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沈伯花 《甘肃科技》2010,26(8):130-132
目前我国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干线公路网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也有长足发展。众所周知,一个功能完善的公路网是由若干条干线公路和许许多多条相互连通的支线公路组成的,就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动脉和毛细血管组成一样。因此,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非常重要,就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现状、工程特点、技术应用和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巍  王智  王永岗 《河南科学》2019,37(9):1489-1495
为了评价区域公路网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从技术评价,交通评价和环境评价三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既有研究成果确立了指标的经典域和节域,构建熵-模糊物元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熵值法和物元模型为基础,采用可拓学中的初等关联函数作为隶属度函数来计算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进而确定各指标的等级水平,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海明贴近度判定各评价等级与标准模糊物元间的远近程度,最后以陕西省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反映区域公路交通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陕西省公路网的评价等级处于"良"和"次"间并偏向"良",公路网现状事故率较低,全省公路节点通达度和路网绿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符合国家所倡导的发展绿色公路、环保公路等相关政策,但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公路网密度提高及交通噪声降低方面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县乡公路规划网络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县乡公路网功能特点出发,提出了县乡公路网的合理发展规模和一种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的县乡公路网网络布局优化方法,并对县乡公路网建设项目划分和等级结构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区域统筹的深化发展,公路在经济发展中承载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路网络建设不仅是决定地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对区域经济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构建公路网综合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各省市的公路网及其社会经济效应进行评价,通过横向比较分析各地公路的建设与使用情况,为各省市合理有效地规划公路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公路网的建设整体上正处于由滞后型逐步向适应型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分析广东省各地区公路网发展现状,建立公路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路网的服务水平和路网密度两个方面选择评价指标,用于指导各地区公路网的调整与建设,促进路网规划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公路运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公路网则为该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系统分析乃是公路网规划的重要途径。公路建设的投资大、周期长,如何利用有限资金,以求区域运输获得高效益,是公路建设中的一个大问题。因此,改善和发展现有公路网,首先是干线公路网,尽快建立公路网规划的评价系统和投资优化模型,是加强公路建设宏观控制和投资方向决策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对于区域路网的规划,采用的主要方法有:专家经验法、数理解析法和系统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公路技术等级、功能差异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传统连通度和模糊连通度的计算方法很难真实反映区域公路网的连通状况.基于公路适应交通量、公路重要度和节点重要度对连通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分别对节点连通度和网络连通度的定义做新的描述,提出区域公路网连通度的计算模型.通过实例表明,考虑连通能力的区域公路网连通度计算模型不仅能真实反映区域公路网的结构性能,而且还可以对节点连通度进行排序,深化了连通度的内涵,有助于为区域交通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公路网规划的特点和国外交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后,提出了建立我国公路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程序以及准则,并以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规划为例进行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公路网规划的特点和国外交通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后,提出了建立我国公路网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程序以及准则,并以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规划为例进行规划环评的指标体系研究,并建立了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佛山市的城市化水平及公路的发展情况,结合佛山市社会经济的特点.对佛山市干线公路网的规划设计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干线公路网的设想与干线公路网建设的筹资方式。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现状,设计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分析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速公路安全事故频发的现状, 为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建立健全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对高速公路安全系统进行评价。通过对安全系统内各指标进行同、反、异三方面分析, 运用集对论确定联系度, 提出集对评价分析方法;基于高速公路安全体系实际情况, 建立惩罚-激励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与集对理论结合, 通过计算联系度, 确定了高速公路安全系统集对变权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呼集高速公路安全系统进行实例评价。结果表明, 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便, 评价结果客观科学, 对公路系统安全评定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是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的重要方面。从浙江农业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实验教学中心的实际情况出发,阐述了实验技术人员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制定了较为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旨在探索出能有效调动广大实验系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绩效考核方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筑养路机械技术水平评价的主要内容,结合目前筑养路机械发展现状及特点,论述了筑养路机械技术水平评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评估专家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影响甚大,但人们对此却重视不够。分析了评估专家素质结构、人员组成等对评估信度和效度等的影响,并就如何充分发挥评估专家在科技评估中的作用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家科技管理中信用机制的引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用就是竞争力 ,科技信用管理是构建国家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信用管理已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迅速成长 ,但是现阶段我国科技管理中与信用相关的管理现状令人堪忧 ,因此应加速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在顶层设计初具规模的框架下 ,探讨建立健全信用体系的有效途径 ,使科技信用管理机制的作用在我国的科技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产评估是当前科技体制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是科技资产评估涉及因素复杂,给评估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提出科技资产评估的不确定因素,对于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评估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Aiming at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of highway engineering in mountainous area of Enshi, Hubei Province, the principles to set up an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hazard are formulated. Then, the integrat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hazard in mountainous area of Enshi is established. In the evaluation system, the first-level evaluation indices are geological development degre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damaging power, whereas the second-level indices including key factors affecting main kinds of geological hazard. Meanwhile, the borders of indices are determined. At last, the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 is adopt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hazard in mountainous area of Enshi.  相似文献   

19.
从国家层面上构建科学发展指标评价体系。该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坚持既反映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又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既充分反映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监测阶段性问题的总体思路。指标评价体系由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和风险管理等四大类一级指标、十五类二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20.
 基于网络信息体系在对抗性实战环境中面临的打击情况,研究了火力打击和网络攻击强度等级划分的标准、网络信息体系战时生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提出了节点和体系两个层次评估相结合、以提供服务的情况为结果的战时生存能力评估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