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无压烧结条件下原位合成工艺对ZrB2/B4C陶瓷复合材料的烧结致密化、力学性能、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密度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烧结温度2060℃,保温30min时,ZrB2/B4C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可达93.2%;材料的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70℃时达到最大值;材料的断裂韧性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时的4.04MPa·m1/2下降到2060℃时的2.36MPa·m1/2.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用压埋法合成块状MgB2超导体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得到的样品的临界温度可高达38.4K,与常规方法得到的样品的临界温度相近。对这种方法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发现烧结温度(Ts)和保温时间(t)对样品的临界温度影响很大。在相同的0.5h保温时间条件下,烧结温度在1073-1123K温区获得的样品临界温度最高。固定烧结温度(1123K),不同保温时间下获得的样品的临界温度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进一步对样品的剩余电阻率比(RRR)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RRR数值的增加临界转变温度下降。这可能与样品内过量的杂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Isobam600AF为分散剂,Isobam104为胶黏剂,采用注凝成型工艺和真空无压烧结技术,通过改进两步烧结法制备了透明氧化铝陶瓷,探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氧化铝陶瓷晶粒尺寸、致密度、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烧结工艺可有效控制晶粒尺寸长大和提高相对密度,进而提高其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在烧结过程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范围时,致密化过程开始,且致密化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降低,在两步烧结1 400 ℃保温3 h时致密化速率达到最快.因此,坯体的致密化过程是非线性的,且具有一个最高致密化速率温度和保温时间点.  相似文献   

4.
利用机械合金化和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Fe73.5Cu1Nb3Si13.5B9非晶纳米晶合金块体磁性材料。采用XRD、SEM和DSC分析了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粉体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热物性参数;利用Gleeble3500、SEM和VSM分析了烧结温度、升温速率、烧结压力、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烧结工艺参数对烧结块体抗压强度、压缩断口形貌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压力的增大和冷却速率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烧结块体的抗压强度;升温速率的增加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使烧结块体的抗压强度先增高后降低;同时,烧结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使烧结块体的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先降低后增加。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质硼粉、镍粉和钼粉结合反应硼化烧结法制备了Mo2 NiB2基金属陶瓷,研究了Mo2 NiB2基金属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的物相转变和尺寸变化以及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烧结温度升高,材料物相逐渐由单质相变为二元硼化物相和三元硼化物相,并且材料的尺寸先发生细微收缩,再在硼化反应过程中逐渐增加,最后在液相烧结过程中逐渐减小;随着烧结温度升高,Mo2 NiB2基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290℃达到最大,分别为1346.5 MPa和83.7 HRA,并且硬质相颗粒逐渐粗化;保温时间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与烧结温度一致,但在保温30 min时抗弯强度最大(1453.3 MPa),保温60 min时硬度最大(83.7 HRA).  相似文献   

6.
牙科全瓷材料的微波烧结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采用微波烧结技术研究了纳米牙科全瓷材料的烧结工艺与性能,结果表明:微波烧结高纯α-Al2O3全瓷在1600℃的温度下保温l0min时,可达到99.0%的相对密度;且与传统烧结相比,其烧结温度降低,烧结时间大幅度缩短,烧结前后晶粒尺寸变化很小.与设计的助热保温结构相结合,可成功地对Al2O3全瓷进行烧结,由此建立的加热系统加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了碳化硅块材,分析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对碳化硅块材的密度、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硬度的影响,并对其高温导热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1800℃,保温时间为5min时,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能够获得致密度为98%的碳化硅块材.与传统热压烧结相比,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碳化硅块材的热导率略低,其主要原因是放电等离子烧结的保温时间较短与烧结样品的致密度略低,且晶界结合性较差所导致.  相似文献   

