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一些哲学家尝试对"知识与运气不相容"这一认识论共识提出挑战,主张知识与运气是相容的,认知运气不是理解知识的关键。可惜的是,通过对运气相容论的两个论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两个重要缺陷:(1)只针对不相容论的某个具体观点加以批评;(2)缺乏解释和处理知识反运气直觉的理论方案。因此,运气相容论整体而言是不成功的,认知运气依然是理解知识的一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张具身认知思潮的演变其实是认知观的嬗变历程。认知观本身是有关身心关系的一种理解、诉求和主张。这种理解、诉求和主张表达了认知科学对身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思路或尝试。遵循着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演变历程,可以窥见心智加工与身体之间关系的嬗变,即从分离到契合,这反映出认知科学在人类自身心智的信息处理研究的拓展,从文化层面,也折射出认知观背后文化意识的缺失、研究立场的不定、还原论风险及研究路向的变数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类比模拟理论与上升程序模拟理论都承认相似性是模拟的基础,但是,前者认为自我心智认知的方式是内省,对他心的认知方式是内省加上类比推理,后者则认为自我认知方式是上升程序,对他心的认知是上升程序与移情的结合.  相似文献   

4.
思想实验在本质上究竟是什么?从思想实验与经验的关系着手展开分析,可以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关思想实验与经验的关系的主张,在科学哲学史上存在着经验论与先验论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以纠缠实验为例,该实验先后经历了思想实验和物质实验两个阶段,表明以布朗和库恩为首的先验论主张存在问题,思想实验并非一种神秘的先验认知手段,因为它可以被转化为实际的经验操作。而经验论的主张与思想实验的实际较为符合,但其代表人物诺顿却因为坚持将思想实验重构为论据,而使思想实验远离了经验基础。索伦森的"思想实验就是实验"的主张,较为接近思想实验的本来面目。但由于他忽视了"无需操作"和"无法操作"之间的区别,因而未能完全认清思想实验的本质。只有那些由于"无法操作"而设置理想化条件的实验才是真正的思想实验。  相似文献   

5.
格林最近讨论了理解自然界与理解他人的差异。他认为前者在认知官能的正常运作上即可实现,而后者则必须要求具备理解力和"善解人意"的品格特质。但是,一种对因果的与他心的理解作阐释的统合性纲领仍然是可能的。想象与理解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因果的与他心的理解都依赖于"受事实引导的建构性想象",这就要求对自由想象提出限制,且在这些限制下依然不能完全消除不确定性。理解归根到底是一种指向行动可能性的知态,"知行之际"就是阐释理解的统合性纲领。  相似文献   

6.
知识与理解关系业已成为知识论与科学哲学共同关心的话题。“理解的知识理论”受到一些德性知识论学者的质疑。例如,普理查德就主张理解并不必像知识那样满足安全性条件,即可以与某种认知运气相容。对这一相容性论题的批评表明,如果以“说明评价的可靠性”来界定安全性条件,则理解与知识一样都不相容于认知运气。这种不相容性归根到底根源于科学理解的形成必须以相关机制的知识为前提。因此,科学理解的机制论概念支持了“理解的知识理论”,拒斥理解与认知运气的相容性论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几个方面考察了日常生活中的读心能力实现的主要进路之一模拟说,交待了模拟说作为理论说的对立方出现的背景,复制策略、最小努力原则和离线机制三种模拟形式,几组支持模拟说的有力的实验证据,以及模拟说在遭到质疑时的各种辩护,说明了读心过程和读物过程存在巨大差异,模拟说对于读心研究而言的确存在诸多理论说所不可比拟的解释优势,但读心始终是一个不可将理论因素完全排除在外的过程,它容纳模拟与理论甚至更多进路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理解的可传递问题——理解是否可通过证言传递,是当代理解论的重要问题。扎格泽博斯基等反对者主张,理解无法通过证言传递,因为理解是一种能力,且理解的传递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格林等支持者认为,能力能够通过证言传递,且当听者具备理解所需的背景能力和背景知识时,理解的传递不涉及额外的认知工作。两个维度的现有研究都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错误地把理解的可传递问题视为“是-否”的定性问题,而不是与主体认识程度相关的量化问题。认知程度主义采用了量化立场与方法,认为理解是有程度之分的,并借助最大理解概念来量化理解度。从理解度视角上看,所有理解都能通过证言传递,只是存在程度之别。  相似文献   

9.
知觉也能够进行指称,即能够挑选出特定对象.知觉指称对语言指称和认知来说都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知觉指称存在的话,何为知觉指称对象呢?对这一问题的现有回答可分三种:(1)外界具体殊相;(2)知觉自身;(3)多重不同性质对象.这些不同观点背后实则蕴含着对知觉本质的不同理解.本文在辨析上述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知觉心理学、发展心...  相似文献   

10.
汉字词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关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回顾了认知过程中整体与部分的作用争论的历史,重点讨论了整体与部分关系在汉字词认知过程中的作用。作者认为,汉字词的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知觉的认知中有重要作用。关系不同,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也不同。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人在认知时采用何种加工方式和策略视汉字词的部分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定。  相似文献   

