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缘起:一条微博引发的争论:国宝地动仪原来是“赝品”2010年11月28日,网友闫涛发微博称,国宝级的张衡地动仪,是上世纪50年代才造出来的“古董”——中国博物馆学家、中国古代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古书描写的196个字,结合英国科学家的地震理论,设计发明了这个张衡地动仪,由于选进了教材,国人都以为是东汉货色。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在复原研究地动仪时,袁宏的《后汉纪》中的相关内容应作为首选文献,而《后汉纪》提供的信息表明,张衡的地动仪很可能原理正确,但反应失灵。通过对历史上“京师地震”和“陇西地震”文献记载的分析,进一步否定了用公元143年陇西地震来测试地动仪的可能性。在科学史模拟试验和复原研究中,文献与模拟试验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奈的张力关系,其可靠性与所研究问题的学科属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张衡地动仪文献蠡读--对地动仪功能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地动仪的有关文献进行分析,证明<后汉书·张衡传>中有关地动仪的记载(结构方面的内容除外)与其他同期的文献不能很好地衔接.考察地动仪及其设计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流传情况,可以看出古人对地动仪的质疑早已有之,而且越来越明显与强烈.关于地动仪的所有文献信息不出范晔所记,亦使之成为一条孤证.研究表明,张衡研制地动仪的史实勿容质疑,但限于东汉的科技发展水平,该地动仪并未达到设计初衷,因此渐被世人所遗忘.然而张衡的设计思想有其科学与合理的一面,是人类历史上系统研究测震仪器的第一人,其在科学史上的崇高地位即体现于此.  相似文献   

4.
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前半部探讨了张衡地动仪功能测试的背景,并分析了历来主要各家对张衡地动仪的评述。后半部分,对张衡地动仪的感震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地面层P、S、R三类地震波循序演变的新认识。此外,还评述了我国近60年某些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论文。从而肯定了张衡作为世界地震仪的最早发明者的崇高地位。又指出:某些人不吃透张衡地动仪设计思路,贸然提出任意增添部件的设想,却以“复原张衡地动仪”为名,发表论文,有损张衡声誉。  相似文献   

5.
冯锐及其课题组对张衡地动仪的复原设计目前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冯锐复原张衡地动仪的主要创见的基础上,就李志超、王鹏飞、李强等对冯锐地动仪的质疑做了陈述和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就冯锐对张衡地动仪的复原设计也提出了一些疑问:1.冯锐的设计没有体现出盖子的用处,其对仪器维修和调整的设计不尽合理;2.冯锐复原设计的关键之处与原始文献记载不能密合。  相似文献   

6.
打破只能看的纯概念神话成功还原科学仪器“复原模型”课题取得重大进展。1700多年前,地动仪神秘消失,它的模样和工作原理成为千古谜团。2004年8月,河南博物院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成课题组,联合研究张衡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目前,这项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课题组用“悬垂摆原理”取代了传统的“直立杆原理”。2005年4月16日,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学和考古学专家的肯定。专家们认为:这台复原地动仪首次把概念模型还原成了科学仪器,使之真正有了验震功能。验收:复原模型把概念模型复原成了科学仪器2005年4…  相似文献   

7.
“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课题组完成了外型的设计和小样铸造,公众看到目前最贴近史料又能工作的地动仪复原模型小样。  相似文献   

8.
简评冯锐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设计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王振铎从1936年到1951年对张衡地动仪中"都柱"复原研究的探索过程,并对冯锐为河南博物院复原地动仪时恢复悬垂摆设计方案的思路给予评论.  相似文献   

9.
"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对候风地动仪的描述。教科书里的木质地动仪外观模型,王振铎于1951年制作完成。围绕张衡地动仪复原模型而展开的争辩成为网络焦点。这个被很多人误认为"古董"的模型,竟是上世纪50年代的古代科技史专家根据不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技名词术语,具有优良的光荣传统,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占据着光辉的地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四大发明,代表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篇章。在我国古代科学术语方面,早已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谨的命名原则和方法,起到了反映科学技术成就和新概念的作用,而成为传播生产技术,交流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术语,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有着大量的记录和描述。我国近代科技术语,一般说来,多从西方引进和翻译西方科技著述而来,大约从元代开始,经过明、清两代达到一定繁荣地步,特别是在介绍近代科学技术成就中创用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人如何预测地震?——东汉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地震测报仪器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没有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准确预测尚存困难。但中国却是地球上最早进行地震预测的国家,并最早提出了有关理论。如周幽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术语建设新发展 中国是一个重视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3.
所谓多用水轮,就是用同一水轮,带动多个工作机同时工作。该文首先对中国古代所用的动力作了分析,指出水轮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强调在古代的多用水轮系统中当有离合性能。该文又引用古藉中的有关记载论证了中国古代多用水轮发展过程,它大约出现于元代,至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文章最后还说明同济大学中国古代科技制作室对《天工开物》所记多用水轮的复原方案及其制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该文探讨了张衡关于恒星数(微量之数)有11520颗粒一长期令人不解的问题,指出,11520这个数实际上是古人认为的万物之数,张衡所说的是星数与万物之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指出,“微”字在古代描述日月星象时可作“食”解,此处“微星之数”的“微”字当是“微”字之误。  相似文献   

