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7-28
本课题是“十一五”在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领域的重大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的第二课题,课题的目标是要全面推进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研究。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标准、有机制、有人才的保护规划技术体系。切实促进村镇的规划建设,而不破坏历史文化信息,处理好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0-11
课题针对我国杂粮研究总体水平落后,尤其缺乏系统的杂粮原料加工品质评价指标与方法、加工适用性参数与主要生理活性组分指标系统评价,导致杂粮育种与加工企业对加工原料的选择盲目性大,从而制约了我国杂粮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以解决杂粮加工领域的品质评价与加工适用性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重点突破为主线,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以我国"十五"环境科技发展规划为目标,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技术与策略、水资源保护决策标准和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开发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应用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和组合工艺,完善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等.课题的完成将有力地提高我国水资源和水处理技术应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6-46
“十五”期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新药博士基金”课题,主要针对中药成分分离、心血管活性体外筛选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课题完成后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开展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最能体现“预防为主”环保理念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机结合的直接体现。课题以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地区之一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案例研究区域,开展以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为主要内容的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发展规划环评,探索了针对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规划从决策源头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一整套规划环评中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体系,为我国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和指导,丰富了规划环评的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8-29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保护技术领域,构建古建筑保护技术知识库框架,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古建筑保护技术知识检索,古建筑保护技术多媒体知识检索和分布式检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2-52
中国华电集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于2002年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可资源化烟气脱硫技术2”课题(编号:2001AA527020),课题分为两大子课题:“烟气脱硫用柱状高性能活性焦研究”(编号:2001AA527021)、“移动床活性焦烟气脱硫工业示范装置研究”(编号:2001AA527022)。  相似文献   

8.
“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高原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课题围绕以布达拉宫为代表的高原古建筑的防火问题,进行高原环境下的古建筑火灾安全技术研究,解决了布达拉宫保护维修工程消防改造中技术难题,指导西藏古建筑建立消防安全防范体系,促进了西藏古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课题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高原环境下的古建筑消防安全领域的空白,为布达拉宫的消防改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2-24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产品产前质量安全控制及应急计划标准研究”课题六,本研究重点针对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水稻、花生、食用菌(为香菇、黑木耳、姬松茸共三种产品,下同)中的镉,紧压茶中的铅和海藻产品(为海带、紫菜共两种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3,(5):20-21
该课题针对目前杜仲生产存在的经营模式单一、栽培技术落后等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工业原料林产业化开发,开展杜仲主要活性成分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杜仲树体营养和土壤营养调控技术,杜仲雄花鲜花保鲜技术、杜仲亚麻酸油抗氧化保鲜技术,通过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07,(23):58-58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长江、珠江流域及我国主要湖泊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对策研究”课题之专题“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与典型地区研究(96-911-08-04)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为基础,以“3S”(RS、GIS、GPS)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模型,探索了景观生态学和遥感要素识别技术与方法,并在海河流域、黄河源区、深圳市和成都平原温(江)郫(县)、都(江堰)等典型地区进行了应用研究,为生态环境退化原因分析、生态保护对策制定提供了可操作的管理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生态伦理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伦理学家的视线,已成为一个具有跨世纪跨文化意义的理论课题。但是,比确认这一理论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所采取的学术立场。我们提倡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那是因为人类意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在价值观上,我们无法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假如我们不想放弃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不想回到野蛮蒙昧的原始生活状态,那就不能放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现代生物技术对基因的改造,是人类有史以来改造活动的最高潮。无论传统的伦理、道德、法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科学技术都会义无返顾地前进。  相似文献   

13.
<正>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我国生态保护的核心战略,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自然保护地周边社区居民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体之一。如何协调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社区发展,提升保护地内的居民福祉?这是当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光明日报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周边社区发展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在全国多个省份对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周边社区发展开展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27-27,29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城乡环保统筹技术与对策研究”的课题之一。课题目标为: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源头和过程控制的战略高度,选择快速城镇化区、乡村旅游区和村落聚集区等典型区域,系统开展我国不同区域城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07,(9):57-57
国家863计划“中国大白菜DNA序列数据库构建和开发”课题(编号:2001AA231081),由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参加。这一课题的目的就是启动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大白菜的分子水平研究,目标是为芸薹属作物种质创新提供新的基因资源。经过3年的研究,建立了我国首个大白菜DNA序列数据库,容量为11000序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5):53-53
“十五”期间,北京交通大学电机与电器研究所承担了国家“十五”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的“XL纯电动轿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2”的课题研究(课题负责人为张奕黄教授)。所研制的XL纯电动轿车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满足了电动汽车关于牵引驱动、功率变换、控制、保护以及通讯功能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技术内容 新乡市东风化工厂对我国民间使用的杀虫植物--苦皮藤的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出新型天然杀虫剂--苦皮素乳油.苦皮素乳油田间试验效果良好,能保护天敌,对人畜无害,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该产品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杀虫活性强,具有麻醉、拒食和胃毒、触杀作用,不产生抗药性,且不伤害天敌,理化性能稳定,可用于生产无污染的庄稼、蔬菜、瓜果,而且产量可增产10%~20%.1993年11月经省级鉴定,该项目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在杀虫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30-31
1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育种技术的创新研究,提高我国燕麦育种技术水平;通过选育加工专用型燕麦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提高我国燕麦主产区的生产水平;通过燕麦深加工技术和新型健康食品的研究,延长燕麦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课题实施,使我国燕麦整体技术水平、产业化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推进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和燕麦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1,(1):16-17
本课题来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高气田钻完井安全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我国三高气田安全高效开发的重大需求,从保护公众安全、促进安全生产角度,应用现代风险评价及应急管理技术,建立三高气田钻完井重大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关键技术,解决三高气田安全开发领域的"短板"问题,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很大问题,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与此同时,水价不合理、用水效率低、水污染严重和洪涝灾害等问题也十分突出。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各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对于城市大型工程尤其是地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施工降水如何进行有效地利用也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