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体异常炎症反应与各种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实验室通过前期工作,筛选出抗炎效果较好的化合物,并将其命名为143.通过LPS诱导RAW264.7细胞和BV2细胞作为炎症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143处理细胞,观察其抗炎效应.用MTS检测不同浓度14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NO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NO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NF-κB p-p65、iNOS、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43在浓度小于10μmol/L时对两种细胞活力没有影响;143在浓度为10μmol/L时能显著抑制细胞上清中NO的含量,并显著抑制细胞中炎症相关蛋白因子NF-κB p-p65、iNOS、COX-2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许多研究表明,在健康的植物中普遍存在内生菌(endophyte),二者在自然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了某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其分布广、种类多及抗逆境、抗动物、抗病原菌和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等,内生菌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对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异甘草素(IS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线粒体相关机制。以体外培养RAW 264.7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考察ISL(5,10,20μmol/L)对RAW 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Griess法检测NO含量,ELISA法检测TNF-α水平,荧光增强ATP试剂盒检测胞内ATP水平。荧光探针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总体和线粒体源ROS水平以及线粒体膜电势和线粒体质量数。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以及调控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qRT-PCR检测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LPS成功诱导了炎症模型,ISL能够显著降低RAW 264.7细胞中NO、TNF-α的释放以及显著降低iNOS蛋白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ISL还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内DCFH-DA和MitoSOX荧光强度水平,改善线粒体膜电势以及胞内ATP水平,显著降低由LPS刺激RAW 264.7细胞线粒体质量数的升高。另外,ISL还可改善由LPS诱导RAW 264.7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已构建的THP1-Lucia/NF-κB细胞筛选系统,对岩藻黄素、虾青素、β-胡萝卜素和玉米黄质等4种海洋来源的类胡罗卜素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筛选,结果发现岩藻黄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在此基础,进一步研究岩藻黄素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结果揭示了岩藻黄素能通过抑制IκB-α的细胞质降解和NF-κB蛋白的磷酸化,进而抑制由LPS诱导的细胞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5.
红树林植物是生长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和河口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海陆边缘生态 系统的独特生境使得红树林来源内生真菌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蕴藏着结构新颖、活 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红树林来源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结构特点及抗肿瘤、 抗炎和抗菌等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红树内生真菌来源新型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然植物成分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洋葱、大葱、大蒜、韭菜等10余种植物组织的挥发性成分和水溶性浸出液对立枯丝核菌、茄腐镰孢霉、细交链孢霉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以及侵染离体植物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植物组织中,大蒜鳞茎的挥发性成分对立枯丝核菌、茄腐镰孢霉和大丽轮枝菌3种真菌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57.6%,67.2%和55.8%;同时,大蒜鳞茎的浸出液对立枯丝核菌和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包括分生孢子萌发也均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53.2%以上。而韭菜叶片浸出液对茄腐镰孢霉和细交链孢霉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萌发均显示出强烈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在67.2%以上。利用大蒜鳞茎和韭菜叶片浸出液抑制4种病原真菌侵染黄瓜、番茄、马铃薯、茄子和辣椒离体组织,获得了良好效果,抑菌率最低的为32.5%,最高的为68.6%。  相似文献   

7.
牛至油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植物病原真菌水稻稻瘟病菌、松赤枯病菌、玉米纹枯病菌、玉米弯胞杆菌、小麦赤霉病菌、胶胞炭疽病菌为实验菌,检测了牛至油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0·4μL/mL(最低抑制浓度(MIC))的牛至油就能完全抑制所有供试菌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半抑制浓度(IC50)和相对抑制率显示,牛至油对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弯胞杆菌、松赤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为水稻稻瘟病菌,最弱是胶胞炭疽病菌、玉米纹枯病菌.  相似文献   

8.
植物提取物对草莓根腐病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4种葱属植物(大蒜、韭菜、洋葱、葱、)的水提物和8种常见中草药(丁香、大黄、黄连、连翘、生地、桔梗、生姜、花椒)的水煎剂对引起草莓根腐病的2种主要病原真菌进行了体外抑制实验.结果表明:大蒜和韭菜的水提物以及丁香和大黄的水煎剂在较高浓度下对立枯丝核菌和胶胞炭疽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较低浓度下则无明显影响或有轻微的促进病菌生长的作用;连翘的水煎剂在多种浓度下均只对胶胞炭疽菌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对立枯丝核菌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川芎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为萃取溶剂,依次对川芎80%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进行萃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萃取物(含萃余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从中选取抑菌效果最好的萃取物进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毒力测定,并进行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川芎石油醚萃取物抑制菌丝生长作用最强,其浓度为10 mg/mL时,对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稻瘟病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3.46%、75.25%和68.19%;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57 mg/mL和10.25 mg/mL;在抑制菌丝生长的IC50浓度下,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可达51.7%.  相似文献   

10.
植物黄花夹竹桃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根、茎、叶、果中分别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7,28,42和14株,共计101株.以形态为主分类鉴定到属,分属2纲,5目,6科,24属.研究表明各部位的内生真菌类群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1.
从红豆杉树皮、根皮中分离得到了十种真菌,由这些真菌制成的真菌诱导物加入到红豆杉细胞培养物中后,均能引起细胞发生过敏反应,细胞生长量下降,培养液pH值降低,但是各种真菌诱导物对紫杉醇合成的促进作用有很大的差别,最佳的情况为加入真菌诱导物后,紫杉醇的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0.07%.可为红豆杉细胞大规模培养提高紫杉醇的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真菌诱导物对红豆杉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从红豆杉树皮,根皮中分离得到了十种真菌,由这些真菌制成的真菌诱导物加入到红豆杉细菌培养物中后,均能引起细胸发生过敏反应,细胞生长量下降,增减液PH值降低  相似文献   

