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瑟夫·阿伽西完成了首部科学编史学专著《论科学编史学》,并用科学史案例证明波普尔方法论证伪主义能较好地指导科学史实践。立足于阿伽西科学编史学和科学史著作,结合其理论与实践,考察阿伽西早期证伪主义科学编史学。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史应接受新的批判科学哲学指导,批判当下受归纳主义和约定主义影响的科学史研究,提出证伪主义批判理性作为方法论原则。科学史的目标是更接近科学和历史事实,并提供有趣、生动的历史。阿伽西早期证伪主义科学编史学体现出批判性史学的独特性,开启了一种分析批判的视角,为科学史研究开拓了范围广泛的问题领域,对后来的科学史研究来说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开拓意义。在科学史研究国际化趋势及多元化路径趋势下,仍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方科学史编史思路存在着连续论和革命论之争。然而,在不同编史纲领下工作的学者却几乎一致性地从有关数学与实验的当代理解出发,整理解读古代科学文献。这种对概念工具所预设理论前提的忽视,会让研究者将自己的默认理解不自觉地投射到历史研究当中。因此,结合古今不同的形而上学背景,澄清数学与实验具体含义的历史变化,有助于古代科学思想的重新激活。这一激活工作能在更深的层面上推进革命论者的史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关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间的关系受到了来自科学哲学家与科学史家的关注,二者的关系也是科学编史学领域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从科学史家的角度来看,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二者之间隔着一道鸿沟。通过考察以科学家法拉第为对象的科学史作品,从证伪主义研究的案例出发具体地分析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作用、影响、意义以及局限,可以认为科学史作品都在其作者科学哲学立场的影响下完成,这种影响抑或是明晰的抑或是潜在地,基于不同的科学哲学立场,写出的历史都是历史的一个侧面,都是"真实"历史的某种简化、理想化。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科学史、博物学文化、视觉文化、图像史学、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等学术探究几乎同时用于古代美术作品的研究,其中博物学视角的分析具有独特性和基础性,这要求研究者通晓历史和地方性知识,充分利用现代自然科学之分类学、生态学知识对作品进行基本的“识图”描述,揭示当时当地人的“生活世界”场景和认知水准,进而讨论其文化、历史、政治含义等。清代宫廷留下大量博物题材绘画及相关档案材料,对它们进行博物学细节和地方性特征的分析,在现在看来非常有必要。清宫绘画在继承汉文化、融合满洲文化以及反映中西物质和文化交换方面均具有显著的博物学特征。这些清宫绘画案例的实质性分析将为古代美术作品的博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极具前景的可能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对科学编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阐述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两大学术成就之一。其代表人物关于科学史层次划分的思想对科学编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它为探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内史与外史的关系创设了新的理论平台,而科学发展的合理性模型的构建为科学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历史分析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6.
米库林斯基与科学编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库林斯基是苏联科学史的带头人,在科学编史学领域既汲取借鉴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又不拘泥于他们所设定的框架.他所倡导的综合论研究路线摈弃了绝对对立的观念,在追求"真实的历史"与"重组的历史"之间、内在论与外在论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是对西方科学编史学的一种超越.他提出的重新理解科学史的思想在认识论和价值论方面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科学史研究中的集体传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学的领域中,集体传记的研究方法已成为标准的研究方法之一。同样地,在科学史中,应用集体传记的方法也带来了一些很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而且,这种研究方法与定量化和社会学性质的历史研究亦有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科学编史学的视角出发,回顾了集体传记方法在科学史中应用的历史,分析讨论了国外若干有代表性的科学史集体传记研究工作,并总结了这种方法在科学史研究的具体应用中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恩作为20世纪著名的科学史学家,他的语境论科学编史学由科学史学科的语境性(contextuality)、科学史研究的主客观语境条件、科学史研究的语境方法构成,这是非常独特和深刻的.他的语境论科学编史学对当前科学史基本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史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问题上,康吉莱姆在坚持巴什拉的规范史立场的同时,又强调了理论史与概念史的差异,进而主张科学史是宏观非连续性与微观连续性的复合。新旧科学之间的这种关系,无法在巴什拉式的认识论断裂框架内得到解释。由此,康吉莱姆提出"科学意识形态"的概念,意在给予那些"被放逐的科学"以恰当的认识论地位。科学意识形态与科学编史学的各种传统立场都保持了距离,在历史认识论的层面上实现了"规范"与"历史"的统一,成为理解康吉莱姆独特的"反-反-辉格史"的进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关于科学史研究走向综合,科学史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就如何实现综合还没有统一可行的方法。自然科学研究的语境化,科学史研究本身的语境化,科学哲学与SSK等研究的语境化,史学理论研究的语境化四个方面,阐明了科学编史学综合化的必然性,表明科学史研究必将走向语境论的科学编史学综合,这也将成为科学史研究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史研究的不同阶段,许多来自其他领域的思潮、学说和观点,不断地影响到它的发展,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的不同,使得其不断以新的形式,体现出新的视野、新的内容、新的解释和新的寓意,科学史学科也因此而不断发展。