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德育效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工程,它的成败应由德育效益的好坏来衡量,德育效益不同于经济效益,它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德育工作者只有从德育效益的特点出发,才能促使德育工作向高效益转化,作为德工作者,充分认识德育效益的形成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掌握德育效益的特点才能有的放失,详解影响德育效益的因素是关键,德育工作者从德育效益的特殊性出发,注重实际,勇于实践,才能增进实效,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德育效果,形成德育工作机制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论德育灌输与德育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灌输和德育渗透都是德育手段。传统的、正面的德育灌输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隐性的、间接的德育渗透,其作用与影响无时不在。灌输与渗透双管齐下,统一并进,德育效果才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网络德育是围绕现代德育目标和内容,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手段,围绕德育目标、内容,开展德育管理和一系列德育活动的过程。本文从提高网络教育者的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展丰富校园网络活动等几方面提出学校网络德育的措施,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德育存在着观念错位、定位偏移、内容失范等方面的问题,以致于德育丧失个性,实效低下。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应当确定现代化的德育观念,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构建个性化的德育模式,改进德育的方法,优化德育内容,积极开展德育创新,使德育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环境改造人与人改造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德育环境制约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环境育人的特点适合新时期德育的需要。要优化德育环境,探索高校德育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高校德育也面临着新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强化德育测评手段,稚进德育教育,是当今促进和提高德育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试就德育测评的内涵和实施要求及其对推进高校德育素质教育的意义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传统学校德育实质上是一种客体化模式,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整体德育模式是对客体化模式的超越,具有主体性,活动性,民主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对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全方位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德育信息的传播过程,是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交流的过程。研究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优化网络德育信息传播的模式,是发挥网络德育作用的有效途径。提高网络德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加强信息源的组织、开发与管理,对优化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21世纪的特点,为了适应社会和德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很有必要给德育重新定位,21世纪的德育应该定位于生活,回归生活,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等方面也要尽可能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0.
如何进一步更新我们的德育观念,改善德育工作方法,增强德育工作的艺术性,突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该始终成为我们改善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学校德育的改善需要德育的创新和德育的智慧,而符合学生实际、富有创新特色的学校德育也必将是充满智慧的德育。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邓小平同志特别关心和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进步,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贯彻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必须树立全员德育观念,不断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开辟全员德育渠道,优化全员育人环境,创建全员德育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增强德育实效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实现德育目标的共同追求。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大都与对德育目标把握不够准确有关。准确把握德育目标,要避免德育目标空泛化,避免德育目标目的化,全方位、多角度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增强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3.
德育管理是协调实施德育的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德育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德育实效,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民族院校德育管理体制是实行党委负责制,在新的时期,这种德育管理体制也暴露出其弊端:使民族院校的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分离;封闭的德育管理体制使民族院校德育脱离社会、脱离民族地区的实际;使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自上而下的德育教育和灌输,学生及班级成为一种惰性的元素。构建科学、高效的德育管理体制应该从民族院校的实际出发,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德育领导体制,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负责民族院校的德育领导工作;建立以学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为基础,德育专职队伍为主导,调动社会力量实施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提高民族院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的德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德育的地位、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的关系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阐述,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裴飞跃 《科技信息》2008,(4):284-284
学校教育德育为首,任何学科教育的目标中均有德育任务,并包含着德育因素。小学音乐教学是小学的重要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是德育的重要形式。本文从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诸方面就德育因素进行了探讨,为小学音乐教学与德育的紧密结合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德育实践是促进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德育的土壤、养料在于生活,德育应该从书本走向生活,应该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进入德育乐园。德育实践的方法也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用他们喜欢的形式。把当今社会上颇受欢迎的形象大使评选活动变通引入校园,在学生中开展校园德育形象大使评选活动,是我校开展德育工作又一新的举措。这一活动融引导与实践于一体,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达到了预期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今令人堪虞的德育方式与现状,注重隐性德育已成为高校德育发展的新趋势。隐性德育是指学校通过一定的教育载体,对学生进行一种间接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具有渗透性、潜隐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在教育载体中的渗透进行隐性德育,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传统德育总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把德育看作是一种“主体——客体”对象化的活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越来越要求对德育的认识必须有所超越。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来关照德育,德育就是师生主体与主体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为中介所构成的交往活动。它对克服传统德育的弊端和回归德育“育人”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美高校德育之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对于德育的重视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点。随着现代科技对德育的影响日益显现,经济全球化对德育影响的加深,世界各国对大学生的德育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问题。通过对中美德育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增进两国高校德育的相互了解,有助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林红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4):106-109,120
主体性德育的提出是主体性讨论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同时也是德育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回应.分析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主体性德育在德育定位、德育目标、德育方法上对传统德育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