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青  杨蓉  孙向梅 《甘肃科技》2022,(11):131-133
通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腮腺癌的各自超声特征提高该类肿瘤的超声认识。经病理证实,对51例腮腺癌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收集临床及病理资料,比较各自腮腺癌的超声特征。51例腮腺癌均为单发病灶,中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MEC)及腺泡细胞癌(Aci CC)表现为良性病灶的超声特征,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ACC)表现为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腺样囊性癌有较高的面神经受侵率,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黏液表皮样癌及腺泡细胞癌;造影表现为快进,非向心性高增强,病变增大,周边无环状增强。不同类型腮腺癌有各自超声特征,明确这些特征是提高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吴静 《甘肃科技纵横》2021,50(11):86-88
目的:分析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PCTN)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PCTN患者110例为对象.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统计诊断结果,比较良恶性病灶的声像图特征.结果:(1)病理检查确诊PCTN恶性47例、良性63例,以此为金标准,常规超声诊断PCTN的灵敏度为89%,特异度为95%,符合率为93%;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98%,符合率为97%.(2)恶性PCTN以实性为主、边界模糊,表现为低回声、有钙化、中心血流信号丰富,增强不均匀;良性PCTN以囊性为主、边界清晰,表现为等回声、无钙化、周边血流信号丰富,增强均匀,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PCTN能提高准确率,更好地鉴别良恶性病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的CT表现,并重点探讨其在CT诊断方面的价值.病灶体积较大失去了原病灶的典型影像表现容易导致判断失误和误诊.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共14例,其中腹腔内囊腺瘤8例,其中1例为超级巨大型;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2例.所有病例都经过平扫,部分经过平扫加增强扫描或三维重建.结果:14例病人都诊断为囊腺瘤,腹腔内囊腺瘤的正确诊断例数为8例,其中4例未做增强扫描,诊断困难,有2例误诊.结论:腹腔内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具有相似的CT特征,在病灶体积较大的情况下病灶失去了部分典型影像表现,从而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在定位定性诊断上经验不足,认识这些困难有助于掌握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在疾病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杨爱萍  杨磊 《甘肃科技》2007,23(11):228-228,261
目的:旨在提高螺旋CT及B超检查对卵巢畸胎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患者25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16岁。结果:CT表现见23例为成熟囊性畸胎瘤(92%),最大11cmx10cmx15cm,最小2.0cmx2.5cmx3.0cm。单侧23例,双侧2例。单房为主22例,多房者3例。25例病例中均含脂类物质,CT值为-28—-140Hu,5例病灶中见钙化或骨化影,1例病灶呈实性软组织成分。B超所见:25例行超声检查中,8例显示液性暗区,17例示囊、湿性包块,确诊6例。结论:超声检查虽是卵巢肿瘤的首选方法,但对含脂类物质的肿瘤其反光回声敏感性较低,无明确特异性。而螺旋CT对显示畸胎瘤中的脂肪、钙化或骨化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及高频彩色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7例甲状腺癌,回顾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着重分析甲状腺肿块内部回声的特点、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钙化、有无包膜和肿块彩色血流丰富程度、频谱多普勒中的多项测量指标的变化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5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实性低回声结节42例,囊实性混合结节15例,结节边界不清晰33例,结节中有砂砾样钙化灶31例,颈部淋巴结转移24例,51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出结节内及周边探及血流信号.结论: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二维声像图及CDFI表现,有利于提高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探讨其磁共振表现特征.方法:收集2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对其磁共振影像(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4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和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均累及皮层或皮层和皮层下白质,位于幕下5例,22例位于幕上,其中额和/或颞叶有21例;直径范围为2.1~13.0 cm.根据MRI表现可分为囊性为主型、囊实性和实性3种类型,其中4例囊性为主型,囊性部分磁共振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3例可见壁结节,壁结节有强化;13例为囊实性,12例为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间变性神经节细胞瘤均为此类型;10例实性,磁共振平扫表现为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影,6例无强化,其余轻度强化.17例无瘤周水肿,10例有轻、中度瘤周水肿.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磁共振表现多样,但多为良性慢性生长的表现;肿瘤发生间变后亦有一定的MRI特征,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增强后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熟悉这些MRI征象对术前的正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10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大囊小结节型肿瘤,在MRI表现为囊性病灶及附壁结节,实质型肿瘤表现为实质肿块,偏心性囊变,异常血管流空和显著强化。单纯囊型肿瘤表现为囊性病灶。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征表现是囊肿和壁结节、异常血管流空效应以及肿瘤的异常增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临床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腮腺基底细胞腺瘤患者临床及MRI资料.结果 14例病灶均为单发,腮腺浅叶12例,深叶1例,伸向浅叶生长,同时跨浅叶及深叶1例;肿瘤呈圆形,直径3 cm,信号欠均匀;肿瘤发生囊变8例,7例可见包膜;伴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5例;所有肿瘤实性成分显著强化.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具有中老年女性好发,体积小,囊变多见,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的特征,可帮助术前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腹胀、尿液深黄半月入院。身目黄染。B超示:肝内胆管扩张,其中肝左外叶上段内径约0.4 cm。胆总管上段内径1.8cm,胰头区可见范围约5.9 cm×4.3 cm的形态不规则暗区,边界尚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胰体及胰尾未见异常光团及暗区显示,胰管未见增宽。CT所见:胰头、汇管区可见囊实性病灶,大小约6.2 cm×4.5 cm,病灶以囊性部分为主,囊壁薄,其内可见分隔及点状高密度影,CT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甲状腺癌多数具有边界不规则、不清晰,单发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内部微粒状钙化及血流高速高阻等特征性表现.结论 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敏感性高,其声像图较具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232例,经手术与病理诊断后与B超结果对照。共将B超图像分为7类:多发结节,单发结节,实性结节回声均匀,实性结节回声不均、实性结节边界不清晰、囊性结节、囊实相间结节。其中共有11例为甲状脉癌。均为单发实性结节。绝大部分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作者认为甲状腺B超检查方法简单、方便;图像清晰、易普及、无痛苦、无损伤;是甲状腺检查及普查的首选方法。从图像上看,多发或囊性结节恶性可能性很小,治疗上可行简化手术。而单发实性结节,尤其是内部回声不均匀或边界不清伴有钙化者,应注意甲状腺癌的可能,术前应全面细致检查,及指导手术方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肝血管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图(CDFI)和能量图(CDE)对72例肝血管瘤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CDFI对于直径大于1cm的肝血管瘤能显示血流信号,对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不显示血流信号,而CDE对于直径小于1cm的小血管瘤也可显示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DE在肝小血管瘤病灶内的彩色血流显示方面优于CDPI.  相似文献   

