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20世纪法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康吉兰的思想价值仍在不断地发掘中。以前的研究,大都将康吉兰置于法国的认识论传统中,在视野上往往受到欧陆—英美哲学阵营分化的限制。本文将从哲学交流和对话的语境来凸现康吉兰的思想价值:一方面,康吉兰的科学哲学将巴什拉的认识论思想付诸生命科学的研究,发展并修正了巴什拉的思想。在这个方面,他打破了实证主义的进步叙事。另一方面,在对库恩的批判中,康吉兰坚持了一种认识论立场,并与相对主义保持了距离。康吉兰的科学哲学包含着两个哲学阵营之间的批判性对话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巴什拉是当代法国新认识论的最主要代表.他的科学认识论主要是通过反思科学史来认识理性问题,认为科学史是由一连串的"认识论断裂"构成,必须克服"认识论障碍"才能达到对科学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3.
对科学实在论长期而有力的挑战来自于科学史探究。悲观归纳论者指出非奇迹论证将指称的实在性和连续性作为理论近似真标志的观点完全违背科学史。当代实在论者运用局部化策略,通过回顾科学史指出过去成功理论中近似真的部分继续为实在论辩护,但他们的"惨胜"为反实在论提供了新的论据。斯坦福进一步提出历史明示策略,通过全面的科学史研究支持其反实在的均变论主张,认为科学共同体最终抛弃当前最佳科学理论,选择后来构想出的全新理论的巨变不会停止。但反实在论者对历史主义策略的依赖以及避免走向激进的举措,也使其只建立起狭隘的合理性和进步性观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间的关系受到了来自科学哲学家与科学史家的关注,二者的关系也是科学编史学领域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从科学史家的角度来看,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二者之间隔着一道鸿沟。通过考察以科学家法拉第为对象的科学史作品,从证伪主义研究的案例出发具体地分析科学哲学对科学史的作用、影响、意义以及局限,可以认为科学史作品都在其作者科学哲学立场的影响下完成,这种影响抑或是明晰的抑或是潜在地,基于不同的科学哲学立场,写出的历史都是历史的一个侧面,都是"真实"历史的某种简化、理想化。  相似文献   

5.
知识生产形态初探--兼论科学史论与科学认识论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史是科学分识生产的历史,它离不开人类最基本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咱。同物质生产相对应,科学知识生产可分为采集型、模仿型和制造型三种形态。科学史(含学科史)由此表现采集、模仿和制造三个不同阶段的依次更替及其相互渗透和包容的过程。从这一视角研究科学史,突破了纯粹经验描述式或单一逻辑演绎式的科学史观,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科学史与科学认识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学隶属于历史学;历史学语境中的科学史学破除了传统科学史学对科学文本的迷信而走向社会文本,使科学史学分裂为内史与外史,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史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同时也引发了科学史学的非科学化倾向;科学史学应当充分利用自己在理论和方法方面独特的科学与史学两栖资源优势,直面科学主义与历史主义等尖锐复杂的历史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问题,在历史学语境中更加深刻地反思包括科学史在内的全部历史.  相似文献   

7.
文章站在科学社会和文化史的立场上,探讨了科学漫画史作为科学史研究的意义,主要梳理了老上海时期大众刊物中的科学漫画史料,结合了科学传播史以及视觉文化等相关观点。以探讨20世纪20—30年代在大众刊物中科学文化所呈现的多样性。作者认为,在老上海时期的大众刊物中,科学的形象是具有多样性的,科学漫画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支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进步与建构是法国科学哲学的三个核心主题。历史要求科学哲学必须将认识论和科学史结合起来;这种结合进一步要求科学必须在历史中展现其进步历程,进而,科学理性就成为了一种历史理性,而非无时间的逻辑结构;建构要求知识和事实必须在本体论的层面上理解,它们都是具体的实验过程的情境化产物。这三个主题彼此联结,共同塑造了法国科学哲学的历史认识论和局域认识论特征。  相似文献   

9.
米库林斯基与科学编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库林斯基是苏联科学史的带头人,在科学编史学领域既汲取借鉴了西方的研究成果,又不拘泥于他们所设定的框架.他所倡导的综合论研究路线摈弃了绝对对立的观念,在追求"真实的历史"与"重组的历史"之间、内在论与外在论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是对西方科学编史学的一种超越.他提出的重新理解科学史的思想在认识论和价值论方面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思潮中的科学实践哲学:进路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强调认识论与经验科学之间的连续性,在个体与社会认知维度之后,新兴的科学实践哲学也正是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通过实践透视丰富的科学活动。而面对自然主义的规范性问题,目前的科学实践哲学则强于解构而疏于建构。  相似文献   

