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拉曼(Raman)散射和直流四电极法对热处理温度2400-3000℃的PAN基炭纤维样品进行测试,得到PAN基炭纤维的拉曼光谱与电阻率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关系.用Raman光谱的特征谱线的积分强度比对炭纤维的石墨化度进行了表征,分析了炭纤维的石墨化度对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炭纤维的石墨化度降低,电阻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炭化温度的PAN基炭纤维的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进行测试.基于小角X射线散射理论,利用逐级切线法和材料分形理论中的散射强度法,分别计算PAN基炭纤维内微孔大小、体积分数及微孔表面分形维数.给出了不同炭化温度PAN基炭纤维的微孔大小、体积分数、微孔表面分形维数的定量表征及其随炭化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热处理温度的PAN基炭纤维(PAN-CFs)进行小角X射线散射(SAXS)测试.基于材料分形理论和小角X射线散射理论,计算给出了炭纤维内微孔缺陷的大小、分布及微孔表面分形维数.探讨了纤维内微孔缺陷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炭化温度下制备的PAN基炭纤维的电阻率、乱层石墨微晶择优取向进行了测量,给出了PAN基炭纤维的电阻率随炭化温度及乱层石墨微晶择优取向的变化规律.对这种变化规律从电子结构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C-C原子键上的共价电子向传导电子的转移及结构发展的更完善共同导致了PAN基炭纤维的电阻率随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对高强度及高模量的PAN基碳纤维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高温X射线衍射在位测试,根据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给出了SP2杂化的碳原子层面内的C-C原子键距α0以及乱层层面间距d002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从C原子的价电子结构的角度对上述变化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Raman光谱对日本东丽公司生产的T300、T700、T800和T1000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样品的截面不同位置和表面进行拉曼光谱测试.结果表明,4种碳纤维的拉曼光谱由3个散射峰(D、G和A)构成.用拉曼参数R(ID/IG)表征碳纤维结构有序度,R值的计算结果表明:4种碳纤维都具有皮芯结构;皮芯结构越明显力学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热处理温度为2400—3000℃的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S)的表面元素组成、相对含量以及表面官能团的类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在2400℃以上,炭纤维表面只存在-C-C-结构和羟基、醚键等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PAN-CFS表面C元素的含量不断上升,-C-C-结构含量不断增加,而羟基、醚键等结构的含量不断下降,表面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用同步辐射和 Cu Kα X射线衍射方法对 In1 - x Alx As/ Ga As一维超点阵结构进行对比式研究 .从低角衍射数据求得超点阵的周期Λ ,由 Ga As(0 0 2 )附近衍射数据求得各结构参数 .对两种光源的衍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解释了该超点阵的 Raman散射谱 ,发现在 Ga1 - x Alx As混晶谱中不存在的 2 75 cm- 1 峰 .  相似文献   

9.
用不问配比的石油生焦、B4C.SiC混合磨粉,不加粘结剂模压成型、烧结制得C-SiC-B4C系碳/陶复合材料,在700-1200℃温度范围内对其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抗氧化性能的优劣与B4C含量,SiC/B4C含量比例和氧化测试温度有密切关系,并且首次提出了该复合材料的临界抗氧化温度概念及其影响因数。  相似文献   

10.
用同步辐射和CuKα X射线衍射方法对In1-xAlxAs/GaAs一维超点阵结构进行对比式研究.从低角衍射数据求得超点阵的周期Λ,由GaAs(002)附近衍射数据求得各结构参数.对两种光源的衍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解释了该超点阵的Raman散射谱,发现在Ga1-xAlxAs混晶谱中不存在的275cm-1峰.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04全国第1次经济普查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嘉兴制造业内部30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及与之相关联的撤销赠与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受赠人范围等问题,必须依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得到准确解释。赠与合同采诺成合同说才符合合同法的立体本意,而且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的同时,赋予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权,与实践合同说特殊途同归。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纳入受赠人范围。  相似文献   

13.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麦-黑麦5R/5A二体代换系与6R/6A二体代换系间杂交,观察子二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分析染色体并常行为及其与染色体易位的相关性。由于减数分裂是高等生物形成生殖细胞的时期,因此,是染色体变异的敏感时期,又是将变异传递给子代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落后染色体、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现象会影响染色体配对、交换,对研究染色体易位的形成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哲学指导生活,规范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哲学对社会的指导与规范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哲学的分类也越来越明晰。当前条件下,哲学分为技术哲学与科学哲学两大门类,两者相互关联又有所区别,是哲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当前形势下,探讨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关系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关系复杂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提出动力温度δt概念,并且以此作为计算基本参数建立起绝热,平衡,线性汽化过程的推动力理论计算式,在深入分析沸腾室内实际汽化过程的不平衡,非线性和出口动能损失等影响后提出了有效推动力的计算式,该计算式物理概念明晰,可以指导蒸发器结构的合理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各种影响系数和有关物性参数一并考虑的综合影响系数K的工程计算式,既便于试验研究,又便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以寻求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甘肃省2008—2012年儿童死亡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变化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年龄构成特点及死亡原因.结果表明: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渐呈下降趋势,从2008年的22.78‰降至2012年的16.97‰,下降了58.1%,儿童死亡主要发生在婴儿期;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意外伤害、肺炎及其他先天异常,2008—2012年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死因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顺位已有了明显的改变,肺炎造成的死因已经不再位居甘肃省儿童死亡的前三位,而先天性心脏病死因已然跃居第三,且出生缺陷构成的儿童死亡也呈逐年上升态势.应调整工作策略,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加强儿童疾病诊治、产科质量监管和意外伤害的防范,推动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与早期干预,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进一步降低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不同稻作区蜘蛛群落组成与分布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水稻所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分区系统,按水稻分区研究了蜘蛛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在全国六大稻作区内设82个样点,以水稻抽穗期作一次性调查,所获标本经鉴定,计有21科,74属,163种,优势种蜘蛛8科,12属,26种,稻作区及稻作亚区之间,蜘蛛及其优势种蜘蛛科的变化不大,属的变化明显,种的变化最明显,稻作区蜘蛛及其优势种类群,总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其中种数最多的亚区为“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Ⅱ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最少的亚区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与“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我院体育专业男生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其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了解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开发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程度.以兰州市市区和近郊7个生态旅游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其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兰州市和近郊7个样区植物有236种,隶属于62科;动物181种,隶属于69科;真菌资源较为丰富,隶属12科.兰州市市区和近郊7个生态旅游区植被较丰富,覆盖度较高,物种多样,城市建设和旅游业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对存在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关系处理不协调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301例染色体异常男性的生殖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染色体异常对男性生殖状况的影响,对生殖中心就诊的1483例生殖异常的男性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G显带,必要时C显带后核型分析.结果检出异常核型301例(20.30%),其中性染色体异常227例(15.31%),常染色体异常73例(4.92%),性反转1例(0.07%).结论:男性染色体异常会造成男性睾丸发育不良、生精功能障碍,导致不育、或其妻不良孕产史的发生,影响男性生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