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国史记》中的“李勣奏报”虽然是作金富轼为了行的方便伪造的,但具体内容实则为唐高宗成亨年问新罗将领结新罗王的有关占领百济、高句丽故地的战况汇报,所以具有重要的史科价值。通过这份战况汇报,我们可以推细高句丽余众叛乱情况及新罗北进的程度,可以考知安东都护府部分州县名称;可以考知熊津都督府州县名称,从而弥补丁正史记载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韩国跆拳道起源及其发展研究>(上)[1]综述了跆拳道在原始社会中的萌芽和韩国跆拳道经过高句丽、新罗、百济和高丽时代的发展过程,本文将继续综述韩国近代、现代跆拳道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新罗时期的国语诗歌一般称之为新罗乡歌。《处容歌》创作于新罗宪康王五年(公元879年),是25首新罗乡歌作品中的一首,收录在朝鲜半岛古代文献资料《三国遗事》中。《处容歌》所具有的传统价值观念、民俗信仰、生活理念等内容对朝鲜半岛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关于“李奏报”的内容 ,不仅日本、半岛的学者皆信以为真 ,而且著名的中国东北史大家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也认为“李奏报”是真实可信的。但经认真剖析“李奏报”的内容可知 ,“李奏报”只不过是高宗咸亨年间新罗将领给新罗王关于侵占高丽、百济故地情况的汇报 ,因佚失前文 ,于是 ,金富轼认定其是唐朝的公文 ,伪造了一段前文 ,便变成了“李奏报”  相似文献   

5.
关于“李勣奏报”的内容,不仅日本、半岛的学毕信以为真,而且名的中国东北史大家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也认为“李勣奏报”是真实可信的。但经认真剖析“李勣奏报”的内容可知,“李勣奏报”只不过是高宗咸亨年间新罗将领给新罗王关于侵占高丽、百济故地情况的汇报,因佚失前,于是,金富轼认定其是唐朝的公,伪造一段前,便变成了“李勣奏报”。  相似文献   

6.
在唐朝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先后俘获了大量高句丽士兵和普通民众.为了减少驻军的压力,移民内地势在必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唐朝有计划地分批将部分高句丽人迁入内地。唐朝大规模内迁高句丽人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太宗时期因战争的压力强制内迁;高句丽平定后,为了减少叛乱因素和充实内地,大量内迁;玄宗时期高句丽遗民的归化。这些高句丽民众主要安置在河南诸州、陇右诸州,以及安东都护府城傍。  相似文献   

7.
一座城市的兴盛或衰落,除了与地理位置等其自身条件有关外,还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王朝在福建设置了汀州府,下辖长汀、黄连、新罗三县.天宝元年(742年),唐新罗县又被改为龙岩县.今天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的九洲村,历史上的名称为长汀村,曾一度是唐代汀州府治和长汀县治所在地.后来,随着府治的搬离,长汀村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8.
印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 ,是我国丰富灿烂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高句丽的印章文化 ,是我国印章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我国印章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中原印章文化和高句丽印章文化的比较研究 ,从中可以发现 ,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中华特色文化对周边民族地区辐射、影响的广泛和深入 ;同时 ,作为东北古代少数民族的高句丽对中原文化的接受过程也是广泛而深刻的 ,既有主动的吸收 ,也有被动的欣然接受  相似文献   

9.
唐王朝对内迁高句丽人的安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朝讨伐高句丽的战争中,先后俘获了大量高句丽士兵和普通民众.为了减少驻军的压力,移民内地势在必行.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唐朝有计划地分批将部分高句丽人迁入内地.唐朝大规模内迁高句丽人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太宗时期因战争的压力强制内迁;高句丽平定后,为了减少叛乱因素和充实内地,大量内迁;玄宗时期高句丽遗民的归化.这些高句丽民众主要安置在河南诸州、陇右诸州,以及安东都护府城傍.  相似文献   

10.
龙岩与新罗渊源密切,晋太康三年,闽西始设新罗县,其时龙岩为苦草镇并隶属之.唐开元二十四年,置汀州时在新罗口新设新罗县.唐天宝元年,新罗县迁新罗苦草镇,改名龙岩县. 1997年,由于撤地设市,县级龙岩市又回归新罗.考新罗故地,以"新罗"命名的广及古今之闽西.然而时隔 6年,龙岩少数学者提出"杂罗县" 说.笔者通过广泛调查研究,以大量事实论证"杂罗县"说并非史实.  相似文献   

