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扬 《科学之友》2007,(11A):44-44
在中国,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饭了没有?”但是饭是什么?南方人说的“饭”就是大米,而北方人说的“饭”就是面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吃饭就是吃面。事实上中国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饭了没有?"但是饭是什么?南方人说的"饭"就是大米,而北方人说的"饭"就是面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吃饭就是吃面。事实上中国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人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便是:"吃饭了没有?"但是饭是什么?南方人说的"饭"就是大米,而北方人说的"饭"就是面食.在山西人的心目中,吃饭就是吃面.事实上中国的面食之根就在山西.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发轫于饮食,无论从文字记载来说,还是从考古发现的人类早期活动遗迹来看,都印证了这一点。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传统文化大观园中别有韵味的一道风景线,而山西面食文化,就是中华饮食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独秀的奇葩。"世界面食在华夏,华夏面食在山西",这句广泛流行的话一语中的,点出了山西面食在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位,饱含着人们对山西面食的倾心和赞誉。  相似文献   

5.
2007年4月,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山西中国面食之乡的称号.山西对于面食的制作和食用,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众多面食中,面塑绝对是独具特色的,它既表现出高度的技术性,又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性—一既在技术上达到形的精美,又在艺术上体现神的韵味.这样的作品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追溯代县面塑历史面塑,又名面花,在民间又被称为花馍、礼馍、面羊、面人人等.山西面塑分蒸、焙、油炸等多种制法,以蒸为主.张桂英告诉记者,她所制作的是代县面塑,正是蒸制而成的.代县面塑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捏面人人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相似文献   

6.
山西太原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太原面食就以其品种繁多、技艺高超、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太原面食创始于东汉,而兴盛于唐宋,元代见于古籍中的面食有春盘面、山药面和秃秃麻食等20多种.到了明清,以太原面食为主的饭店已风行全国.因特殊的气候与地理条件,山西有着丰富的粮食作物资源.小麦、谷子、玉米、高梁、荞麦、莜麦和豆类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大面积种植,为各种各样太原面食的产生与制作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相似文献   

7.
晋菜在中国各菜系中地位平平,晋菜文化似有若无,就连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也说不出晋菜的特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晋菜本身没有特点呢还是有什么客观原因?山西自古地形复杂,又兼有少数民族融合,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以吕梁山和太行山为代表的山味文化;以地理位置自然形成的晋北、晋中、晋南等地域饮食文化;以山西面食为代表的面食文化;以官僚名人私家菜为代表的私家菜文化和各种流传民间的民俗节日小吃各具其形,相互交叉发展。加上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介入,晋菜看上去纷繁混杂,  相似文献   

8.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为山西成为面食之乡奠定了客观现实的基础,再加上民间智慧几千年的积淀和演变,使山西面食不仅名扬国内,而且香飘四海,以致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盛誉.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为山西成为面食之乡奠定了客观现实的基础,再加上民间智慧几千年的积淀和演变,使山西面食不仅名扬国内,而且香飘四海,以致有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之盛誉。  相似文献   

10.
山西面食作为饮食中的一门大类,首要功能必定是满足人们的生存之需,所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面食为人们提供了维系生命所需的元素,也为人们提供了提高生命质量的营养成分。自中国古代形成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养生理念与方法,经过了几千年理论与实践的检验,古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五谷是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古人类先祖以食酸蚁、酸果补充延续生命之需要,其酸在自然环境中自行生成。随着炎黄五帝教民稼穑、化被草木、开天辟地、泽及万方,华夏先民始以谷物酿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汾水孕育,太行、吕梁两山护佑,地处黄土高原边缘,多山地丘陵,杂粮丰富,水呈碱性,以谷物面食为主。南桔北枳,东辣西酸,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水文气候条件、出土物产与生存需要等造就了山西人的酿醋特长与食醋偏好。作为黄河农耕文化中最为重要部分之一的山西老陈醋,其文化内涵最深、文化影响力最广、文化历史最长。  相似文献   

