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抓住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组织稀薄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控制上止点着火,获得理想放热规律,在4气门1135型直喷式试验机上取得了经济性和排放性全面改善的效果。模拟的增压试验对不同增压比、气门重叠角、喷油定时及喷孔尺寸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增压比和加大气门重叠角,是柴油机强化燃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通过改变柴油机的燃烧方式,即采用伞形喷射燃烧方式和油膜雾化燃烧方式,实现预混合和近似等压燃烧.在四气门135型及1E230A型柴油机上试验表明,降低燃油消耗率约6g/(kW·h),排放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5单缸柴油机上,针对燃烧室形状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中央突起缩口燃烧室具有较高的涡流和挤流强度并有较长的高涡流持续期,可加快缸内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速度,通过延迟喷油定时,减少了预混合燃烧量,在柴油机油耗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降低了烟度和NOx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速F120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碳粒在不同的火焰条件下形成和氧化的 规律,运用缸内瞬态取样技术和火焰辐射测量技术在该机采用多孔喷射、雾化燃烧系 统和伞喷、预混合燃烧系统时,测取了以预混合燃烧为主和以扩散燃烧为主的两种燃 烧过程中碳粒、氧浓度和火焰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柴油机以预混合燃烧时因混合 气结构均匀和较快的燃烧速度对扼制碳粒的形成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燃烧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35G柴油机上,采用多孔喷油器的传统燃烧方式,分别对不同配比的甲醇柴油机械混合燃料进行了性能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排烟特性。分析了掺烧甲醇后柴油机的燃烧规律及影响燃烧过程和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预混合燃烧方式的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高速纹影摄影及激光多普勒测速技术对伞喷油嘴的喷雾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了与多孔喷油嘴喷束不同的规律,通过在E150型和135型试验机上的伞喷燃烧试验取的示功图及性能参数表明具有预混合燃烧的特点,改善了经济性和排放指标。  相似文献   

7.
结合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均质冲量压缩着火(HCCI)燃烧与缸内直喷燃烧各自优点,提出了气道-气缸喷射复合燃烧方式,并在一台柴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燃烧过程包括二甲醚HCCI燃烧和缸内喷雾的预混及扩散燃烧,但随预混合率的不同呈现不同特征.随预混合率增加,在平均有效压力为0.12 MPa时,燃烧过程由两阶段发展到三阶段以至四阶段,再经三阶段回到两阶段,气缸压力、温度峰值先减后增,NOx排放单调减小;平均有效压力为0.24 MPa,压力、温度、压力升高率和压力升高加速度峰值以及NOx排放均先减后增;平均有效压力增为0.36 MPa时,最低和最高预混合率分别受到喷油泵供油能力和爆震限制,在能实现的预混合率范围内,压力、温度峰值和NOx排放随预混合率增加而单调增加.  相似文献   

8.
直喷式柴油机以其经济性和动力性良好,冷起动性能优良等特点,已大量用于各种汽车和部分轿车上。测取直喷式柴油机的示功图是研究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常用方法。直喷燃烧系统的改进和研制有助于柴油机油气混合过程的合理组织和燃烧过程的优化,也有助于提高柴油机的综合性能。隔热直喷燃烧系统燃烧组织合理,实现以空间混合为主的单油束燃烧模式。但国内外未对采用这种燃烧系统柴油机不同循环间的燃烧过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车用直喷式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采用两种新型燃烧系统,即伞喷燃烧系统和挤流口式油膜雾化燃烧系统,组织均匀预混合气和最佳燃烧,获得燃油消耗率下降5%、烟度和噪声都明显降低的效果。试验表明,该燃烧系统具有实机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使用光学电子显微镜,对比分析了新喷油器和积碳喷油器的喷孔形貌。图像表明:喷油器喷孔积碳后,喷孔出口有明显的不规则积碳,喷孔圆度发生变化,喷孔结构改变;喷孔内部粗糙度增大,有少量不规则积碳。利用单缸柴油机试验台架,分别使用新喷油器和积碳喷油器进行了外特性燃烧试验,分析了燃烧特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喷油器喷孔积碳后,柴油机功率、扭矩下降,小时油耗、燃油消耗率增大,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下降;由于积碳影响雾化质量,导致燃烧状况变差,缸内压力有所下降,同时造成滞燃期增长,预混合燃烧阶段放热量增多,压升率与放热率峰值明显增大,燃烧过程粗暴,排气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以其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和工作可靠性而成为车辆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但其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分析了柴油机排放物中微粒(PM)及NOX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并从机内净化的角度提出了同时控制PM及NOX排放的思路。阐述了从根本上解决柴油机排放污染物的预混合气燃烧技术及未来柴油机的复合燃烧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明了柴油机供油系统中油—汽两相流与不规则喷射的内在联系.分析了不规则喷射产生的机理,并指出在高速小负荷工况下,供油系统中的汽泡是产生不规则喷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涡流室柴油机工作过程循环模拟计算为基础,定量分析计算了S195柴油机各项热力损失所占的比例及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为进一步认识涡流室柴油机热力过程的特点和降低涡流室柴油机燃油油耗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在喷油泵试验台上测定高压油路实际压力波传播速度,论述了在油一汽两相状态下,柴油机喷油系统中高压油管和喷油嘴油道内音速的变化规律,并指出造成高压油路各段音速不同的原因是高压油路内汽泡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15.
对柴油汽车发展的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从技术角度分析了柴油机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喷油泵的电控技术是实现柴油机电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前,预拌混凝土裂缝成了困扰预拌混凝土应用与推广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本文从预拌混凝土组成的角度。对预拌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7.
冷起动稳定着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涡流室式柴油机冷起动稳定着火的可能性 ,指出了达到稳定着火的途径和方法 ,实现了主燃烧室定时定点稳定着火 .稳定着火的实现为把涡流室式柴油机从过高的压缩比中解放出来 ,为进一步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微细通道中甲烷预混火焰传播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微细通道中甲烷/氧气(空气)预混火焰传播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火焰能够在细管中稳定传播的当量比极限,以及在不同甲烷百分比下火焰的传播速度。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甲烷和氧气预混火焰可以在细管中稳定地停留在一点燃烧,并且可以很好地控制其移动;相反,对于甲烷和空气的预混气体,即便环境温度在1 100K以上,也不能在微细通道中得到稳定的火焰。在同一甲烷流量下存在着两个当量比极限。在这两个当量比之间,火焰可以进入细管传播。在较小气体流量下,当氧气过量时微细通道中甲烷和氧气预混火焰的传播速度与宏观尺度下火焰的传播速度基本相当,随着流量的增加火焰传播速度很明显地增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实验研究了在一种专门设计的具有多孔惰性介质燃烧器中预混火焰的燃烧特性.初步结果已经表明,在多孔介质中,热辐射对其火焰结构和燃烧速度有较大影响.燃烧速率比无惰性介质时提高了若干倍,最大火焰温度比普通的绝热预混火焰温度也高许多,火焰稳定性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玻璃纤维(GF)增强尼龙-66(PA-66)制塑料风扇的结构尺寸和减少其蠕变和应力松弛及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转的技术措施。该柴油机塑料风扇比西德的FL511系列风冷柴油机的铝合金风扇有静压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功率消耗低、节能、质轻、噪音小,特别是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