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是松类梢果重要害虫,分布全国,幼虫钻蛀主梢及球果,在南京每年发生2~3代,以幼虫在枯梢及树皮伤口内越冬,次年5月转移为害当年新梢。成由于6至8月出现,生活史不整齐。本文报道各虫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结果,并讨论了防治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粘虫六索线虫(Hexamermis sp.)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报道了粘虫六索线虫的生活史和生活年史。在河南上蔡县等地的粘虫六索线虫,完成一代生活史的周期乃半年。全年中线虫产卵、侵染宿主和越冬的规律是:4~11月间成虫可陆续交配产卵;春、秋两季,气温在10~31℃时.Ⅱ期幼虫可对宿主进行侵染;含胚卵、Ⅱ期和Ⅳ期幼虫、成虫均可越冬。大量越冬含胚卵和Ⅱ期幼虫是次年春季粘虫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3.
利用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鱼鳞云杉(Picea jezoensis var.komarovii)这2树种分布上限的树轮样本,分别建立细胞个数(CN)、平均细胞腔直径(MLD)、最大细胞腔直径(MAXLD)及树轮宽度(TRW)标准年表,并分析了各树轮年表与1958—2002年月气温、月降水量的相关关系,从细胞尺度上揭示2树种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红松和鱼鳞云杉的CN与TRW均有很好的相关性;MLD、MAXLD能够反映与TRW不同的气候信息,主要表现在红松MLD、MAXLD与前一年10月气温呈现正相关关系,鱼鳞云杉MLD、MAXLD与当年8月降水呈现正相关关系;气温和降水均是红松和鱼鳞云杉径向生长的限制因子,红松生长主要受到前一年冬季气温和降水及生长季6、7月气温的影响,而鱼鳞云杉生长主要受到生长季前期2月气温及生长季初期4月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气候变化和大气CO2浓度增加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 运用本地参数化后的BIOME-BGC模型进行模拟, 并以实测NPP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进行验证。模拟结果表明,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NPP均值为611.71 gC/(m2•a), 1960-2011年年际间的波动范围是473.28~703.44 gC/(m2•a)。模拟结果与基于样地实测的NPP (均值为594.66 gC/(m2•a))相似; 同时, BIOME-BGC模型模拟的NPP年际间变化趋势与EVI的波动趋势相似, 二者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生产力的时间动态。模拟表明, 红松的NPP与降水关系更为密切, 而阔叶树NPP与温度、降水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模型预测, 在未来CO2浓度加倍和温度、降水同时增加的场景下,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NPP将显著增加, 其中阔叶树和红松的NPP将分别增加27.87%和23.96%。单独增加温度(2℃)或单独增加降水(12%)都能促进阔叶树和红松NPP的增加, 其中降水的作用弱于温度的作用, 而单独CO2浓度的倍增对阔叶树和红松的NPP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94年秋冬两季石河子地区气温偏高,降水降雪偏少,对病虫害越冬较为有利.据石河子气象台预报,95年我区春季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夏季气温接近正常,降水略偏少;秋季气温正常略偏低,降水正常,故95年的气候对诸多病虫害的发生亦较有利.预计95年我区病虫害将为中等发生年份,其中棉叶螨、烟蓟马、玉米螟发生较重;棉蚜、白粉病、甘兰夜蛾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甜菜象甲、麦蚜、棉铃虫等中等偏轻以下发生;柳毒蛾则发生轻.1、小麦锈病:轻至中等偏轻发生.我区主栽冬小麦品种中部分抗锈病差,如奎冬3号、4号,春麦主栽  相似文献   

6.
竹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近两年在我省德清、余杭、长兴、吴兴、安吉等县大面积发生,严重为害毛竹当年新竹,也为害淡竹、刚竹、早竹、哺鸡竹、红竹,甚至为害野生苦竹。竹螟以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发生多时,一株竹上有幼虫千余条,将竹叶食尽,形似火烧,严重影响竹材质量及竹林下年出笋。竹螟在我省西部山区为一年一代,以老熟幼虫于7月底以前入土,结土茧越冬(极少数  相似文献   

7.
