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病例女,68岁,因右腹隐痛不适2月,右中腹可触及包块1月,来我院就诊。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放射痛。查体:右腹部脐水平近腋前线处可触及一大小约6 cm肿块,质中,表面光滑,边界清,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1.82 ng/mL,癌胚抗原(CEA)2.87 ng/mL,CA19-9:84.13 u/mL,乙肝三对:(阴性),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12 u/L,门  相似文献   

2.
成人胆管囊性扩张症临床少见,癌变率高,易误诊,临床处理棘手。本文通过回顾我院收治8例此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诊断,以及手术处理提出我们的经验及体会。1临床资料1986年1月~1997年5月,我院收治16岁以上成人胆管囊性扩张症患者8例,其中男1例,...  相似文献   

3.
13例胸腺癌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估胸腺癌临床诊治特点.方法:本组13例胸腺癌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Masaoka标准分期,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多因素分析模型进行生存时间和预后因素的评估.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生存期超过5年7例,占53.8%.结论: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是否外侵和术后复发是影响胸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胸腺癌的治疗应首先考虑完全切除,并根据病理类型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4.
探讨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的诊疗思考.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例宫颈原位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病理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2.75±7.81)岁,其中9例有阴道出血、8例有同房出血、21例存在细胞学异常、23例呈现HPV阳性,其中HPV16、18、45阳性的有14例,有个别患者同时存在两种HPV阳性,已生育的有29例,未生育的3例.活检发现AIS 16例,锥切或LEEP发现AIS有13例,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现AIS有3例.治疗:32例患者中6例患者直接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余患者均行宫颈锥切明确病理后处理,共29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8例术后病理AIS,5例患者术后病理腺癌,1例术后病理AIS,疑有微浸润性癌,2例术后病理灶性上皮不典型增生,2例术后病理AIS及局灶微浸润癌,2例术后病理CIN1-2级,1例术后病理灶性CIN3级,1例术后病理AIS及CIN2-3级,7例术后病理慢性宫颈炎.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转移癌.术后随访4~48月至今未发现复发病例.其中3例患者选择了保守性治疗—宫颈锥切术,1例LEEP术后发现AIS,切缘AIS,第二次CKC术后病理小灶CIN2级,切缘阴性,1例患者活检AIS行CKC术后病理慢性宫颈炎小灶符合CIN2级,切缘阴性,1例患者活检病理AIS疑有浸润癌,第一次CKC术后病理AIS,病变距离宫颈管外口切缘最近处约2 mm,第二次CKC术后病理慢性炎,少部分腺体示轻度不典型增生,病变腺体距离宫颈内口切缘最近处约2 mm.这3例患者均有生育要求严密随访中.结果显示,鉴于宫颈细胞学筛查和高危型HPV敏感性较低、阴道镜检查图像改变轻微、病变大小及位置、跳跃性病变、深部病变、混合型病变等因素均会影响AIS的发现和处理.因此临床工作中对于AIS的诊断我们既要结合细胞学、HPV综合分析,同时作为阴道镜医师又要不断提高识别腺上皮病变的能力和临床警惕性,避免AIS漏诊,从而尽可能避免子宫颈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弥漫硬化型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 sclerosing variant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DSVPT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2例DSVPTC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断特点与鉴别诊断。结果 2例DSVPTC均为女性,肿瘤弥漫累及双侧甲状腺组织且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镜下具有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性细胞核特征及广泛的鳞状上皮化生、丰富的沙砾体、致密的淋巴细胞浸润和间质纤维化等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瘤细胞TG、TTF、CK5/6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约5%。结论DSVPTC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罕见亚型,缺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学特征者,应与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鉴别。通过广泛取材,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表型可确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09年间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患者的50.6%,占同期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的14.43%,其中微小癌占了38.1%,颈淋巴结转移率23.81%。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率较高,结肿背景干扰甲状腺癌的检出;重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及B超特征;对可疑结节术前在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提高术前诊断率;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预防漏诊,提高术中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甲状腺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加中央区颈淋巴结清扫术或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加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是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辅以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301例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复明临床分析祁明江,魏志诚(定西地区医院眼科,743000)白内障是我国常见眼病和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占致盲的首位。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由囊外摘除转为囊内摘除术,又由于手术设备、器械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981-1995年间收治的2340例肺结核治疗中,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69例进行观察,共发生率为2.95%,黄殖发生率为0.64%;有肝病史75例中出现肝损害为14.67%,HBsAg(+)110例为8.18%,有饮酒史220例为7.27%;轻度肝损害与59.42%,中度和重度者分别为31.88%和8.70%;RFP致肝损害与84.06%,iNH占8.70%,PAS占4,35%,PZA占2.90%,症状以恶心、呕吐、厌食、乏力等分别占75.36%、40.58%、47.83%、56.52%;ALT升高占96.65%。尽管本文资料偏低于文献报道,但仍可揭示:抗结核化疗前检肝功能很的必要;对于有肝病史、HBsAg(+)和有饮酒史老用机结核药应密切监视;首次应用抗结核药出现肝损害反应时,恢复后不可再用。  相似文献   

