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苦瓜挥发油,蒸馏物用乙醚萃取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三维荧光光谱法进行分析.GC-MS鉴定出25种活性成分,三维荧光光谱确证了苦瓜挥发油的荧光指纹性.提供了一种研究天然产物中挥发油成分的新方法,对于天然产物中挥发油的提取和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蒙药冷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蒙药冷蒿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蒙药冷蒿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从分离出的74种组分中共鉴定出37个成分,所鉴定的成分占挥发油色谱峰面积68.06%.主要成分为(+/-)-1,7,7-三甲基二环[2,2,1]庚-2-酮(10.31%),桉油精(10.05%), 龙脑(8.23%), 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基-1-醇(4.93%),3,7-二甲基-1,6-辛二烯基-3-醇(4.59%)等.  相似文献   

3.
紫花地丁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乙醚萃取浓缩、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紫花地丁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采用GC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共鉴定出21个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71.18%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16.30%),另外有五个化合物含量超过4%.本方法快速方便,重现性好,适用于紫花地丁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4.
分析红枫叶、茎、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考察其生物活性.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挥发油化学成分,考察体外抗病毒作用.共鉴定了99个化合物,红枫叶挥发油中主要有甲氧基苯基肟(28.64%)、甲苯(19.12%)、二十八烷(16.26%)、(Z)-3-己烯-1-醇(8.94%)、十六烷酸(7.08%)、仲丁基醚(9.18%);红枫茎挥发油中主要有二十八烷(16.28%)、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8.00%)、2,4-二叔丁基苯酚(6.75%);红枫果挥发油中主要有1,1-二乙氧基乙烷(16.56%)、甲基环己烷(15.56%)、2-乙氧基-3-氯丁烷(14.79%)、二十八烷(11.12%).红枫叶、茎、果的环己烷、乙醚萃取挥发油对特定病毒有显著抑制效果.红枫叶、茎、果挥发油不同萃取部位成分差异明显,有特定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取朱顶红根和叶中的挥发油并对其挥发油中的成分进行对比.采用常规挥发油提取方法,即水蒸气蒸馏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离鉴定了朱顶红根和叶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1-甲基-4-(1-甲基乙基)环己醇、胡薄荷酮、胡椒酮、1,3-二氧戊环-2-甲醇、偶氮、3-硝基丙酸、乙酸薄荷酯、间氯苯硫酚、2,4,5-三甲基-1,3-二恶茂烷、2-亚丙烯基-环丁烯、1,3-二氧戊烷-2-甲基、3-硝基丙酸*、乙酸乙酯、乙苯、邻二甲苯、邻二甲苯*、1,2,4-三乙基苯、三甲基苯、偶氮二甲酸二乙酯*、辣薄荷酮、(Z)-4-氯-2,3-二甲基-1,3-已二烯等.并对朱顶红根和叶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进行对比分析,为开发和利用朱顶红不同部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取分离鉴定垂果蒜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果蒜芥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首次对垂果蒜芥挥发油进行分离,并结合质谱鉴定出69种化合物.结论:垂果蒜芥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异硫氰酸丁酯(22.37%);丁二酸二异丁酯(4%),1-甲基异氰基苯(15.07%),N,N′-二异丁基硫脲(22.24%).  相似文献   