15.
赵珍 《科学大观园》2010,(11):72-73
地震是极其复杂的一种自然现象,即使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也很难做到准确预测和预报,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则更加困难。翻检史籍。有很多专门记载地震现象的五行、祥异等门类,保存了古人对地震前兆的认识及对地震预兆认识的若干总结。其中也不乏科学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从术语学建设看两岸合作交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术语建设新发展 中国是一个重视名词术语的规范和统一的国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成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传播的科技名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1909年在当时大学部设立了科学名词编汀馆,专门从事科学名词的转译、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对地动仪传统模型的置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铎1951年设计的地动仪展览模型存在偏谬和失误:直立杆工作原理不正确,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被严格的理论计算、实验检验和地震观测所否定。把地动仪复原成报警器而非验震器是致命性失误;外部基形不合理,与史料记载和出土汉代酒尊的形制不符合,并使仪器整体不稳定;龙和蟾蜍的艺术造型不符合史料,特别是日本人服部一三首创的那种离散的蟾蜍摆设不符合中国传统。因此,这个模型被否定。把它作为惟一的复原模型进行宣传,已出现负面社会影响,国内外学术界长期的批评和否定意见中肯而严肃,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佛教入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桩大事,带来的不仅仅是佛教义理,还有整个印度文化。星占、医学这些掌握在印度婆罗门家族的专学,通过佛口向古代中国的人们宣说。《虎耳譬喻经》是最早入华的星占类佛经,包含了古代印度种类繁多的星宿占卜信息,反映了古代印度地震理论体系的成因、分类、按星宿日按时辰的地震占卜等。印度以凯拉什山中心宇宙模型影响下的雷、水、风、火四大引起地震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古代阴阳失序引起地震的理论体系完全不同,在印度古代占卜类文献如《广集》、《阿闼婆吠陀注》中也有类似记载。地震占卜记载体现了古代人们的灾害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古印度地轮—水轮—风轮—空轮说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古代关于一个小世界的结构的理论,至迟在西晋(265-317年)时期便已随佛教的东来传入中国。这一理论认为:大地(即地轮)浮在水体(即水轮)之上,水轮依托于风轮之上,而风轮则有广漠的虚空承托,于是各自得以不坠落,从而论述了天地结构的稳定性,也表述了大地乃是在虚空中之一物的观念。从西晋到唐代(约7世纪)至少有5部佛经提及地轮、水轮、风轮的各不相同的具体尺度,这说明这一理论在古代印度有不同的流派存在。这一理论在佛教信徒中广为流传当无疑问。它也为一些道士所接受,并被改造成易为中国人理解的观念,载于若干道家的经典中。由于这一理论同占主导地位的张衡浑天说存在较大差异,又由于有关佛经对这一理论的具体描述各异而造成的混乱,致使这一理论在较长时间内并未产生更大的影响。一直到五代时期(约10世纪),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才得到重视,并成为对张衡浑天说进行重大改造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20.
试图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由于作者希望其文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纪念李约瑟的专刊中能被接受,文章利用中国的证据,以比较的方法并着眼于全球范围,来重写天文学思想和天文学实践早期历史中的一小部分。这是可取的,因为中国的证据在关键问题上既丰富又详尽,而古代西方的记载则相对缺乏。第二,文章旨在引起人们去注意技术革新的一些条件,特定制度与政治环境下的技术革新,有可能或不可能实现。这里面或许有一些仍然有益的教训。第三,文章试图阐明中国早期最伟大的科技名人之一张衡(公元78-139年)著作中若干值得注意却迄今费解的段落的真正含义。尽管这第三个目标有助于达到该文的前两个目的,但尽可能地充分理解张衡这样一位物的所有的作品残篇本身似乎就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