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任意扭曲直纹面叶轮数控侧铣刀位计算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一种计算数控侧铣任意扭曲直纹面叶轮刀位数据的新方法:沿直纹面母线两端点的法矢量偏置一定距离得到2个点,以这2个偏置点所在的直线作为刀轴方向,并使母线两端点到刀轴的距离为刀具半径,推导出了在利用圆柱铣刀侧铣直纹面时刀具与曲面切触线的方程以及加工误差的计算方法,并以计算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这种加工方法使直纹面2条基线的加工误差为0,适合于沿直纹面叶片高度方向分层加工,分层加工后相邻走刀的残留高度理论值为0.  相似文献   

2.
可展曲面只有一族直母线,反之,只有一族直母线的直纹面是否可展尚未见文献提及,而工程中,尤其数控加工常遇到这一问题,本文在引用已有判据基础上,给出了只有一族直母线的不可展的多个工程常用直纹面,为数控加工方案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直纹面及其母线的Klein像性质,提出了平面、圆柱面、圆锥面、单叶双曲面、双曲抛物面和螺旋面六种特殊直纹面的类型判定和重构算法.该算法也可用于以特殊直纹面逼近一般直纹面.这些算法均已在逆向工程系统MIMDFM中实现,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可展直纹面面齿轮的承载接触特性,从而说明其与传统齿面的差异,建立了正交直齿面齿轮的可展直纹面表达式,因其相对传统齿面的偏差为微观量,为满足局部共轭条件,对该直纹面进行了双向修形,并令其与标准渐开线圆柱齿轮啮合;基于齿面接触分析和有限元承载接触分析,对比研究了两种传动比的修形直纹面和传统齿面的主曲率、几何(空载)接触特性、承载接触特性,结果表明:传动比较大时该直纹面与传统齿面具有几乎相同的几何特征与承载特性,传动比较小时边缘接触使得接触和弯曲应力大幅增加。因此,传动比较大时可展直纹面可替代传统齿面,提高其可加工性;将所提有限元法获得的传统齿面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齿面接触应力、面齿轮齿根弯曲应力、圆柱齿轮齿根弯曲应力误差率分别为2.17%、12.33%、3.97%,满足计算精度要求,证明了所提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正螺面有有关主曲率,高斯曲率的两个整体性质;证明了沿正螺面任一直母线的另一渐近方向所形成的直纹面为双曲抛物面,且其高斯曲率为正螺面在一个周期内全高斯曲率的一半。  相似文献   

6.
在上下异型工件的线切割加工中,宜采用椭圆偏置切割法,即将上、下两平面曲线间的曲面变成可展直纹面,进而计算四轴联动的数控程序,可保障加工的效率与效益。  相似文献   

