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阿根廷是美国赞扬的金融自由化典范,银行证券业向外资开放的力度大,但其爆发金融危机造成的破坏也格外严重。阿根廷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特别是与金融开放和资本市场自由化密切相关。阿根廷吸引跨国银行投资,对本国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资本外逃给民众存款造成了重大损失。中国应积极吸取阿根廷的教训,慎重对待外资收购、兼并和MBO,特别是"入世"后银行证券业的开放,更好地维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几年,受全球经济金融变局、新冠疫情以及阿根廷自身局势动荡等多重因素影响,阿根廷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愈加严重,历史上曾发生过的货币危机、金融危机以及经济危机交织上演的局面似又重现。2023年11月,极右翼领导人米莱当选阿根廷新一任总统。米莱上台后采取了多项激进改革措施,并计划在未来对经济实施全面美元化。  相似文献   

3.
孟丽 《安徽科技》2002,(8):32-33
在新科技革命和跨国公司迅速扩张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与金融等诸领域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大大加深.理论上说,这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更优配置必然使各种类型的国家从中受益.但经济全球化不会自动带来财富分配的全球化,也不会自动改变目前"资本流向全球,利润流向西方"的格局.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一体化.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负面效应以及发展中国家为克服这些负面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金融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一柄"双刃剑",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同时带来了巨大风险,我国面对金融全球化,如何趋利避害?文章分析了金融全球化带来的利弊,并提出一些应对风险的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刘晓君 《科技潮》1999,(12):68-69
歌德曾说过,概念与情感的自由交流跟工业产品与农产品的互换一样扩大着人类的财富,满足着人们普遍的富裕需求。在这位多才多艺的先哲的教诲下,思想和产品已成为一个波及全球进程的重要因素,只不过这一进程在今天被称做"全球化"。全球化已经成为90年代最时髦的口号: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市场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在过去50年,特别是近10年以来,我们目睹了世界贸易明显自由化、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开放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地球仿佛真的变成了"地球村"。  相似文献   

6.
江涌 《世界知识》2012,(4):56-58
不久前,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在美国国会扬言,美国可以利用埋伏在中国的同盟军,内外合力"扳倒中国"。随着经济金融化、全球化的发展,美国经济愈发空心化、虚拟化,华盛顿与华尔街愈发倚重美元及美元资本,玩转世界,获取收益,过着寄生生活。多年来,美国利用虚拟经济,渗透、控制中国实体经济,稀释、劫掠中国财富,向中国转移风险、转嫁危机。中国金融边疆防备空虚,漏洞百出,或将成为被袭击、被扳倒的薄弱环节。从"虚拟"起家、发家经济金融化、全球化导致美国经济空心化,虚拟经济超过实体经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比重只有10%多一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频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文章从危机理论出发,探索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认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是金融企业应对金融全球化、金融行业竞争加剧、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开拓农村金融服务新领域为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提高居民的金融素质是金融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钟娜 《科技资讯》2011,(2):214-215
2010年11月欧盟公布贸易政策文件,勾勒出了未来5年(2011年至2015年)欧盟贸易政策的走向。欧盟新贸易政策既保持了政策的连贯性,又凸显了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欧盟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宏观政策目标。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欧盟新贸易政策的推行将对其主要战略伙伴,特别是中国,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必会进而影响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频发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文章从危机理论出发,探索金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认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是金融企业应对金融全球化、金融行业竞争加剧、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开拓农村金融服务新领域为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提高居民的金融素质是金融深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安全问题已日益突出。从各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较深入地剖析经济一体化的原因、特征、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和日增的国际金融风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金融安全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并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构筑金融安全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普京对私有化腐败的打击与俄罗斯经济复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京执政后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特别是惩治私有化过程中的严重腐败,采取措施打击金融寡头的违法掠夺,促使俄罗斯长期萧条后出现了经济复苏。从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俄罗斯新型权贵寡头崛起的过程,可看到前苏联党政官僚和企业经理的蜕变,还有西方产权理论和改革药方的误导,是私有化中滋生严重腐败的重要原因,普京惩治腐败未能解决深层次矛盾,未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走向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治、经济等危机在贸易网络中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分析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结构及其危机传播路径,有利于各国规避贸易风险,优化原木贸易结构。【方法】综合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靴襻渗流仿真模型,首先分析2018年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然后仿真分析不同情境下各国发生贸易危机时对全球原木贸易网络的影响。【结果】全球原木贸易网络整体关系松散,局部关系紧密,不同国家的中心度有所不同,核心国家的“抱团”现象使得网络中“俱乐部”效应明显;不同国家发生贸易危机时对网络的影响总体上可分为“快而广”“快而窄”“慢而广”“慢而窄”4种类型。原木进口依赖型和出口依赖型国家在危机传播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前者表现出较强的危机影响力。一国的危机影响力不仅取决于该国的网络结构,还与其贸易结构相关。靴襻渗流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原木贸易网络中的危机传播过程,且不同阈值下,危机传播过程较为相似,但对网络的影响程度不同。通过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原木贸易网络的影响分析可得,一国对原木贸易依赖程度越高,受危机影响的程度越大。【结论】各国应从全局的视角出发,着力构建更为稳定的贸易关系,不断降低对单一国家的原木贸易依赖,从而分散风险,优化全球原木贸易网络。  相似文献   

13.
全球经济危机让发达国家“元气大伤”,但反过来又增强了国内企业对发达国家市场的谈判能力,推动了国内企业更高水平上利用国际资源,形成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了全球危机后发达国家市场发生的变化,介绍了针对这些市场变化,国际企业应采取的一系列应对策略,最后提出了对国内相关企业有益的启示和策略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及其影响是带有全局性的。本文通过金融危机对本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江西省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加快实现在中部地区崛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强化,国际服务外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和分工方式,已经逐渐变成为一种经济模式。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重要参与方,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中发展迅速。对我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状况及其优势、劣势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为全面发展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中实现更快的经济增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问题。鉴于此,探讨了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内容及其与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析了我国的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发展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从资本发展的当前新阶段——资本的全球化时代的视野下观照美国正在爆发的金融危机,分析了资本发展的新阶段引发危机形成的新因素,并从其本源上指出了危机的爆发仍旧源自于资本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同时对危机的治理和危机后时代进行了客观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影响,介绍了中国政府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和金融危机下的中俄贸易走向。认为:金融危机使高度外向型发展模式的中国外贸受到重创;作为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俄罗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未来中俄两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将越来越大,任何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都会对另一国产生影响,加强中俄战略性经贸合作将使两国尽快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是大势所趋,加强中哈经贸合作成了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必然。回顾中哈两国建交十七年的发展历程,双边经贸合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且双方较为满意的成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强中哈双边经贸合作对哈方而言是一个双赢、互惠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