豆卷叶螟Lamprosema indicata Fabricius是菜用大豆的一种重要食叶性害虫.在福州地区1a发生4-5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次年越冬幼虫4月中下旬出蛰.5月中下旬是第1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第1代成虫高峰期在6月中旬;第2代幼虫高峰期在6月下旬,7月中旬是第2代成虫高峰期;8月中下旬第3代幼虫盛发,9月上旬是第3代成虫的高峰期;第4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下旬,9月下旬10月上旬是第4代成虫盛发期;10月中旬是第5代幼虫的高峰期.豆卷叶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有长颊茧蜂Dolichogenidea sp.、广黑点瘤姬蜂Xanthopimpla.punctata,Fabricius、广大腿小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和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 Wiedemann,其中长颊茧蜂是天敌优势种,其田间寄生率最高可达80%,对豆卷叶螟的种群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松花粉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是东北珍贵的多功能树种,其花粉是营养全面的药食两用佳品.吉林省现有近11万hm2红松林,花粉资源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介绍了红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和抗疲劳、强体力、抗衰老、增强免疫、美容养颜等多种保健功能.建议搞好红松花粉产量调查,将红松花粉研究、开发纳入长白山生态食品计划,着眼于生产红松花粉第三代系列保健产品,尽早建成长白山红松花粉规模产业.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朝鲜崖柏球果与种子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长白县十五道沟采集的朝鲜崖柏球果和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超景深三维显微系统对球果和种子的形态结构进行观测、拍照、描述和分析,并进行种子萌发、生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朝鲜崖柏成熟球果深褐色,椭圆状球形,球果长约为宽的2倍; 4对种鳞形态均有差别;种皮和种翅分离,表面纹饰为条状;种子萌发率为30%、发芽指数为1.31、生活力为45.71%;种子性状与球果、种鳞和种翅等性状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草坪新害虫——稻切叶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切叶螟是一种草坪上的新害虫,本地每年发生5-6代,以老熟幼虫或蛹越冬.全年以7、8月份的第三、四代幼虫为害最烈.在狠抓草坪苗圃地治虫和点灯诱杀成虫的前提下,主害代用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防治低龄幼虫;用40%毒死蜱乳油加5%氯氰菊酯乳油或5%来福灵乳油防治高龄幼虫,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稻水象甲是水稻检疫性害虫,在留坝1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日均气温达12℃时,成虫开始取食杂草,5月下是至6月下旬迁入稻田产卵为害,7月上旬幼虫化蛹,8月上旬成虫羽化并迁入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成虫生活爿性有明显的趋湿性,趋嫩性和趋阴性;幼虫有群集结茧和土中化蛹习性,干旱稻田幼虫存活率低。成虫防治应在5月上旬产卵前,幼虫防治应在6月进行。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农牧交错带东段是生态脆弱区,以雨养农业为主,作物产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利用5个气象站近半个世纪的逐日气温与降水资料,使用墨西哥帽函数(MHF)小波、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统计方法,研究了生长季内气候变化及温水组合规律.结果表明:≥10℃积温和生长季降水的振荡周期基本吻合,暖干与冷湿气候交替出现.生长季≥10℃积温的上升趋势达到显著水平(P<0.05),增加幅度为每10年72℃;降水的下降趋势不显著(P>0.05),全年降水和生长季降水变化为每10年-17.2 mm和-13.7 mm.≥10℃的初终日有明显的提前和滞后性.≥10℃积温充足,生长季降水占全年的88%.生长季降水分配极不均衡,雨热配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洛阳市酸雨形势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7~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采用多因子对比、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洛阳市酸雨的形势及成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酸雨的形成不但和洛阳市污染加剧有关,而且和降水量、降尘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越大,降尘量越小,降水时越易形成酸雨。夏秋季节太阳光照多,气温高、且大气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利于SO2向SO42-转化,易发生酸雨,大气中酸性污染物多虽有利于酸雨形成,但若降水量偏少,也很难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了1960~2005年湖北省19个气象站的年降水量和月均温资料,采用了降水距平百分率和气温距平、气温滑动曲线及气温累计曲线分区分析了降水和气温近46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全球普遍增温的背景下,湖北各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温;鄂西山地和鄂东北低山丘陵降水量有减少的趋势,江汉平原和鄂东南低山丘陵降水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1980—2018年0.5°×0.5°逐日降水数据、紧急灾害数据库数据(EM-DAT),分析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对中国极端降水频次及强度、洪水发生率及损失的可能影响.结论如下:1)当冬季厄尔尼诺发生后,次年我国东部沿海及黄河、长江下游地区秋季极端降水强度增加26%;当冬季拉尼娜发生后,次年我国东部地区春、夏季极端降水强度分别增加8.8%、5.1%.2)当NAO为正位相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季极端降水频次较高,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强度增加8.5%.3)与正常年份相比,冬季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发生后,次年我国春季洪水损失偏多14.5%,秋季洪水发生率偏低30%;NAO为正位相时,我国春季洪水损失偏少20%,秋季洪水发生率偏高14%.4)当拉尼娜发生后及NAO正位相、负位相时,我国长江、黄河和珠江流域极端降水与洪涝灾害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刘有莲  李平  黄寿昌  刘建敏 《广西科学》2011,18(3):308-311,313
为掌握广西沙塘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虫情,对虫情发生情况进行科学预报和评价,于2006~2010年每年的12~1月在该林场设置固定标准地进行虫情调查监测,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虫情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林场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大发生,其它年份没有大发生,仅虫源地有大发生趋势,5年间马尾松毛虫越冬幼虫虫情综合评...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湄潭1951—2018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选取年均水平和茶叶生长期的降水、气温、湿度、日照时数等指标,综合分析了湄潭县基本气候变化特征、基于不同指标的茶叶种植适宜等级逐年变化和不同时段典型适宜性等级发生频率的演变特征,系统揭示出气候变化对贵州湄潭茶叶种植影响。结果表明:除日照时数外,气温、降水和空气湿度的演变均对茶叶种植适宜性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由于≥10℃活动积温和相对湿度的改变,最适宜级发生频率分别从超过80%降低至约30%和从超过90%降低至约60%;降水变化导致次适宜等级发生频率增加,不适宜等级在近年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缘阿扁叶蜂是我市用材林松类树种马尾松、云南松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该早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作土室,在土室内变为预蛹越夏越冬,次年2月中旬羽化,5月上旬为幼虫主要要危害期,5月中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幼虫期用20%氰戌菊酯、25%灭幼混合喷雾,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王元康 《武夷科学》2008,24(1):65-68
刚竹毒蛾 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 1年发生3代,以卵和初孵幼虫越冬,越冬幼虫翌年3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8月下旬为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11月出现第3代幼虫。气温是影响刚竹毒蛾危害的重要因素,在防治上要抓住幼虫3龄期前和成虫期进行防治,使用2.5%溴氰菊酯、80%敌敌畏和柴油按1:0.5:50制成的油烟剂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