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昆仑—秦岭—大别山脉的构造演化、形成时代以及河道变迁的研究,揭示其对中国大陆南北气候区带、景观生态系统和人文地理的重大影响;通过对喜马拉雅气象现象的研究对比,探讨河南伏牛山区河流形成与演化轨迹.  相似文献   

2.
应力事件与浊流沉积的时空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系统科学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生物和气候现象开展综合研究,分析其内在机理的联系.结合当前国际地学前缘的发展态势,认为应力场和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将在揭示灾难性地质现象的控制机理、阐明油气资源的成因与分布的同时,为探讨地壳构造变化提供区域性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指示地壳活动的阶段性,还将有助于恢复地幔-地壳-地貌-水流的系统演化历史.特别是深海浊流沉积的综合研究,可望成为“走向深海大洋”、开展深海地学综合研究的另一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厦门火烧屿地质资源的调查 ,认为火烧屿出露的岩石主要是一套中生代侏罗系下统梨山组沉积岩 .岩石颜色丰富多彩 ,造型奇特 ,纹理千变万化 .地质构造发育 ,大小不等的断层、节理、褶皱、单斜等构造形迹出露较完整而典型 ,易于观察 .岩石景观多姿多彩 ,具很高观赏性 .笔者认为火烧屿是开展地学旅游的理想场所 .在此基础上 ,探讨其地学成因、美学特征 ,提出了保护开发具体景观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目前已知兽类117种,其中重点保护的野生珍贵兽类有29种.这些珍贵兽类按生态地理分布:盆底丘陵地带有10种,其中北方型1种,东洋型7种,南中国型1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种;盆地东北缘中、低山地带有21种,其中北方型2种,东洋型12种,南中国型2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3种,季风型2种;盆地东南缘中、低山地带有23种,其中北方型2种,东洋型16种,南中国型2种,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种,季风型2种.全市已建自然保护区33个,保护区总面积达7 301.53 km2.  相似文献   

5.
有中美德等10多个世界地学权威科研机构的著名地学专家参加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南北深地震剖面试验和综合研究项目,近日在京通过专家验收和鉴定.该项目揭开了喜马拉雅九大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6.
EY-1井地区开展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生烃演化研究属国内首次。基于对EY-1井的石炭-二叠纪煤系的构造—埋藏史研究,结合有机质成熟度测试及分析,运用EASY%Ro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EY-1井石炭-二叠纪煤层及富有机质泥页岩的生烃演化历史。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纪煤层及富有机质泥页岩曾发生了3次的生烃作用过程,海西-印支期,有机质发生一次生烃;燕山期共发生了3次埋藏作用,持续发生两次连续生烃作用;喜马拉雅期,受区域抬升作用影响,有机质停止演进。本区热演化在燕山运动中晚期达到生烃的高峰期,是油气资源快速成藏的主要时期,鄂尔多斯盆地EY-1井附近地区是西部石炭-二叠系油气资源勘探新的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7.
采矿活动对区域地质环境造成潜在破坏.以拉克铁矿区为例,依据拉克铁矿各矿段位置进行分区,通过地质调查评估各区段的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损毁、地下含水层破坏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结果 表明,拉克铁矿区地质环境受采矿活动影响较大.北矿段区、中矿段区和南矿段区表现出明显的地形地貌景观损毁,中矿段区和南矿段区因采矿还孕育了滑坡...  相似文献   

8.
根据早寒武世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为深化对四川盆地基础地质的认识开展相关构造演化研究。通过震旦系顶界古构造恢复,对比分析拉张槽分布范围与各期川中古隆起分布范围,研究了古隆起演化与拉张槽的关系。以拉张槽和古隆起为主体可将四川盆地划分为12个区域。认为川中地区的隆起是伴随着早寒武世拉张槽由隆起转换为凹陷演化形成的,川西南地区在晚震旦世拉张槽隆升剥蚀阶段已具有雏形。拉张槽东西两侧是相互独立的构造区域,印支期(晚三叠世)古隆起与拉张槽具有北东向联合古隆起特征。此后演化特征仍具有差异性,特别是喜马拉雅期至今的演化过程中,川西南地区的隆升幅度远大于川中地区,致使现今构造特征表现为震旦系顶界构造川西南与川中分别位于同一隆起构造的高点和斜坡位置。因此,绵阳-长宁拉张槽对震旦系-下古生界原生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和川中古隆起对震旦系-下古生界古今油气藏的形成、调整和保存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并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等特征, 将太行山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共5个大类, 其中以地貌景观中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石地貌以及水体景观中的瀑布地貌最为突出。结合太行山新生代后的演化发展, 系统地研究该地区夷平面、峡谷地貌、瀑布地貌、岩溶地貌等主要地质遗迹的成因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对提升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太行山形成演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散、多源、异构的地学数据资源的整合集成、交换共享、挖掘利用必须以本体为支撑解决语义异构问题.针对当前缺乏以数据为核心能够支撑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操作处理本体库的问题,提出并开展了地学数据本体的研究与构建实践,并进一步分析了地学数据本体的应用领域和重点发展方向.地学数据本体的实质就是地学数据资源各类特征的本体,通过对地学数据资源内容、时间、空间、形态、来源等方面的概念、实例及其关系的形式化描述,实现无歧义的语义表达与推理,可有效支撑地学数据资源的分类编码、集成建库、语义搜索、关联数据和挖掘分析等应用.未来地学数据本体应进一步加强自动构建更新方法的研究,加快完善地学数据本体库,大力推动地学数据本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