7.
研究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归-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103个色谱峰,鉴定了6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01%,其中,茉莉酮和β-紫罗酮为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报道.结果表明: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59%)、龙脑(7.94%)、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62%)、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6.56%)、樟脑(6.31%)、α-松油醇(3.82%),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析辅助水蒸气蒸馏法(salt out-assisted steam distillation,SOSD)制备红松壳挥发油,探讨无机盐对蒸馏方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蒸馏时间、固液比、无机盐、磷酸氢二钠的质量浓度、萃取剂等因素对红松壳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红松壳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OSD法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蒸馏时间3 h,固液比1:9(g/mL),盐析效果最好的无机盐为4×10-3 g/mL磷酸氢二钠,在此条件下红松壳挥发油提取率为0.9%,是水蒸气蒸馏法(steam distillation,SD)制备红松壳挥发油提取率(0.64%)的1.4倍。红松壳挥发油成分分析表明:SOSD法提取红松壳挥发油共分析出17种可能成分,而SD提取红松壳挥发油共分析出16种可能成分,两种方法提取结果有9种相同可能成分,如反-α反-α,α-5-三甲基-5-乙烯基四氢化-2-呋喃甲醇、苯甲醛、左旋樟脑、2-茨醇、(1R)-(+)-诺蒎酮、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2-(4-甲基苯基)丙-2-醇、4,6,6-三甲基二环[3.1.1]庚-3-烯-2-酮、3-甲基-6-(1-甲基亚乙基)-2-环己烯-1-酮等,其相对百分含量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
用乙醚萃取、常压蒸馏法对柚子皮低沸点混合物组分进行了提取.采用自制简易分段微量蒸馏装置对所得混合物进行分馏,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分馏组分进行测定.分馏得到两种馏分(极易挥发组分和挥发性组分);挥发性组分中检测出9种成分,主要为乙醚,β-月桂烯、D-柠檬烯等;极易挥发组分中检测出4种成分,主要为乙醚;柚子皮挥发性组分中共检测出了22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62.43%)、β-月桂烯(23.16%)、2,6,11,15-四甲基-十六烷-1,6,10,14-四烯(3.08%).实验结果表明,柚子皮挥发性组分为柚子皮精油,柚子皮是提取D-柠檬烯和β-月桂烯单离香料的良好植物资源.通过改进提取方法,可以简化提取并能除去精油中残留的低沸点提取溶剂,提高主要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高璇  屈恋  赖芳  马丽 《广西科学》2017,24(4):396-400
【目的】利用GC-MS对窿缘桉叶、果实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窿缘桉叶、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水溶性挥发组分。【结果】窿缘桉叶得油率为0.95%(以鲜质量计),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素(38.82%)、α-蒎烯(13.52%)和对伞花烃(12.04%);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物质为(1R,2R,3S,5R)-(-)-2,3-蒎烷二醇(14.75%)。果实得油率小于叶,为0.52%(以鲜质量计)。果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3.07%),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为α-松油醇(25.33%)。【结论】窿缘桉果实挥发油的油相成分中含有大量石竹烯,作为药物原料具有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1.
广西产香茅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确认了其中的39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广西产香茅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月桂烯、橙花醛和柠檬醛。  相似文献   

12.
花梨木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加醋酸乙酯从花梨木木屑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确认出其中的30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结果显示花梨木挥发性主要化学成分为β-桉叶醇,α-乙酸松油酯,2,6-二叔丁基对甲酚,2-甲基苯并呋喃,3-(1-甲酰-3,4-亚甲二氧基)-苯甲酸甲酯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闽楠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闽楠果皮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果皮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从检出的87种成分中鉴定出55种,所鉴定成分占总挥发油量的74.42%,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水芹烯(9.18%)、杜松烯(6.41%)、α-石竹烯(6.23%)、(-)-4-萜品醇(4.47%)、大根香叶烯(3.45%)、异龙脑(3.34%)、(-)-桉叶烯醇(3.28%)、(-)-α-桉烯(3.24%)、1-石竹烯(3.10%)、樟脑(2.76%)、(-)-可巴烯(2.63%)、乙酸龙脑酯(2.61%)、2-β-薄荷二烯(1.90%)、β-榄香烯(1.32%)、绿花白千层醇(1.25%)、1(5)-愈创木烯-11-醇(1.27%)等。  相似文献   

14.
刺槐花样品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延安地区刺槐花挥发油中分离出57种组分,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峰总面积的82.01%;鉴定出其中的成分有醇、烯烃、烷烃、醛、酯、酮等十多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7.40%,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6.74%,醇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5.87%,酯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2.35%。  相似文献   

15.
]以琯溪蜜柚果皮为原料,研究了蒸馏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对蜜柚精油性质及组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提取所得蜜柚精油为黄色澄清液体,具有新鲜蜜柚果皮的特征香气,所得精油理化指标相差不大,均具有良好的品质.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精油进行组分鉴定分析得知:蜜柚果皮精油中的主要成分为d-柠檬烯、β-月桂烯、圆柚酮、吉马烯、香叶醇,新鲜果皮精油中柠檬烯含量最高,占总量的52.37%;其次为β-月桂烯,占26.07%.同时蒸馏萃取法所得精油中圆柚酮的质量分数(8.64%)是蒸馏法的(3.43%)两倍多  相似文献   

16.
用渗漉法获取石油醚提取液,经活性炭脱色得到挥发性成分,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结果表明:提取并分离出17种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4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97.38%;岭南山竹子茎皮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以饱和的烷烃及脂肪酸为主,其中烷烃占6.93%,脂肪酸占78.97%.  相似文献   

17.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速生桉(Eucalyputs grandis×E.urophylla)叶精油,对桉叶精油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并通过气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速生桉精油中的主要成分。结果桉叶精油中1,8-桉叶素相对百分含量为34.84%~40.85%,α-蒎烯相对百分含量为14.44%~39.96%,其它的成分还有:对伞花烃、乙酸松油酯、α-松油醇、松油醇-4等,共有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95%以上,而且色谱行为基本一致。这些指标性成分可以为建立广西速生桉叶精油的质量标准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