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并以丰富的内涵铺垫了该学科的核心架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化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后,大体历经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以及谋求自立的科学技术学等学科范式;展望未来,自然辩证法学科仍可坚守自身的独特禀赋,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遇而大有作为。大力繁荣自然辩证法学科,掀起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新高潮,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是革命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和自然辩证法创始人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为深切缅怀恩格斯,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自然辩证法事业的发展,10月10日上午9点,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大会暨2020年学术年会主会场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以及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等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共500余人参会,会议通过现场和分会场在线直播方式举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恩格斯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光辉一生。恩格斯确立的唯物辩证法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他的《自然辩证法》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的新领域。恩格斯的著作对我们有重要启示,我们应沿着《自然辩证法》的方向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以其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行"决定性的塑形"、确立自然辩证法学科重大课题、批判继承和创新前人的研究成果彰显了恩格斯的治学视野;以学习、研究和交流自然科学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并记写札记片段、撰写相关论文、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表现了恩格斯的治学策略;以跨越时空的治学思想、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缜密系统的思路方法和勤奋谦逊的治学品格昭示了恩格斯的治学精神。恩格斯治学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7.
8.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为纪念恩格斯诞生160周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的光辉著作——《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传播已经有将近五十年的历史了。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出版了它的第一个中译本。三十年代中,在白色恐怖统治下的上海,一群革命的哲学工作者和自然科学工作者组成自然科学研究会,在进行革命的政治活动的同时,开始了关于自然辩证法问题的学习和讨论。一九四○年在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研究会发表《宣言》,以“开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统一问题的研究”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 相似文献
9.
《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今年已进入她的第15个年头了!眼下,我国正在迈向市场经济的新体制,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我们衷心地赞成和支持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抚今追昔话沦桑,“不思量,自难忘”。记得15年前,在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在改革开放的春潮涌动之时,《通讯》经过认真、紧张的筹备,终于在1979年正式问世。特定的历史环境,铸就了她别具一格的精神气质。15年来,尽管世界风云变幻莫测,国内各种潮流此起彼伏,但是《通讯》没有随风逐流,哗众取宠。她安之若素,苦心孤诣,始终把繁荣中国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使中国学术步入世界学术之林作为自己的志向和旨趣。她只知道默默地耕耘,从不问及“收获”;然而,她在一定程度上却促进了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诸学科在中国的立足和发展,支持了一代青年学子,为众多的自然辩证法爱好者提供了必要的精神食粮。读者、作者们对我们热情鼓励,也使我们感到不安与惭愧,因为《通讯》仍有不少缺点和不足。她能否继续进步和成长,还有待历史的考验。目前,一些“纯学术”刊物的出版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坐在冷板凳上编赔钱的杂志,心里也不是纹丝不动的。但是,我们想到: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并非必然要以降低理论思维水平和国民精神素质为代价;发展市场经济不仅求要引入新的市场机制,而且要求在文化精神领域和道德取向方面大力改造个人;现代化不仅仅是物的现代化,而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人的现代化;何况顾亭林早就有言在先:“文不可绝于天地间”。于是,我们便甘于淡泊、耐得寂寞、不畏其苦、“不改其乐”地默默耕耘了。感谢读者踊跃来信,给予我们以极大的信任和善意的批评,使我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得到心灵的慰藉。“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我们在鸡年愿与读者以此共勉,为繁荣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事业稍尽绵薄之力。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相似文献
10.
11.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表明:自然界存在着辩证法真理。这种辩证法真理揭示了自然界不仅是一种生态学存在,还是一种辩证性存在,必然要求人们辩证地对待自然界。自然辩证法真理指认自然界本身蕴含着否定能力,蔑视自然辩证法必遭到自然辩证法惩罚。恩格斯之后的人们遗忘了恩格斯的警告,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向自然进军,不仅导致了生态危机的报复,而且将人类存在引向高风险社会。人对自然界善,自然界也对人善,人将自然界置于死地,自然界也定将人送上不归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