在国际背景中,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都是近些年来颇有影响而且发展迅速的学术思潮,在包括科学史在内的许多领域中表现出生命力。就中国科学史而言,虽然已有少数相关研究,但在国际范围的科学史领域中,尚未成为学术主流。本文将从科学编史学的立场,就这些思潮对于中国科学史研究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意义进行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教学在哲学系比较尴尬,要提高它的地位就需要选择一种恰当的编史学纲领。现象学-诠释学的编史学纲领是已有纲领中最适合的,它能够给出科学史的基础,按照科学自身的方式来显示科学,把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看成是"科学世界"的形成和转换,并展示出科学与人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史:走向新的综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科学史家们是否需要通过一场新的综合穿越内史与外史之间、思想史与社会史之间的种种壁垒,突破现行科学观与科学史观的限制,有意识地为二十一世纪科学史研究开拓出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提出此一问题是本文之宗旨。作者还从(广义的)科学编史学(包括科学史史、科学史哲学与狭义的科学编史学)角度就此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希藉此敦促同仁更多地关注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库恩一直强调他作为历史学家的身份,并认为自己"既搞科学史,也搞科学哲学"。库恩强调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之间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并需要进行合作的整体性思想。库恩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关系上的独到见解,凸显了他从科学史中呈现科学形象的独特的方法论视角和观点;他既不同于他之前的科学哲学家又不同于一般史学家的观点,使得他遭到来自双方的批评并引起诸多争议。库恩看起来部分像历史、部分像哲学的主张,使得他更像是"欧洲派的史学家,美国味的哲学家"。虽然库恩强调社会历史因素对科学发展的重要影响、主张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研究科学发展等思想,已为许多学者所接受并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也导致历史主义学派对科学"历史的再现"研究工作的兴起和发展;但是,库恩的科学史学观,在科学史家中并没有真正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也没有实质性的深刻影响。库恩的科学史学观,看似矛盾、实则谨慎而深刻;彰显库恩这方面的思想及其深刻性还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史学隶属于历史学;历史学语境中的科学史学破除了传统科学史学对科学文本的迷信而走向社会文本,使科学史学分裂为内史与外史,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史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同时也引发了科学史学的非科学化倾向;科学史学应当充分利用自己在理论和方法方面独特的科学与史学两栖资源优势,直面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等尖锐复杂的历史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问题,在历史学语境中更加深刻地反思包括科学史在内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史、人类学与"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科学编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科学史研究方法的探讨。本文站在科学编史学的立场上,分析人类学中“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对科学史研究的启示,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讨论对这种方法的借鉴和引入可能给科学史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改变,以及这种借鉴的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7.
巴什拉是当代法国新认识论的最主要代表.他的科学认识论主要是通过反思科学史来认识理性问题,认为科学史是由一连串的"认识论断裂"构成,必须克服"认识论障碍"才能达到对科学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8.
化学史:从历史的化学到历史中的化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化学和历史的关系为轴线,从化学史自身的发展考察了化学史学史,提出化学史经历了历史的化学、化学中的历史、化学的历史和历史中的化学四个形态,勾勒了化学史远离而后又冲击并汇入科学史主流的过程,文章亦旁及其他化学编史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古籍中摘录出科学史料予以分析,而多置非科学因素于不顾,很长时期是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惯用方法。从方法论看这属于笛卡尔传统分析研究法的不恰当使用。在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分析法受挫后,马斯洛提出了具有博物学方法论特征的综合研究法。其做法对完善科学史研究法有启发,但类博物学方法论不足以彻底弥补科学史传统分析法的不足。结合研究实践的深入分析表明,综合研究法、传统分析法与系统论研究法相互协同,足以构成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史研究新理念、新方法。以常见的古籍与人物研究为例,阐述了新研究方法的具体用法及其优势与可行性。新研究法具有合理诠释复杂历史问题的功能,完全适应全面传承与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20.
以"中性流发现"事件为例,分析皮克林的编史思路.指出皮克林力图建构一种新的科学形象,即从实际的历史情景出发,以微观解释学的角度,对通常被认为无可争议的原始资料进行不断的怀疑、审查和批判;以开放的态度对待科学史上通常被认为已经结束了的争议问题,从而达到对科学活动过程和基本概念形成过程的重新认识.他因此也形成自己的批判编史思路,此种思路对当今的科学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