13.
靳琼 《甘肃科技》2012,28(2):133-134
CT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手段.CT诊断胰腺癌的关键是要掌握病变的病理解剖和CT的直接征象.胰腺癌还应与慢性胰腺炎、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癌以及胰腺黏液性囊腺癌等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术前分型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了经数字减影造影(DSA)或手术证实的63例BCS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影像学表现.MSCT诊断结果表明:63例BCS患者中下腔静脉全部或部分阻塞15例(23.8%),肝静脉阻塞30例(47.6%),混合型18例(28.6%);诊断符合率为100%,63例病例均出现肝内或肝外侧支静脉循环.超声诊断结果显示:63例BCS患者中,被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CS的患者为55例(其中肝静脉阻塞25例,下腔静脉型12例,混合型18例),漏诊8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3%.因此,MSCT是诊断BCS的有效检查方法,对BCS的术前分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作为BCS的基本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5.
辛奕  苗重昌 《科技信息》2011,(35):I0463-I0463,I0442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影像表现。方法:搜集12例经影像检查诊断,术后病理证实的12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例均为囊实性,均表现为混杂密度及信号,实性部分均有不同程度强化。8例于胼胝体下方及侧脑室顶部见到网状、丝条状及索条状强化,1例行DWI,肿瘤实性部分弥散受限。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有特征性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发病年龄.可以做出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16.
报道塔城地区二例泡球蚴病肝的病理病变.组织切片显示病肝组织被无数小泡囊所取代.泡囊的角质层较厚,常呈破裂,内层的生发膜产生的小雏囊均不含原头蚴,全系不育囊.肝的基本组织,包括肝小叶、肝细胞、肝窦、胆小管等均遭受严重的破坏.在病灶中心,可见有坏死与钙化的肝组织,泡囊的周围形成肉芽炎症反应,整个病灶形成肉芽结节.肝组织里并见有些泡囊破裂,生发层浸润周围组织,产生新的小泡囊并见于病灶的纤维组织内.  相似文献   

17.
94例肺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肺鳞癌、肺腺癌的CT鉴别要点。方法:对51例肺鳞癌及43例肺腺癌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鳞癌70.6%为中央型,29.4%为周围型;腺癌4.7%为中央型,95.3%为周围型。15例周围型肺鳞癌均表现为肿块,而41例周围型肺腺癌中,5例为局灶性实变,3例为两肺弥漫性实变与结节。在周围型肺癌中,肺腺癌肿块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小泡征及早期远处转移多见,三级支气管受累少见;而鳞癌的三级  相似文献   

18.
沈俐  谢峰 《甘肃科技》2011,27(19):177-178,139
就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声像图特征进行了分析。使用Philips iU 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常规超声检查肝胆系统,观察肝包虫囊肿的形态、分布及内部结构,追踪显示肝内扩张胆管的走行以及与原发包虫病灶的关系。本例是由于肝包虫囊肿囊壁破裂后与肝右叶胆管相通,包虫囊液通过右支肝内胆管进入胆总管,并阻塞胆总管,为交通性破裂。  相似文献   

19.
脐带囊肿的超声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脐带囊肿的声像图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脐带囊肿的临床及声像图表现.结果:9例囊肿均为单发,其中5例位于胎儿侧,4例位于胎盘侧;均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清晰的囊性肿块.结论:超声是观察和诊断脐带囊肿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8例甲状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多数具有边界不规则、不清晰,单发的实性低回声结节,内部微粒状钙化及血流高速高阻等特征性表现。结论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敏感性高,其声像图较具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