11.
在浙江平阳地区广泛流传着很久以前的有关新罗神的记录。该记录的内容是新罗太子坐船渡海,在前往唐朝的海上溺水身亡。后来传说新罗太子在这一地区显灵,当地的人们建了神庙,把他作为神供奉了起来。元朝朝廷赐了忠义灵济威惠广佑圣王的封号。这些记录被收入在有关平阳的各种地方志和古文献中。在平阳地区有很多和新罗神有关的遗址和寺观,即位于平阳县昆阳镇南侧的新罗山、新罗山山顶附近从前新罗庙的遗迹、位于坡南街的以前新罗庙灵护庙的遗址、在汇头新罗山山麓重建的新罗太子观、在鳌江下厂重建的新罗庙、塘外净念禅寺的太子亭遗址和供奉着新罗太子夫妇像的斋室。今天,平阳的人们仍前往新罗太子观或新罗殿,虔诚地参拜新罗神。  相似文献   

12.
龙岩与新罗渊源密切,晋太康三年,闽西始设新罗县,其时龙岩为苦草镇并隶属之。唐开元二十四年。置汀州时在新罗口新设新罗县。唐天宝元年,新罗县迁新罗苦草镇,改名龙岩县。1997年,由于撤地设市,县级龙岩市又回归新罗。考新罗故地,以“新罗”命名的广及古今之闽西。然而时隔6年,龙岩少数学者提出“杂罗县”说。笔者通过广泛调查研究,以大量事实论证“杂罗县”说并非史实。  相似文献   

13.
千年     
新世纪,新挑战,继去年的〈万王之王〉,〈网络三国〉,〈石器时代〉之后,由韩国圣教士出品的著名图形MUD游戏〈千年〉在中国大陆推出。也许是故事的背景吸引了我--远在千年以前的世界,中国结束了南北朝时的分裂局面,一个统一而强大的黄金时期——宋朝建立了。在此时,朝鲜半岛随着新罗崩溃的同时被高句丽所统一了,此时也成立了高丽王朝。在这种王朝变动的同时,中国在文化与武功等所有方面均面临转换期。与此同时,日本武士在日本本土兴起,成立了幕府。这不正是我梦中的英雄辈出的侠客世界吗?为了共同的理想,一群热血的人走到一起,创造属于他们的辉煌。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五部,特别是五部形成初期的历史,在研究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和高句丽初期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国内学者对高句丽五部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探索,极大地推进了有关高句丽早期历史的研究,但对有关五部的一些问题仍存在较大分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北魏灭掉北燕后,北燕国主冯弘率余众东迁并入高句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高句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高句丽实力的增强,海东原有的均衡被打破。鉴于北魏强盛,高句丽大举南进,最终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三国鼎立新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6.
清代州县位卑而事繁,但政务经费却异常短绌。清代田赋征收中以银折钱的惯行,为州县弥补财政缺口留下制度空间;州县官利用银钱比价,满足了办公之需。时至晚清,中央和直省因赔款、兴学、练兵等而加强对州县余利的攘夺,加之清末州县财政职能的扩张,州县财政再度捉襟见肘。清末的银贵钱贱则给这种脆弱不堪的州县财政致命一击,致使州县赔累不堪。从各省的应对措施和国家的反应来看,清廷似乎无意将此严重问题置于清末财政改革的实践中一揽子解决。晚清财政改革的种种行径,明显是汲汲于统一财权,而对于财政与经济之源和流的关系、税源的培养等诸如此类的本质性问题,则明显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7.
北魏灭掉北燕后,北燕国主冯弘率余众东迁并入高句丽.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为高句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高句丽实力的增强,海东原有的均衡被打破.鉴于北魏强盛,高句丽大举南进,最终在朝鲜半岛形成了三国鼎立新的均衡格局.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以来,有关黄龙府的研究逐渐成为史学家关注的热点,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专门史的著作及各类期刊论文中都有涉及黄龙府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的来看,史学界对黄龙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龙府的名称由来、黄龙府究竟在何处、黄龙府与扶余王城、高句丽扶余城及渤海扶余府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先说一个经典的人物和他的故事。话说红军时期有一位带兵的人,身上总是带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每次打完仗,就往上面添加数字。而且,这个习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消失。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之后,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面,每天深夜都要进行例行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这样的要求当然出自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20.
高句丽王国历史上存在705年,雄踞今我国东北和朝鲜平壤一带,共任28位国王,王陵均在都城附近。高句丽王陵是统治者以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修建的规模巨大的陵墓,以所谓"陵寝"作为推崇皇权和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透过高句丽王陵文化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中原陵墓风俗与高句丽王陵文化的关系,有助于对高句丽王国历史文化的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