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复烤对烟叶香味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选取上、中、下各部位烟叶为原料,采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复烤过程"一润和干燥区"不同温度下烟叶中性致香成分质量分数及其感官质量.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其香味成分受其温度的影响不同,同一部位烟叶各香味成分受温度的影响也不同,但不同部位同类香味物质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一致,其中醇类、氮杂环和酯类受其温度的影响较大,醛类、酚类、酮类和烯类影响较小.当一润工序烟叶出口温度、烟叶复烤干燥区一、二、三、四区温度为47℃,64℃,84℃,53℃,75℃时,上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最高;当其温度为69℃,70℃,67℃,80℃,74℃时,中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最高;当其温度为66℃,72℃,88℃,84℃,72℃时,下部烟叶感官质量评价得分最高.  相似文献   

2.
选取云南地区上部、中部、下部各1个烤烟烟叶,分别在3种不同复烤方式下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烤后含水率均匀性的条件下,临界复烤是可行的;随着复烤加工强度的逐渐增强,总糖、还原糖、香味成分总量下降的趋势越明显;不同的原料在不同叶片复烤方式下感官质量变化趋势不同,应根据原料特性合理选择叶片复烤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密集烘烤过程中不同调制工艺对K326烟叶中致香物质的影响,提高烟叶质量,采用4种调制工艺(A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B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C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D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测定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类胡萝卜素降解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调制工艺对不同部位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的影响差异显著.下、中、上部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致香物质质量分数的最高值分别出现在烘烤结束阶段、烘烤中间阶段和烘烤前期阶段;下部烟叶采用香气前体物质深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调制工艺,中部烟叶采用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高度积累型调制工艺,上部烟叶采用香气前体物质中度转化、致香物质中度积累型调制工艺,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致香物质质量分数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贮存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的影响,以湖南永州BFS和CFS烟叶(品种为云烟87)为原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分析了不同醇化时间(3、9、12、15、18个月)、不同贮存库(机械库、自然库、保湿库)中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重要挥发性香味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还原糖、总糖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总糖的含量降幅最大;(2)在醇化过程中,不同贮存库中的2种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均逐渐增加,醇化18个月后,保湿库中的湖南永州BFS烟叶和机械库中的湖南永州CFS烟叶的挥发性香味成分总量、新植二烯含量最高;(3)主成分分析表明,醇化18个月之后,除了自然库和保湿库的湖南永州BFS烟叶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差异较小,不同贮存库间烟叶的挥发性香味物质的主成分都有明显的差异.综上分析,湖南永州BFS烟叶更适合在保湿库中醇化,湖南永州CFS烟叶更适合在机械库中醇化.  相似文献   

5.
酶法处理烟叶碎片制备烟草浸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烟叶碎片的再利用,开展了中性蛋白酶处理烟叶碎片提取物制备烟草浸膏的工艺研究。优化了pH调节剂、酶添加量、酶处理温度和酶处理时间,优化条件为:pH调节剂浓度为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性蛋白酶的质量浓度为6.0 g/L,酶处理温度40℃,酶处理时间4 h。与对照样品比较,酶法浸膏能改善烟气状态,降低刺激性,减少残留;烟叶碎片提取物中氨基酸质量分数增加了211.1%-316.7%,还原糖质量分数增加了8.0%-8.8%,蛋白质质量分数减少了11.2%-43.0%;且此酶法浸膏中含吡喃和吡嗪环状小分子结构的香气物质质量分数增加了5.5%,高分子醇、酸和烷烃质量分数减少45.5%,尼古丁质量分数降低了5.5%。  相似文献   

