就业机会;避免即将到来的预算削减以及改革美国的移民制度。清单同时还包括保障生物医学研究基金不受削减;创建15个研发"枢纽"以推动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并把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增加到"太空竞赛时代以来从未达到过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其中之一就是移民太空。首先提出这项设想的是日本科学家。他们以地球为蓝本,设计了一个直径500米的空心巨球——太空岛。这个空心球的内壁有住宅、树林、河流和形形色色的娱乐场所等。将这座太空岛以发射人造卫星的方式放入宇宙,它每分钟自转两周,在赤道处产生几乎与地球引力相同的离心力。人如果生活在这样一个太空岛上,大部分感觉与地球上相似,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太空岛的离心力会随  相似文献   

10.
提及太空移民,不论宇航员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是啊!我们迄今依然只能生活在地球上。虽然美国宇航局(NASA)在发射卫星、太空探测器和能穿越太阳系的宇宙飞船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1972年以来,人类的足迹并未踏上另外的世界。 但是不久,情况也许就会改变。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正在进行;“旅行者”号小型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已经为人类移民火星吹响了号角;有人甚至设想重登月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2.
<迷失太空>(Lost in Space)本是20世纪60年代风靡美国的一套电视剧,在1965年9月15日至1968年9月11日期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制作播出,而且至少出了3季.作为电视剧的<迷失太空>,描述的是一个太空移民家庭在宇航中遭遇各种突发事件时如何应对的故事.需要提及的是,有些人把它翻译成<星际迷航>,但一般<星际迷航>这一名称是用来翻译的,那也同样是一部著名的太空肥皂剧,如此翻译难免混淆.  相似文献   

13.
定居月球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4.
沙漠中的研究基地 英国科学家霍金曾经说过:"除非我们移民太空,否则,我不认为人类在未来一千年还能幸存下来,因为会有太多意外事故降临到地球上.不过我是个乐天派,我相信人类会走出去,找到适合居住的其他世界."当然,推动人们移民外星的动力并不一定是灾难,寻找新的资源或许是近期人们探索外星的重要因素.在移民外星的过程中,火星很可能是第一站. 航天员在开始正式的航天飞行之前,要在地面进行大量的模拟飞行训练.与此类似,人类要移民外星,也要先在地球上进行大量的模拟生存训练.美国有一批研究人员就是这样的先驱者,他们在犹他州一片不毛之地忙碌着,模拟未来的火星生活.他们天不亮就出门工作,穿着笨重的宇航服四处采集标本、绘制地形图、研究大气状况,夜晚回到狭小的太空舱里,在睡觉之前还要研究白天获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6亿年前,地球面很可能像现在的星表面一样,一望际、毫无生机,是地适应了早期地球严的生存环境。欧美学家要尝试在太空究地衣,希望有朝日能够在月球和火上种植地衣,也让衣成为人类移民外球的“先遣部队”。  相似文献   

16.
吴沅 《自然与人》2009,(4):26-29
浩瀚太空,“花”团锦簇。太空新鲜事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 广告传媒亮相太空 太空进入了媒体时代。“梦时代”是一家总部位于硅谷的多媒体公司。他们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己达成协议.准备支付1亿美金率先实现高清晰度电视的空间传送以殛太空摄影、教育和纪实节目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17.
移民太空,月球是最佳的候选地,因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相对不远,人类已经踏足过月球,而且月球上有建设人类定居点所需的丰富的物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声音     
<正>太空边缘观光项目技术方案具备可行性,是实现太空观光飞行中相对稳妥、安全、经济的办法。——欧阳自远前不久,"太空边缘观光项目"研讨会在北京航天城举行,这标志着我国民间太空观光时代即将到来。"太空边缘观光项目"采用超级氦气球载人飞行,可到达4万米高的太空边缘。飘在特制的增压服和观光舱的双重保护下,乘员将进行5小时的飞行。其间,乘员将能欣赏到不同高度的特殊景色:深穹的  相似文献   

19.
太空移民一夫一妻制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畅游星际空间将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由于地球与其他星体之间的距离相差甚远,去往恒星的人不大可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再返回地球,因此,他们必须保持一定的人口数量,以便能够建立一个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第一步时说:“这是我跨出的一小步,却是整个人类跨出的一大步。”毫无疑问,人类迈向太空的步伐正在加快,有人已经提出新的计划——移民到火星上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