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艺兵 《科学通报》1994,39(14):1286-1286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法起始于药物和杀虫剂研究,它是通过研究有机物生物活性与结构理化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来预测新有机物的生物活性,指导新药及杀虫剂的合成,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摸索,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和时间.  相似文献   

2.
嵇汝运 《科学通报》1965,10(3):232-232
新药的发现磺胺药物的问世揭开了合成药的昌盛时代。随着医疗上的要求以及有关学科的进展,近年来合成药物发展得更快,平均每年有数十种新药投入医疗应用,其中有些从化学结构上或药理机制上说来还是崭新的类型。一方面是新药不断地代替了老药的应用;另一方面,有些新药虽有很好的效用,但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新型药物的发现推动了其机制的研究,而机制的阐明又为寻找相似新药铺平了道路。这样,新药的不断涌现,不但革新了疾病的防治方法,并且也带动了药物科学的蓬勃发展。在早年,传染病是人类死亡的首要原  相似文献   

3.
漫谈国家筛选样品库的建设及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我国的药物研究一直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 ,这在经济相对落后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 ,不失为一种发展医药产业的捷径。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 ,从仿制为主转向创新为主是中国药物研究方向的必然趋势。通常在新药研究过程中 ,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LeadCompounds)是所有研究工作的基础。目前国际创新药物的发现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随机筛选大量化合物的方法从中找到先导化合物 ,进行进一步的开发 ,最终创制出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药 ;而以现代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建立的快速、微量、定向的分子水平的体外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4.
林秀云 《科学通报》1988,33(18):1422-1422
酞丁安(3-酞酰亚胺-2-氧-正丁醛双缩硫代氨基脲)是一种合成的抗病毒新药,系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合成的一种双缩硫代氨基脲新化合物。对沙眼衣原体及大鼠瓦克癌肉瘤均有抑制作用,现在已作为沙眼药用于临床。此外,酞丁安在细胞培养内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及Ⅱ型也有抑制作用。临床试用表明对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及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病毒性性病,尖锐湿疣都有显著疗效,并已于1984年9月作为抗病毒新药通过鉴定。 为进一步研究其抗病毒作用机制(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其立体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5.
陈晓博  李俊 《自然杂志》2021,43(5):335-342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 )感染引起。当前结核病的耐药性问题突出,新药的研发刻不容缓。研究抗结核药物靶点的结构将助力药物的开发工作。文章总结了在结核杆菌细胞壁合成和能量代谢这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关键药物靶点的最新结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膜蛋白及其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已知药物分子作用于靶点的精确作用方式,以及对于抗结核新药设计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需要药物,调节机体功能,防止衰老也要药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医疗的要求,不断有新药问世。一部药学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寻求新药、生产和应用新药的历史,其核心是探索发展新药的规律和有效的方法。为此,必需对当代药学发展的总趋势作一剖析,才能掌握学科方向,深入研究,以获得创造性、突破性成果,推动学科前进。  相似文献   