6.
打叶复烤主要工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B2F、C3F二个等级烟叶的打叶复烤过程样进行了常规化学成分、香味成分检测及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回潮、润叶和复烤后,烟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烟碱、总氯、总钾和总氮基本无变化;感官评吸主要表现在杂气和刺激减小,细腻度和甜感增加,余味更舒适,但复烤后香气质和香气量有所减弱;复烤后香味成分总量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众多工艺参数对烟叶复烤回潮效果的影响,对堆积的烟叶构建回潮模型,基于模型计算得烟叶在不同回潮条件下含水率,再通过物理实验验证仿真模型。利用单因素试验分析各工艺参数对烟叶回潮含水率影响的显著性,再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含水率有较显著影响的参数,最后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BD(box-behnken design)试验,建立含水率与各工艺参数的回归响应面模型。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研究各工艺参数对烟叶复烤回潮效果的影响是可行的;相对湿度、气相温度和堆积烟叶厚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当相对湿度为85.25%,气相温度为56.18℃,烟叶厚度为70.01 mm,气相速度1.2 m/s和回潮时间(传送带送料速度) 50 s时,仿真结果满足响应指标。研究成果可为优化烟叶复烤回潮工艺,降低能耗,节约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廖锋  秦华  罗怀兵  杨文丰 《海峡科学》2009,(12):61-62,68
烟叶复烤成品烟梗包装温度是重要的工艺指标,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来降低成品烟梗的温度。该文通过对烟梗复烤设备和其它影响环节进行有效整改,以达到降低梗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几个重要工序对烟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并在实验室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卷烟加工工艺过程中储叶的温湿度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润叶后不同储叶温度以及不同烟叶水分对烟草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卷烟加工工艺环节的依次推进,样品中细胞壁物质、淀粉、果胶、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呈下降趋势,而糖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规律性不明显;不同碳水化合物在不同工艺环节前后其含量变化也有所不同;在烟叶水分相同的条件下,淀粉、总糖的含量随着储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储叶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淀粉、纤维素、细胞壁物质含量随着烟叶水分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烟叶叶柄分离复烤加工是提升成品片烟品质的重要技术与手段。通过与整叶加工对比,研究和探讨叶柄分离复烤对叶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分离加工复烤对叶片结构的影响,一是在大中片率基本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降低了大片率,提高了中片率,从感官上看叶片更加均匀;二是提高了烟梗的长梗率的比例。实践应用表明,烟叶叶柄分离复烤加工能够提升烟叶品质,提高打叶复烤生产线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白菜茬、玉米茬、红薯茬和芝麻茬等茬口对烟草的品质影响较大.测定4种茬口种植烟草后的株高、茎围、叶片数、烟草叶面积、化学质量、品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薯茬和芝麻茬烟草田间长势比较好,株高比较高,茎围粗壮,叶面积要远远高于白菜茬和玉米茬;从质量性状来看,红薯茬和芝麻茬能显著提高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并且能降低烟叶含氯量;从施木克值、钾氯比、氮碱比这些品质指数及产量、产值来看,烟草以红薯茬和芝麻茬较好,白菜茬次之,玉米茬最差.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作物茬口对烟草大田农艺性状及烟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草种植过程中,白菜茬、玉米茬、红薯茬和芝麻茬等茬口对烟草的品质影响较大.测定4种茬口种植烟草后的株高、茎围、叶片数、烟草叶面积、化学质量、品质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红薯茬和芝麻茬烟草田间长势比较好,株高比较高,茎围粗壮,叶面积要远远高于白菜茬和玉米茬;从质量性状来看,红薯茬和芝麻茬能显著提高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和烟碱含量,并且能降低烟叶含氯量;从施木克值、钾氯比、氮碱比这些品质指数及产量、产值来看,烟草以红薯茬和芝麻茬较好,白菜茬次之,玉米茬最差.  相似文献   

13.
以盐酸为提取溶剂,通过加热回流对草乌中氨基酸进行提取,确定了氨基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组成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 h,盐酸浓度8 mol/L,提取温度90℃;草乌中含有16种氨基酸,质量分数为7.68%,其中必需氨基酸6种,占氨基酸总量的29.62%.  相似文献   

