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确定PTT/PET并列复合纤维卷曲结构的材料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测3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卷曲纤维的拉伸曲线和两组分在横截面中的面积分布,得到PTT和PET两组分材料的弹性模量比为0.333.由Denton的曲率计算模型推导得到3种特殊截面的自卷曲纤维的曲率表达式,结合实测的卷曲曲率,求得PTT和PET两组分的热收缩率差是在7%~10%之间.最后,用数值模拟方法考查了这3种横截面的自卷曲纤维的卷曲曲率随着两组分收缩率差、弹性模量比的变化关系,得到不同横截面形状及材料参数对PTT/PET自卷曲纤维卷曲曲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PTT/PET自卷曲纤维弹性伸长率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两个系列的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卷曲纤维试样,采用DENTON的曲率计算模型和前人获得的材料参数,由纤维截面图估算出PTT/PET自卷曲纤维的卷曲曲率,发现各系列的估算曲率与实测弹性伸长率的相关系数分别高达0.986和0.847,但是两系列的相关直线之间有一定距离.分析认为两系列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纺丝方法对应的两组分材料热收缩率差的不同,推算出各系列中两组分材料的热收缩率差,进而获得弹性伸长率与卷曲曲率的拟合方程,对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试验还发现两组分材料的界面形态与各自的特性黏度、两组分在纺丝成形中汇合迟早有一定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3.
选取3种不同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PET)双组分自卷曲丝织物,研究其力学性能及织物风格之间的差异.采用KES-F系列织物风格仪测试了织物的弯曲、剪切、拉伸、压缩及表面性能等16项力学性能指标,并采用川端方程计算织物风格和综合风格值.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对象较适合做轻薄的冬季西服面料;单丝线密度和染整失重率对织物的弯曲刚度和剪切刚度有较大的影响;PTT/PET自卷曲丝的结构是影响织物的拉伸和剪切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针对前期试验中发现的现象,即单丝纤度低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列复合丝在浓碱处理后易发生组分分离,选取不同单丝纤度的并列复合丝进行试验,经核磁共振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后发现,组分不易分离的复合丝界面处生成了较多的共聚酯.界面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表明,共聚酯含量较少,则组分结合牢度低.因此,影响复合丝两组分结合牢度的关键因素是界面生成共聚酯的含量.在纺丝过程中,通过控制PET和PTT高聚物熔体相遇时间和位置,使组分界面生成较多共聚酯,可以形成组分结合牢固的并列复合纤维.反之,则容易造成PTT和PET两种高聚物分离.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纤维阶段测试织物弹性的可行性,选用不同厂家生产的3种规格相近的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脂)/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自卷曲长丝,通过试制针织物和机织物证明3种长丝弹性存在明显差异.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了纤维的9种干热处理条件,长丝经干热处理后测试其弹性.数据分析证明,在100℃干热环境下施加0.02cN/tex的预加张力处理8min以后,所测试的长丝弹性伸长率与织物弹性伸长率的相关系数高达0.996,完全可以表示纤维对织物弹性伸长率的贡献,该试样预处理条件比其他3个相对有效的处理条件更容易控制,可用于该类长丝的弹性测试.分析了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纤维弹性的影响,确定了能够产生最大弹性的PTT/PET纤维热处理条件:干热处理温度为100~120℃,预加张力为0.01cN/tex,处理时间为5~8min.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牵伸工艺参数,包括不同牵伸比、热盘和热板温度对并列型50/50 PET/PTT复合长丝的沸水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牵伸工艺参数对PTT/PET复合长丝的沸水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热板温度是影响PTT/PET复合长丝的沸水收缩性能和卷曲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热盘温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PET/PTT复合纤维工艺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测试与分析了3种不同比例PET/PTT复合纤维的热收缩性能、卷曲性能和拉伸弹性.测试结果比较得出,40/60纤维具有较大的热收缩率,50/50纤雏具有较好的卷曲率、卷曲牢度和拉伸弹性回复性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双组分长丝织物的弹性性能,以及不同结构参数对织物弹性的影响,在33种织物试样基础上,测试分析了PTT/PET双组分长丝织物的折皱弹性及定负荷下弹性回复率.结果发现,PTT/PET双组分长丝织物具有优良的折皱回复性能,且折皱弹性与织物组织明显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50;随着PTT/PET双组分长丝捻度增加,织物经向折皱回复角呈现先变大后变小的规律,纬向折皱回复角因织物组织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PTT/PET双组分长丝织物具有优良的弹性回复性,在定负荷25 N的5次循环拉伸回复条件下,所有测试织物弹性回复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裂解气相质谱(Py-GC/MS)研究不同组成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共聚酯的热降解行为,并与PET和PTT均聚物作了比较.TGA结果表明,PET-PTT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介于均聚物PTT与PET之间,并随PET组分的增加而提高.利用Py-GC/MS得到PET-PTT共聚酯及均聚物的裂解产物的结构及分布,探讨PTT降解机理,并推测PET-PTT共聚酯的可能降解过程.发现PET-PTT共聚酯分解过程中产生了不同于PET和PTT裂解产物的组分,但不同组分的含量很小,这可能是由共聚酯中PTT(PET)序列长度较短所致.PET-PTT共聚酯在裂解过程中比PET和PTT均聚物产生了更多的挥发性产物.当PTT(PET)在共聚酯中的摩尔分数增大时由该链段降解产生的产物质量分数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0.
PBT/PET复合纤维的结构特征与热收缩率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PBT/PET复合纤维的截面与双边分布特征,并由此表征了PBT和PET的内外侧分布与卷曲形态.采用DSC热分析技术测量了该复合纤维的结晶度,并根据热湿收缩试验讨论了其与纤维热收缩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