12.
慧心 《科学之友》2013,(6):26-27
小拉面是山西的四大面食之一,而且是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小拉面,山西家常的叫法是"拉条子"。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说:自古老人就言,好吃不过拉面。拉面就是拉拉扯扯、牵牵连连的意思,亲戚来了,尤其是女婿上门,一般都吃拉面。男女双方说对象,男方第一次上门,女方如果同意就吃拉面,表示拉拉扯扯,愿意建立关系;如果不同意,就很随便了,吃揪片啊什么的,对方一看就明白什么意思了。山西人做的拉面,里面是不加盐、碱等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07,(11A):32-32
在山西人眼中,最能牵动人心的是对故土与乡亲的深情眷恋。“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乡情观念形成了山西人独特的性格魅力。我们重乡情,我们恋故土,我们更自豪于自己土地上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的风靡。像下面那首民歌里所叙述的字字句句,就代表了山西人欲与与人说的骄傲。的确,当你踏上山西这片沃土,那苍老的窑洞、火红的社火、浓烈的汾酒,还有那醇香的老陈醋……会使你深深感到:山西风情,好似土生土长的“山药蛋”,但却是原汤原汁的黄土文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人眼中,最能牵动人心的是对故土与乡亲的深情眷恋。"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乡情观念形成了山西人独特的性格魅力。我们重乡情,我们恋故土,我们更自豪于自己土地上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的风靡。像下面那首民歌里所叙述的字字句句,就代表了山西人欲与与人说的骄傲。的确,当你踏上山西这片沃土,那苍老的窑洞、火红的社火、浓烈的汾酒,还有那醇香的老陈醋……会使你深深感到:山西风情,好似土生土长的"山药蛋",但却是原汤原汁的黄土文化。  相似文献   

15.
山西有几种面食让我难忘.都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山西的面食确实首屈一指,其中让我大开眼界的莫过于刀削面.那是我在太原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单位的食堂里有位技艺高超的大师傅,他每周三都要做一次刀削面来改善伙食(因为刀削面必须用全白面粉,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难经常做到).于是,我中午放学后就早早排队等候买一碗刀削面.厨师用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像铁皮),在一块筒状的面团上削着,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削起来条条相连,如银鱼翻浪,又似柳叶飘飞,煮熟了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7,(6):79-79
山西面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较高的声誉,有道是“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而说到太原就更要提并州饭店了,并州饭店的面食不仅在全国面食节上获过大奖,其表演更是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正>山西有几种面食让我难忘。都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这山西的面食确实首屈一指,其中让我大开眼界的莫过于刀削面。那是我在太原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单位的食堂里有位技艺高超的大师傅,他每周三都要做一次刀削面来改善伙食(因为刀削面必须用全白面粉,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很难经常做到)。于是,我中午放学后就早早排队等候买一碗刀削面。厨师用一把形状独特的瓦形刀(像铁皮),在一块筒状的面团上削着,面条呈三棱形,宽厚长度一样,削起来条条相连,如银鱼翻浪,又似柳叶飘飞,煮熟了再佐以浇头、菜码,吃来光滑筋道。  相似文献   

18.
陈然 《科学之友》2006,(10):34-36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醋更香。山西人爱吃醋,山西人更善制醋。山西人制醋的历史大约有3000年之久。北魏贾思勰在其名著《齐民要术》中总结的24种制醋法,有人考证认为其中的“大麦酢法”就是山西老陈醋的前身;“河东制曲方”就是北魏以前山西的制曲方。随着人们对醋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山西醋商在对山西老陈醋发扬光大的基础上,又开发出保健醋、药醋、功能醋以及各种醋饮料等,山西老陈醋也开始走出黄土地,香满全国,香飘海内外。在今日推崇科学,向往自然的年代里,山西的老陈醋香会飘往更多人的餐桌,山西“老醯儿”与醋的故事也将名满天下。  相似文献   

19.
世界的面食之根在山西.晋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这里,炎鞭百草,稷教稼穑,上古时期出现了华夏第一饼-尧王饼,自此顺流而下,有汉之煮饼、晋之烫饼、唐之冷淘……凡此种种,无不由三晋而生,由三晋而兴,由三晋而演绎流传,惠及四海,泽被五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面食文化.稷是周王朝的祖先后稷,他教给百姓种植粮食的方法,把人类带入了农耕文明,于是人们把当时的粮食作物黍叫做稷,后稷也被奉为谷神.传说今天的晋南稷山县就是后稷生长和教民稼穑之地.如今,山西人在节日或嫁娶时,仍用黍(糕米)来做油糕.很多人不知道,历朝历代的黄钟大吕,就是用黍来定音的.现在晋南流行的尧王饼(石头饼),也常把人们带回到远古的石烹时代.  相似文献   

20.
慧心 《科学之友》2013,(6):24-25
猫耳朵,山西人也称之为圪垛儿圪搓面。据《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圪搓面本是为祭雁而制,元代骑马射猎者却奉为获猎之吉食,称为马乞,进入了御宴当中。山西太原亦将圪搓面称为麻食。可见,猫耳朵在元代就开始流行发展了。明清时圪搓面已在山西民间普遍食用,并传播到陕、冀、鲁、豫乃至江南一带。猫耳朵可用荞面、小麦面,还可用豆面、莜面、高粱面等原料,制作时可以在案板上,也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