8.
从现阶段研究情况来看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硬度比硬质合金高,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比陶瓷刀具高,更适合加工淬硬钢与高强度钢。微米和纳米改性金属陶瓷刀具材料是陶瓷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着重讨论如何用微波烧结技术制备超细Ti(C,N)基金属陶瓷,并重点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纳米粒子添加量等因素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以碳化硼微粉作为原料,选用SiC和C为烧结助剂,研究了SiC和C对无压烧结B4C材料的体积密度、硬度、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烧结温度为1975℃,保温时间是30min.SiC和C的质量分数对材料密度、硬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都是先增大后减小.烧结助剂SiC和C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6%和5%(质量分数)时,得到相应的无压烧结B4C陶瓷材料的最佳力学性能:体积密度为2.45g/cm3,维氏硬度为35GPa,抗折强度为240MPa,断裂韧性为3.0MPa.m1/2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m=2n=0.84和1.2为组分,采用热压烧结在1850-1900℃制备出了Mg稳定α-sialon半透明陶瓷。并研究了延长保温时间与升高温度两种方式对Mg稳定α-sialon陶瓷的物相、显微结构、力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这两种方式均能影响m=2n=0.84组分中β-sialon的含量。相比保温时间的延长,升高温度更易导致晶粒长大,特别是β-sialon的异常长大。这些超大β-sialon有利提高断裂韧性(4.8 MPa·m~(1/2)),但严重恶化光学性能。m=2n=1.2在1900℃烧结1小时所得的样品在波长1.8-4.0μm内透过率超过55%。透过率的提高可主要归结为玻璃相的减少。m=2n=0.84在1850℃保温2小时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脉冲反应和程序升温氧化反应考察了Ni/MgAl2O4和La2O3-Ni/MgAl2O4催化剂上CD歧化和甲烷催化分解的程度.结果表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Ni/MgAl2O4催化剂上CD的歧化程度远高于La2O3-Ni/MgAl2O4催化剂,Ni/MgAl2O4催化剂上甲烷分解产生的积炭量是La2O3-Ni/MgAl2O4催化剂上的4.28倍.利用甲烷处理La2O3-Ni/MgAl2O4催化剂后,其X光电子能谱(XPS)的C1s谱中NixC的结合能比Ni/MgAl2O4催化剂高.这证实了催化剂中较高正价态镧的存在,使得还原态催化剂的金属镍表面电子向镧上迁移;还原态金属粒子电子浓度降低,使得催化剂上CO歧化和甲烷分解反应的速率降低,从而使催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积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氧化铝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纳米材料,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文中对这3种方法分别进行叙述,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对纳米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现状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The structure of V2O5-P2O5-Sb2O3-Bi2O3 glass and its state of crystallization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is glass, V and P exist mainly in the form of a single-stranded linear (VO3) n and an isolated (PO4) tetrahedral with no double bond. Partial V and P are connected through O, forming an amorphous structure of layered vanadium phosphate. Trivalent Sb3+ and Bi3+ open the V=O bond and appear in interlayers, so a weak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is connected successfully. Along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Sb2O3 for partial V2O5 or that of P2O5 for partial V2O5,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the glass is reinforced, and the crystallization is reduced.  相似文献   

14.
15.
ZnO—Cr2O3系湿敏陶瓷感湿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ZnO—Cr_2O_3系显敏陶瓷的制备和特性测试中,根据陶瓷的温度和湿敏特性,提出一个感湿反应动力学机理模型。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说明了吸—脱湿的感湿规律。  相似文献   

16.
17.
使用RD-Ⅰ型量热计-微机数据处理系统测量了298.15 K下LiCl在不同组成C2H5OH-H2O、(CH3)2CHOH-H2O混合溶剂中的溶解热.利用Debye-Hückel第二极限公式计算了一定醇摩尔分率下的标准溶解热ΔH∞s.用Pitzer(1980)模型进行了关联.用Desnoyers提出的公式计算盐在水-醇中的焓离子对相互作用参数h12.  相似文献   

18.
用振动分析方法在UHF水平6-31G基组下计算了反应CHE+H2O→CH4+OH的所有驻点的力学数矩阵,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平衡几何构型不同振动的频率和归-化的本征向量的分量,讨论了反应体系的不同振动模式沿反应途径的相关及其变化。计算的数据与实验值取得很好的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三点弯曲法测定了Y2O3-ZrO2陶瓷在动态疲劳条件下的裂纹扩展参数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变增韧陶瓷(3Y)的裂纹扩展参数n及lnB随温度的升高而单调下降,而非相变增韧陶瓷(2Y与6Y)的n值在室温~900℃之间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高于900℃时下降,由此证实,温度对相变增韧陶瓷的弱化作用比强度及韧性变化所表征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0.
采用喷射共沉积法制备了Al-Fe2O3及Al-CuO复合体,Fe和Cu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60%和5.50%.在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由600℃升高到800℃和1000℃,Fe3O4按Fe3O4FeOFe顺序被还原,得到Al-Fe/Al2O3复合材料,其中Fe以Al13Fe4相及AlFe相形式存在.Al2O3粒度为2~4μm均匀分布在基体中.Al/CuO复合体在900℃处理后,形成Al-Cu/Al2O3复合材料.文中对显微结构形成、反应进行的过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