14.
对雌雄鲶鱼(Silurus asotus Linnaeus)肌肉和皮肤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雌鲶鱼肌肉和皮肤中粗蛋白的质量分数(19.57%、27.56%)均显著高于雄性(16.85%、26.34%,P<0.05),雌雄鲶鱼肌肉中水分的质量分数(79.77%、79.86%)显著高于皮肤(73.00%、73.50%,P<0.05),但雌雄鲶鱼肌肉之间、皮肤之间水分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鲶鱼肌肉和皮肤均含有18种氨基酸,雌鲶鱼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风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18.44%、7.81%、5.87%)显著高于雄鲶鱼(13.02%、5.33%、4.21%,P<0.05),雌鲶鱼皮肤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的质量分数、风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27.81%、5.49%、14.03%)显著高于雄鲶鱼(22.66%、4.75%、10.63%,P<0.05).雌鲶鱼肌肉和皮肤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优于雄鲶鱼,表明雌鲶鱼较雄鲶鱼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5.
卷烟是一类特殊的食品,烟叶是这类特殊食品的原材料。为了减少烟叶的杂气,使卷烟制品吸味好,需将烟叶贮存1~2年,进行自然醇化,而烟叶在贮存过程中会受到烟草甲、烟草粉螟等贮烟害虫的危害,使其成丝率降低,造成严重损失;同时,虫粪、虫尸会败坏烟叶的吸味,引起烟叶霉变,造成间接损失。而我国烟叶一般都是用烟包以堆垛方式存放,贮烟害虫躲在烟垛之中,一般药剂发挥不了防治作用,只能用穿透力强的熏蒸剂才能杀死。  相似文献   

16.
不同部位烟叶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紫外-可见光谱和综合信息处理技术,探寻了一种综合表征烟叶部位内含化学成分整体差异性的新方法.通过采用相关模式识别技术,对上、中、下部烟叶的光谱特征进行提取.研究结果表明:a)波长718~708,420~401,305~296和236~227nm(50nm),综合表现了上部与中、下部烟叶的整体差异性;b)波长735~726,685~676,544~535,310~301,250~241和229~220nm(60nm),综合表现了下部与上、中部烟叶的整体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为掌握云南烟叶钾含量的特征情况,对2004~2008年全省12个烤烟种植区的8727个烤烟烟叶样品的不同产烟区和不同主栽品种烟叶中的钾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上、中部位烟叶样品的钾含量(w,下同)绝大部分在1.0%~2.5%之间,下部烟叶样品的钾含量绝大部分在1.5%~3.0%之间;钾含量的平均值上部为1.63%、中部为1.80%、下部为2.13%.部位间烟叶钾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下部叶钾含量显著高于中部叶,中部叶显著高于上部叶.各部位烟叶样本钾含量在州市间和品种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州间钾含量总体是普洱市、保山市和临沧市相对较高;昭通市、丽江市和楚雄州相对较低,差异达显著水平.云南4个主栽品种烟叶钾含量上部、中部叶是红大和K326显著高于云烟85和云烟87,云烟85和云烟87差异不显著;下部叶则是K326和云烟87显著高于云烟85和红大,云烟85和红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烤烟K326打顶后成熟进程中上部、中部、下部位叶片的1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动态变化.打顶后,烟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迅速下降,随着打顶时间的延长,游离氨基酸含量又略有上升,接着又继续下降,但变化幅度趋于平缓.K326成熟进程中上部、中部、下部叶打顶后不同天数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及不同氨基酸种类间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0.01).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F0.05),而氨基酸种类间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F0.01).  相似文献   

19.
皖南地区烟叶主要物理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皖南地区各烟区的烟叶物理特性,技术人员对2008年皖南优质烟叶的平衡含水率、烟叶厚度、烟叶含梗率、单位面积重量和体积密度等物理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检测和实验,运用EXCEL、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分析了不同地点和等级间烟叶物理性状的差异。结果显示,部位等级的不同会对平衡含水率、厚度、体积密度、单位面积重量产生显著影响,有些指标甚至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而地点的变化也会对体积密度和烟叶含梗率产生显著性影响。该研究为改进皖南地区的烟叶生产技术及优化打叶复烤、卷烟企业制丝生产线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烟草叶片光谱特征及其光谱反射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外置积分球的ASD Fieldspec FR2500光谱仪对烟草叶片的光谱特性进行测定分析,发现烟草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的光谱反射率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其中部位间的差异大于品种间.结果证明,叶片质量差异越大,反射率光谱变化越大.利用叶片的反射率光谱可以预测和诊断烟草生长状况和质量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