11.
陈首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29(4):50-56,73
分析海外现代中国研究视野中的科学技术角色,将有助于启迪现代中国科学史研究的思路,并检讨现代中国社会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进路。本文通过解读这一领域中的部分非科学史文献,指出海外中国学家在"科学-现代化"、"科学-文化"、"科学-政治"三种分析视角下,分别刻画出了作为现代化元素、异质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科学角色。但是,由于这许多研究仍将科学预设为理性、进步、正义的化身,并将其视作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单质性、不变性的动力,因此他们无法为我们呈现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建制与科学威权在中国遭遇的历时性建构过程,也无法讲述一个脱离了西方文化场景的科学,在中国本土化、地方化、情景化的复杂故事。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史学是以科学史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本文针对科学史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存在的模糊问题,从理论上对科学史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探讨,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界定了科学史学的研究范畴,以期厘清科学史学与科学史的关系,提高科学史学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埃德加·齐尔塞尔是20世纪奥地利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反这个学派其他成员用非经验方法研究科学和忽视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的做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现代科学的根源问题,提出了科学史上著名的"齐尔塞尔论点".齐尔塞尔强调经验研究在社会历史发展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界发展本质相同,都有规律可循.从此意义上而言,齐尔塞尔才是一位真正的经验的逻辑经验主义者.  相似文献   

14.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山茂接受了东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在中国·日本的科学技术史、二战后的科学社会史、大学史等方面都有很多著述。著文追述,一方面,通过中山茂的思想与研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东西方科学交流与碰撞的历史过程及其特有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山茂在近代日本科学的社会史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于中国科学史未来的研究走向会产生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国生物哲学家特库姆塞·费奇挑战了心灵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所坚持的衍生意向性的一元论主张。他站在非适应主义的立场上创造性建构了"纳米意向性"理论,以此解释无法还原为物理作用的下行因果关系的真核细胞层次上的组织作用,尝试从功能和发展的阶段来描述心智的进化轨迹,即"纳米意向性-复合意向性-微观意向性-序列意识"。尽管费奇的纳米意向性对克服进化认识论适应主义路向的弊端进行了有益尝试,但仍存在概念和方法上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自然科学史是属于自然科学各学科、哲学、历史三者的边缘科学。在十八世纪以前,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仅限于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科学家在“业余”之暇收集整理一些本学科发展的史料。从十八世纪起,科学史开始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一些专题性科学史著作相继问世。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科学史进入成熟时期,其标志是科学史从附属于各学科的学科史和专业史的研究,发展到综合科学技术史的研究。1837年英国的惠威尔在总结欧洲各国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发表了《归纳科学的历史》,这是第一部综合性的科学史专著。1892年法兰西学院正式设立了科学史课程,由国家任命了第一位科学史教授。以后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莫斯科大学、京都大学等一些著名大学相继建立科学史研究机构,招收科学史研究生。1913年第一本国际性科学史杂志Isis创刊。1929年国际科学史学会成立。至此,自然科学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一门独立学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科学史在世界范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对科学编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系统阐述是历史主义学派的两大学术成就之一。其代表人物关于科学史层次划分的思想对科学编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它为探讨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内史与外史的关系创设了新的理论平台,而科学发展的合理性模型的构建为科学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历史分析的基本工具。  相似文献   

18.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1):101-105
法国哲学家康吉莱姆不仅在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有着重要的地位,关于技术问题也有着深入而独创性的思考。康吉莱姆的技术观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技术先于科学,通过重新解读笛卡尔,指出人类通过技术、工具等展开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缺陷的活动,总是容易出错的活动,但这些错误反而引导人们进一步展开科学的理论认知活动,从而才得以形成各门科学中的知识与真理;其次,技术源于生命,通过技术制造出来的工具和机器可以视作一种人为的器官;再次,技术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乃是人作为劳作的人的根本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9.
决定论思想是软计算在认识论而非本体论层面上所采取的一种求解问题的有效工具与手段,软计算的推演过程同样严格遵循因果性和规律性的公理法则;软计算反对一切形式的严格决定论(机械决定论)、非决定论与反决定论,它所坚持的是一种科学的、有原则的决定论;决定论思想是软计算在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与粗糙性等不确定性和非精确性问题时坚持科学实在论立场的可靠支撑;软计算为决定论思想在当代新兴科学领域之中的影响力扩张与地位巩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依托。  相似文献   

20.
保卫实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存在是自然辩证法的认识论基础。后现代哲学和后现代科学哲学否定客观实在的认识论纲领,引起站在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立场上的科学家的愤怒,也使一些科学哲学家重新思考实在在认识论上的基础地位。本文主张,否认科学认识的基础是实在,必钭导致以主观的文化取向取代科学独立地位的严重后果。这是历史的倒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