11.
否定性事实问题一方面与真理符合论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又涉及到认知主体如何理解否定的问题,因而是逻辑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罗素对这个问题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在逻辑原子主义时期,罗素认为没有否定性事实就无法解释肯定性假命题和否定性真命题,因此否定性事实是存在的。在转向中立一元论后,罗素将否定联结词转换为主体的认知状态,并认为包含"不"的判断语句的真值是由认知主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的感觉所确定,因此否定性事实并不存在。当代学者巴克和杰戈对否定性事实的存在性提出了新的论证,这为批判地看待罗素在否定性事实问题上的思想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埃克尔斯认为物理主义并非心灵自然化径路的科学范式,心脑同一论也只是基于认知理想的主观理论约定且缺乏必要的脑科学事实根据。在此基础上,他通过提出心元-树突丛结构、模块假说、微位假说等解释范畴和理论假说,构建"二元-交互作用论"理论模型,对心灵的本体论地位,心脑互动等传统二元论难题作出了新的阐释。"二元-交互作用论"在更新二元论理论形式和论证方式,构建二元论新模型的同时,也面临着脑科学多样解读性和新试验成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戴维森的真理论经历了一个从"塔尔斯基式符合论"最终到"不可定义论"的心路历程.早期他反对传统的事实符合论,赞同塔尔斯基的满足符合论,后来转向一种融贯式符合论;受罗蒂的批评,戴维森呈现出一种"客观性实用论"的真理观;最后戴维森以对霍维奇的冗余论的批判为例,认为任何人都没有也不可能提出一个一般性的真之定义,主张"真之不可定义"的思想.通过这一历程,戴维森表明了真之概念的有用性、客观性、实践性和基始性特点,从而为其真之语义论立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哲学中是否含有"静态时间"和"动态时间"的区分还存在诸多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他区分了两种时间类型,有的学者认为他没有作出区分;有的学者认为他混淆了两者,有的学者认为他虽然意识到了两者之分,但仅持有其中一种观点。通过对上述争论的重新衡定,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其一,亚里士多德持有两种时间观,只是没有作出严格区分和分别论证;其二,如果要追问"A-理论"和"B-理论"各自主张的来源,的确可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找到根据;其三,有关"静态时间"和"动态时间"的严格区分应该溯源到扬布里柯那里。  相似文献   

15.
围绕着休谟是否承认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问题,当代西方休谟研究者形成了三种立场:实在论、反实在论与准实在论。实在论者认为休谟是一位因果实在论者,休谟主张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因果力量和必然联系,对休谟的因果观作出了新的解释;反实在论者坚持传统的观点,从休谟的观念理论及其复现原则出发论证了休谟否认客观因果关系的存在;而准实在论者则试图调和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以投射论来说明休谟的因果观介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实在论、反实在论与准实在论都缺乏根本的说服力,但其探索和争论深化了人们对休谟因果观的研究和理解,推动了休谟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哈金和劳斯在理论与实验关系问题上都有各自独到的见解,由于二者在"科学实践"以及"科学实在"概念上理解的不同,造成两人对理论是否是一项科学实践活动,理论与实验是否彼此独立而存在上出现分歧。在通过对比二人的主要观点后,得出如果要真正了解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实验与理论置于科学实践的概念下去理解。应该从传统科学的静态的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动态的科学实验观,从一维科学实验观转变成多维的科学实验观。  相似文献   

17.
苏联技术哲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表现之一就是学者们对西方技术统治论和反技术统治论两种时立思潮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条件的技术决定论"的观点,从而加深和完善了我国学者对于技术社会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模拟在现代科学各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深刻改变了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与传统,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计算机模拟在现代科学研究进程中的作用和角色以及计算机模拟与传统科学实验之间的关系,无论对科学界还是对哲学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动机,本文以当前关于计算机模拟的哲学争论焦点(即"计算机模拟与传统科学实验在认知效力上孰更为优胜")为锲入点,从科学哲学视角,对该场争论中对立双方的代表性观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科学实践的若干典型案例,通过剖析指出争论各方在此问题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与偏差。本文其后提出"共生互荣"解释模型,该模型从更广阔和深入的视角更为清晰与准确全面地描述与解释了计算机模拟与传统实验之间彼此渗透依赖融合、紧密互动与持续动态演化的复杂多面的认知关系,该模型同时也涵盖容纳了当前争论各方的合理观点。  相似文献   

19.
知识的性质研究是当代知识论的核心论题之一。传统知识论主张一种弱心理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一种心理状态与非心理状态的合取,即知识的“混合论”。近年来,这一观点遭到威廉姆森和内格尔等人的挑战,他们援引心灵哲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支持一种强心理主义观点,认为知识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状态。通过对实证证据的梳理和知识的概念分析,本文认为强心理主义观点存在诸多限度,并借助二元认知系统理论将知识区分为简单知识和复杂知识,这为强心理主义和弱心理主义关于知识性质的争论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对库恩的两种解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所谓“后库恩”的科学论基上都是从解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出发衍生出来的。在晚期,库恩本人也尝试着重新解读自己。他发现自己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解释学。库恩并未套用而紧自己的方式达到了解释学的观念。本文赞同J.劳斯对对库恩的两种解读,他认为真正的“库恩”实际上把科学理解为我们都参与其中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