7.
随着艾滋病的蔓延,出现了各种治疗药物。就目前已被批准为抗艾滋病的药物来说,都是等待病毒在细胞内发作后,才开始采取行动。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药,可以像保安在门口阻止讨厌的不速之客那样,在病毒侵入细胞之前,就使它无法动弹。 16位人体免疫缺损病毒呈阳性,但没有任何艾滋病症状的成人,接受了这种还处于试验阶段的药物——T-20的静脉注射,每天两次,共两周。注射量最高的4位病人,其艾滋病病毒的浓度降低了99%,其效果与现在给艾滋病患者服用的组合药物一样。美国研究过敏症及传染病的专家认为,T-20药物的抗病毒效果出乎人们预想的结果。但是人们对此项目的热诚,并不仅仅是为了一种新药,而是为了获得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最好选用熟悉的旧药 不要随便转换常用的药物,最好避免使用那些投放市场不到5年的新药,由于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最终确认,在这段时间内药物从市场上被撤掉的概率较高,因此隐患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正>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临床试验,再到审批上市,往往会耗费很长时间。以格列卫(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为例,全过程耗时约50年。因此,传统的药物开发和生产技术急需变革。2015年,全球第一款3D打印药物获得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标志着3D打印这种新兴技术正式进入药物研发和生产领域。科学家设想,药物3D打印或许能开启智能制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从药物研发的宏观历史和客观规律入手,通过剖析经典案例,阐释了传统药和现代药之间的转化关联,并解构了现代药品研发体系中“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三项核心要求建立的内在逻辑.就中药新药研发而言,目前分为按照传统药或按照现代药两种模式.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国内外药品监管从业经历,从国际化视角分析了中药新药在两种研发框架中各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讨论了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和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天然产物一般泛指自然界中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活体生物体中内源性的化学成分或其代谢产物.人类对天然产物的发现、采集、使用和加工并用于疾病的治疗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古有神农尝百草,之后东汉《神农本草经》、陶弘景《名医别录》、葛洪《肘后备急方》和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中药学著作都记录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对天然产物药用功效的探索和开发.近代科学体系建立后,天然产物研究更侧重于分离和鉴定具有生理学活性的有效成分.19世纪初发现的第一个现代药物吗啡,也促成了第一家现代制药公司默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天然产物是新药研发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源泉.随着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的发展,直接用天然产物作为药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人工合成小分子药物慢慢开始占主导地位.但针对天然产物进行改造或利用天然产物的结构特征,仍然是新药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天然产物进行衍生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溶解度、稳定性等来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动态,还可以增加活性或选择性以及降低化合物的毒性等来增强天然产物的成药性.本文列举了一些基于天然产物的小分子药物,包括青蒿素和阿维菌素研究开发的例子,用以阐明天然产物结构鉴定,特别是天然产物的衍生优化在小分子新药研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新药开发一直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的困境.药物重定位(drug repositioning)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因而成为现今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流行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药物小分子的相似性或关联性(化学结构、副作用、表达谱和小分子-蛋白作用关系等),预测药物的新功能.由于仅仅依赖药物-药物之间的关系,这些新功能限制在现有药物的功能空间之内.本研究中提出一种以疾病为导向,基于pathway谱的药物-疾病关联性评估方法来预测药物的新功能.考虑到药物在临床应用中除了作用于预先设定的主要治疗靶点以外,还能作用于其他一些额外的靶点,而这往往是产生副作用或是新的治疗功能的原因.该方法充分利用药物的已有靶点信息,认为药物通过作用于多条疾病相关蛋白影响的pathway,达到调节疾病的病理过程的目的.以2010年全球最热销的8个药做测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主治功能排在前10的位置,超过60%的预测功能可以得到文献的直接支持.它可以作为以往方法的有效补充,为药物的重定位以及毒副作用评估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从药物遗传学到个体化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业竑  洪钧言 《科学》2002,54(2):26-29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针对同一种疾病按照相同的剂量服用同样的药物.但科学的发展已经使人们认识到,药物反应(包括疗效和毒性)存在着极大的个体差异.了解此类个体差异的机制,对于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温元凯 《科学通报》1987,32(13):999-999
一、引言 甾体激素类药物是临床上的一类重要药物。在电子水平上研究这类药物的结构特征将为进一步阐明药物的作用原理,总结构效关系,设计新药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5.
在科研资源相对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药物研发的投入产出比,最终为全社会提供安全、有效和廉价的药品,是一个对我国生物医药基础和应用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面对国际上原创新药研发投入逐年增高且失败风险逐年增大的趋势,挖掘已有药物新的适应症(旧药新用或药物重新定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避研发风险、降低研发成本、加快药物上市的步伐从而迅速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因而成为众多国际制药企业重视和采用的一种战略.随着药物生物信息学的发展,药物重定位策略正从依赖临床观察的经验性研究,朝着基于大规模组学和医药大数据分析的系统性研究转变.本文将着重介绍国际上一系列用于挖掘和指导药物重定位的医药大数据挖掘方法,如基于基因表达谱联系图、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化合物-蛋白互作组、药物副作用等.参考和借鉴上述各种前沿技术,将有助于我国科研工作者开发和改进适应我国国情的药物重定位技术,特别是中药的适应症拓展,从而为我国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顺顺 《科学之友》2006,(2):67-67
不要随便转换常用的药物,最好避免使用那些投放市场不到5年的新药,由于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最终确认,在这段时间内药物从市场上被撤掉的概率较高,因此隐患也较大。  相似文献   

17.
柳红(下图)。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位志高存远的年轻学子。现年36岁的她,拥有药物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药物化学、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新药的研究发现等方面的工作。她正在进行的糖尿病先导化合物的研究与发现的研究课题得到了2006年度上海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的资助,也由此让我有幸结识了上海药物所又一位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8.
药物基因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说不同患者患有相同疾病,并表现为相同症状,但对同一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却不同?在分子水平上弄清楚上述差异,将会非常有价值,因为药品制造商们可根据个体的特殊需要合成所需要的药物。药物基因组学就是指解决药物发现问题的技术平台,在过去的6年里已逐步完善起来。 药物基因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药理学结合的产物。功能基因组学是一门以发现基因功能,并能产生高附加值的学科,从事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许多公司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获得丰厚利润。按功能筛选与疾病有关的基因是一项非常诱人的开发新药的方法。单基因引起的疾病非…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呈  曹宇  顾永清  张令强 《科学通报》2014,(13):1209-1214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并能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疾病.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目的是预防骨折的发生,但仍没有特效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的3类药物中,骨吸收抑制剂是当前的主要药物,它通过抑制骨的重吸收来提高骨密度;骨形成促进剂可以直接刺激骨形成,并且有重建骨组织的效应;骨矿化物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基础药物,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和策略,靶向治疗成为未来药物的发展趋势.当前以RANKL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的研究为依据的各种骨生长因子制剂(如denosumab,sclerostin antibody等)逐渐被开发,疗效也较好.另外,BMP信号通路作为骨生长的重要调节通路,其刺激骨形成的作用十分突出,且在该通路的调节蛋白中存在较多潜在靶点,如Smurf1,CKIP-1等.这在靶向治疗骨质疏松的新药研发领域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意栽花花不开 ,无心插柳柳成荫 .  一些美国医生在一篇报道中谈及由于一种精心研制的新药的使用 ,使 1 6名白血病者中有 8位得以完全缓解 .  该药名为BL2 2 ,由位于华盛顿特区附近的国家癌症研究中心RobertKreitman领导的小组研制成功 .该药的设计一半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