13.
10种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分离法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茎秆和叶片中分离得到10株植物内生真菌,并采用滤纸片法检测10种植物内生真菌液体培养粗提物对13种常见致病细菌的抑菌活性.经形态与分子鉴定,白木香中获得的10株内生真菌名称分别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Arthrinium rasikravindrii、Xylaria adscendens、Cladosporium perangustum、Fusarium tricinctum、Cladosporium sphaerospermum、Diaporthe sp.、Phomopsis amygdali、Phomopsis sp.、Periconia macrospinosa.A.rasikravindrii、Diaporthe sp.、P. amygdali、Phomopsis sp.、P. macrospinosa 5株内生菌为首次从白木香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有5株内生菌(C. gloeosporioides、C. perangustum、Diaporthe sp.、F. tricinctum、P. macrospinosa)液体培养粗提物具有抗菌活性.其中,Diaporthe sp.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圈能达到(17.1±0.04)mm;F. tricinctum粗提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无乳链球菌、短小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均为3.125 mg·mL~(-1).  相似文献   

14.
以圆弧青霉(Penicillium cyclopium)、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红色链孢霉(Neurcsporacrassa)、玉米大斑病菌(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稻瘟病菌(Piricularia oryzae)和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检测了3种海藻(铁钉菜Ishige okamurae、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冈村凹顶藻Laurencia okamurai)的粗蛋白对它们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3种海藻的粗蛋白对6种真菌的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作用效果不同,其中冈村凹顶藻粗蛋白对红色链孢霉菌丝的生长,羊栖菜粗蛋白对稻瘟病菌孢子的抑制作用最明显,而羊栖菜和铁钉菜粗蛋白对红色链孢霉的菌丝生长,冈村凹顶藻粗蛋白对绿色木霉及黄曲霉的孢子萌发均无抑制效果.3种海藻的粗蛋白能凝集兔血红细胞,表明它们当中含有凝集素.  相似文献   

15.
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和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AMF)能与绝大多数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这种共生体中宿主植物为真菌提供其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真菌则有效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并提高其抗逆性.内生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在宿主植物抵御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作者综述了内生真菌和丛枝菌根真菌在植物抵御干旱胁迫、盐碱胁迫和重金属胁迫等非生物胁迫以及致病菌和线虫侵染等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以使读者能及时并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6.
植物内生真菌资源丰富,存在广泛并且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内生真菌农业领域研究概况和最新进展,并对植物内生真茵研究开发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用含不同浓度甘氨酸铜、复合氨基酸铜的培养基培养大丽轮枝菌、尖孢镰刀菌、长蠕孢类病菌、灰葡萄孢菌、贝伦格葡萄座腔菌,考察氨基酸铜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氨酸铜、复合氨基酸铜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甘氨酸铜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观察紫花地丁提取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机制.采用脂多糖(1μg/mL)诱导RAW 264.7巨噬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格里斯试剂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NO、TNF-α、IL-6、IL-1β的浓度,凝胶成像法检测细胞中iNOS、COX-2蛋白水平.结果显示,紫花地丁水提物、醇提物剂量依赖地降低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分泌NO、TNF-α、IL-6、IL-1β以及其iNOS、COX-2蛋白水平.相同剂量(100μg/mL)的紫花地丁醇提物抗炎活性优于水提物.结果表明,紫花地丁水提物、醇提物可抑制脂多糖刺激的RAW 264.7细胞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NOS、COX-2蛋白表达,减少NO、TNF-α、IL-6、IL-1β等炎性因子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福建龙海浮宫2种红树植物秋茄、木榄的内生真菌进行连续6次的分离,得到290株内生真菌.研究结果显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内生真菌数量高峰期分别为4月份和10~R12月份;青霉(Penicillium)、交链孢(Alternaria)、Dothiorella和无孢目是秋茄中的主要优势属;木榄内生真菌主要优势属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交链孢(Alternaria)、青霉(Penicillium)等.不同宿主对内生真菌的季节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抗菌测定共筛选得到活性菌株40株,占总菌株数的13.8%;17株内生真菌对KB(人口腔上皮癌)和/或Raji(人B淋巴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占总菌株数的5.9%.生物活性菌株分布于青霉、交链孢、拟青霉、无孢目等10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中,2种宿主植物内生真菌抗菌及抗肿瘤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季节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对福建龙海浮宫2种红树植物秋茄、木榄的内生真菌进行连续6次的分离,得到290株内生真菌.研究结果显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和秋茄(Kandelia candel)内生真菌数量高峰期分别为4月份和10~12月份;青霉(Penicillium)、交链孢(Alternaria)、Dothiorella和无孢目是秋茄中的主要优势属;木榄内生真菌主要优势属为头孢霉(Cephalosporium)、交链孢(Alternaria)、青霉(Penicillium)等.不同宿主对内生真菌的季节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抗菌测定共筛选得到活性菌株40株,占总菌株数的13.8 %; 17株内生真菌对KB(人口腔上皮癌)和/或Raji(人B淋巴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占总菌株数的5.9 %.生物活性菌株分布于青霉、交链孢、拟青霉、无孢目等10个不同的分类单元中,2种宿主植物内生真菌抗菌及抗肿瘤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季节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