7.
将测量仪轴线矢量描述为直纹面的直母线,直母线随回转轴一起误差运动,其轨迹形成直纹面,通过建立的直纹面几何模型分析测量仪安装位姿不确定性对测量结果影响,并提出一种消除仪器安装位姿不确定性影响的评价新方法.定义了球面像误差和腰线误差去描述直纹面的误差运动范围,并通过优化得到全局不变量.采用全局不变量对主轴误差运动进行评价具有唯一性,可以剔除安装位姿不确定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通过Lion公司的双标准球测量仪实际测量得到主轴误差运动参数,通过3次安装实验优化结果对比,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太行猕猴肤纹研究(Ⅱ)掌(距)面三角和褶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6例太行猕猴的掌面和跖面的肤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掌面上的三角有50-10个,平均7.9个;跖面上的三角有7-11个,平均8.6个。掌面上主要褶痕线有4条,跖面上有3条,另外,作者将太行猕猴与两种叶猴的掌面和跖面三角分布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对边界固定直纹面提出用重新参数化边界曲线的方法来提高直纹面的可展程度。首先对一类边界曲线为二次的直纹面,证明了用一次有理函数重新参数化边界曲线可以使直纹面真正可展,然后对其他的边界曲线分别为二次和三次的直纹面,给出了衡量其可展程度的目标函数,并用牛顿迭代法求出使目标函数极小的一次有理函数,用求得的一次有理函数来重新参数化边界曲线使直纹面实现近似可展。最后通过改进方法,对一些特殊情况引入了分段的一次有理函数来重新参数化边界曲线,使得直纹面的可展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三元整体叶轮曲面造型及其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一种三元整体叶轮,采用B样条方法对叶片中性面上顶部和根部的两组数据点进行了插值曲线的反算,进而构造出直纹面形式的叶片中性面和叶片曲面;研究了在五坐标机床上采用球头棒铣刀侧铣加工叶轮时的刀位计算方法,给出了在UG(unigraphics)环境下的叶轮曲面建模方法及其数控加工仿真步骤.研究表明将理论分析与几何仿真相结合,可以暴露问题。显著缩短研究时间,是复杂曲面设计与数控加工刀位验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钻头的后刀面在标准和手册中均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了各种不同的刃磨方法,试图从数学上利用可展直纹面的高斯曲率特性,研究采用圆锥面、圆柱面和平面砂轮刃磨直线刃圆锥后刀面和螺旋面后刀面钻头的可加工性。证明了直线刃圆锥面后刀面的可取性,并对直线刃螺旋面后刀面钻头几何的数学描述以及刃磨所存在的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任意曲面叶片四坐标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的生成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一种四坐标联动等残留高度端铣加工任意曲面叶片的方法.针对刀轴摆动的四坐标机床,首先建立了后跟角和摆转角之间的函数关系,以满足加工过程中刀轴矢量始终平行于摆刀平面的要求,然后采用平底刀的等残留高度方法进行刀位轨迹规划,并通过调整后跟角使加工带宽最大化,该方法在提高四坐标联动加工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将五坐标联动加工刀位轨迹的规划方法移植到四坐标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用端铣刀在自由曲面上进行3轴数控加工,提出了一种系统的刀具干涉检测方法.加工自由曲面时,刀具干涉可能出现在包括刀具驱动面在内的刀具周围任何区域.提出用检测线代替检测面来寻找加工自由曲面时可能出现刀具干涉的方法,可极大地加快检测过程,改善加工精度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产品的几何设计和指导影响加工效率的刀具选择.研究表明,所提的方法和算法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通过表面微观几何形貌仿真,可以预测被加工表面粗糙度,为合理选用切削用量提供科学依据。以常见的球头铣刀、面铣刀、圆柱铣刀为例,研究了铣削表面微观几何形貌仿真建模方法,开发了相应的仿真软件系统。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对比,证明所建立的仿真系统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回转型自由曲面四轴加工的特点,对刀轴矢量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刀轴矢量算法,用垂直于回转轴的平面与刀具运动方向和前导角形成的圆锥面求交,生成刀轴矢量,该算法很好地解决了当曲面法矢在回转平面内投影为零时,刀轴矢量难以的问题,加工实例表明,该算法稳定,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圆柱直齿轮的多轴铣削精加工, 提出一种无干涉刀具路径规划方法. 首先,建立齿轮包络铣削运动模型,准确描述铣刀和工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其次,在齿轮齿廓精确模型描述的基础上,通过残留高度曲线与刀具圆弧的求交,计算出残留高度点;根据残留高度点到刀具圆弧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刀具半径,计算出刀具路径曲线上的下一刀位点;依次递推计算出等残留高度进给下的所有刀位点;再次,以等残留高度刀位点计算结果为基础,残留高度约束下,计算出等弧长进给和等径向进给的刀位点;然后,通过距离法判断刀具与工件是否存在全局干涉,给出刀具不同刀位点对应的刀偏角,局部干涉通过调整刀具半径来避免;最后,通过仿真计算实例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组合曲面NC加工中刀具干涉的类型、特性及其产生的充要条件,阐述了刀具干涉的主要检查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