9.
700例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分析定西地区医院祁明江魏志诚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人工晶体植入的基础。现将我院1984年3月~1995年10月住院患者700例(892只眼)囊外摘除术的临床实践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700例患者,男456例,占65...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选取接受LC术治疗且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接受LC术治疗但未发生胆管损伤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整理和统计两组患者基本病历资料、手术基本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病历资料方面(肥胖、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术前胆囊壁厚度≥3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方面(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未行胆道造影、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术者手术经验不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术前胆囊壁厚度≥3 mm、胆囊三角解剖变异、术中未行胆道造影、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术者手术经验不足为LC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上应针对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刘刚  杨立 《前沿科学》2012,6(3):49-58
随着多排螺旋CT的迅猛发展以及碘化胆管对比剂的不断升级,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有了显著提高.本文对分泌性CT胆管造影的发展历史、检查方法、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价值、碘化胆管对比剂的发展史、对比剂的常见副反应等进行了综合性的回顾和探讨.作为有创性检查ERCP和PTC的替代和补充,分泌性CT胆管造影具有安全、简单、无创、检查时间相对较短、胆系充盈效果好等特点.CT胆管造影可为肝胆外科手术,腹腔镜手术、肝移植手术和介入治疗等制定手术计划,评估手术风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参考,展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0例行ERCP术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外入组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的组间差异,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一般资料、术前常规生化检测及术后血生化检测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CP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而手术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ERCP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ERCP组(95%)与对照组(90%)手术成功率差异未见显著统计学意义;ERCP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ERCP治疗胆石症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取石时间、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术后引流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探讨身高体质量指数(BMI)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PT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BMI指数将PTC患者分为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等比较不同BM...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1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002年10月至2008年3月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设计的带线雪橇钩针开展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156例,探讨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表明,应用小儿微型腹腔镜治疗腹股沟斜疝比传统手术优越,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小、瘢痕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患儿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且在双侧腹股沟斜疝及复发性斜疝治疗上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器官,负责机体的代谢解毒,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在重度损伤条件下胆管细胞能够转分化为肝实质细胞,以补充损伤的肝实质细胞,但是具体机制尚不清楚。胆管类器官在体外可长期扩增并保持向肝实质细胞分化的潜能,同时利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可实现胆管类器官高效基因操纵。我们结合AAV介导的基因操纵与胆管类器官分化模型,探究了转录因子HMGA2及CEBPD在肝脏细胞谱系转化过程中的重要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过表达HMGA2能够抑制胆管细胞向肝实质细胞的分化,而过表达CEBPD可以促进胆管细胞向肝实质细胞分化。我们的工作揭示了HMGA2和CEBPD作为新的转录调节因子,可能参与胆管细胞的谱系维持以及肝实质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及内镜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通过其治疗胆道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常规ERCP后,根据病变选择适当的引流方式。结果:26例胆道梗阻患者实施了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和(或)内镜下胆管下内支撑引流术,疗效满意。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是解除胆道梗阻安全而且有效的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壳体理论,对囊式蓄能器的壳体应力进行分析计算,经对壳体的应力测定,其测定值与本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8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病例,共78例,根据最终石蜡病理结果分为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分别对其首发症状、合并疾病、诊断方法、手术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1)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与周围型乳头状瘤的首发症状在构成比上有显著性差异,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以乳头血性溢液或乳晕旁结节多见,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因体检发现而就诊(P0.05);(2)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单独发病,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与纤维腺瘤、腺病、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合存在(P0.05);(3)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手术区段切除为主,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以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为主,两者间手术方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超声及钼靶检查对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均无明显特异性,术中冰冻对诊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准确性优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往往需石蜡病理及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明确.结论:(1)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常以乳头溢液或乳晕旁结节为首发症状,且常独立存在,区段切除是其常见手术方式;(2)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首发症状不明显,常因超声提示乳房肿物而就诊,且常与乳腺囊肿病、纤维腺瘤及不典型增生等合并存在,目前常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率低.(3)超声及钼靶对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率较低,乳管镜检查在诊断伴有乳头溢液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