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内需的扩大,相对于逐渐饱和的城市消费市场而言,农村消费市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前提是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水平,而提高农民购买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农民生活水平改善,才能实现人民生活富裕,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丽英 《科技信息》2011,(1):I0413-I0413
当前农民增收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成为无水之源。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民收入尽快提高,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果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同样没有赣南农民的小康就根本谈不上赣南人民的小康。要实现赣南农民的小康,最根本的是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而要使这一判断农民小康与否的核心指标得以实现,赣南应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把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作为一项基本的策略,以实现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最终使赣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本文拟对赣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奔小康的对策进行分析,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余庆县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指导农民生产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总体上要达到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亦在农村,突破点是农民.解决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广辟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只有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才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也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实现小康和保持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局来看,农村税费改革是解决减轻农民负担问题.而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当前农村金融体制的现状很难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育新型农民不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培育新型农民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果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要实现赣南农民的小康,最根本的是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而要使这一判断农民小康与否的核心指标得以实现,赣南应立足于现实充分发挥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把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转移作为一项基本的策略,以实现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最终使赣南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本文拟对赣南农村劳动力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前两年的干旱充分证明了,没有过硬的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业就不可能稳定持续地发展,农民生活就不可能稳步地提高。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搞好新时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仍很薄弱,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生活、促进农村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而农村科普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农村科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具有基础性、长期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建华 《甘肃科技纵横》2013,(10):134-135,21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不兴,农业不稳.水的问题解决不好,农村经济就无法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就不能有效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没有坚实的基础.分析临泽县水利现状及新农村发展中存在问题,通过坚持“四水”统筹,建立配套完善的农村水利,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是经济,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人的建设,没有新农民就不可能有新农村。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水平与日益提高的经济物质生活水平相比,表现较为滞后,这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明显不适应。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够。乡镇文化站作为农村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起着服务农村文化的职能。但是,目前的大多数乡镇文化站绵连资金困难等诸多问题,30%的文化站已经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国家的富强,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就是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调整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社会事业繁荣进步.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农村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该文就农村经济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新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山东发展现状,针对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山东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浅议农民素质对其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质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颇多,农民素质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之一。通过农民素质对其收入影响的分析,提出提高农民素质,进而促进农民增收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庆科技》2004,(4):18-19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明确要求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做报告中指出:解决农业、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  相似文献   

18.
涂瑛辉 《科技信息》2006,(12):314-316
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中,如何处理农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是摆在当前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详实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赣州市农民收入和生活现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3)深化农村综合改革;(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5)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平 《甘肃科技》2010,26(21):24-25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只有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及新农村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发展趋势有足够和明晰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实现预定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能源,对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