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万前 《科学通报》1987,32(9):665-665
最近,方励之、李淑娴以环模型的进动章动模型,利用SS433的短周期变化的位相来计算SS433的161.5±0.3d进动周期变化的位相,并将结果与新近从Mammano得到的观测分析数据进行比较。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用喷流模型和环模型的进动章动模型计算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管同仁 《科学通报》1984,29(24):1487-1487
近20年来,曾多次见到扭摆周期在日、月食期间发生异常变化的报道。为检验这种异常现象,我们先用连续工作的自由衰减摆对1982年出现的四次日、月食进行了观测,皆没有观察到异常现象。最高测量精确度比美国J.Saxl博士观测月食发现异常现象时所用的扭摆精  相似文献   

3.
吕大炯 《科学通报》1980,25(1):48-48
我们利用激光锁相应变仪、基岩地电仪、天电仪及气象仪器同时观测基岩应变、基岩地电、电磁辐射包络及气象等地震前兆。通过观测发现:突变前兆对于临震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它们具有多样性、全球性、相互独立性、反向特性、前兆模式的重复性、周期(或准周期)性、周期性前兆波形的相似性及这  相似文献   

4.
借助人造卫星观测证实了东南太平洋和南印度洋上的同温层的臭氧量以35~50天的周期变化的事实.美国的研究小组发表了从1979年4月1日到1983年4月3日的1464天的观测结果. 70年代初发现了热带地区的大气压和风,以40  相似文献   

5.
卫星观测最新资料显示,地球大气会有节奏地扩张和收缩,9天为一个周期。美国科学家近日表示,地球大气的这种奇特"呼吸"与太阳磁场的变化规律一致,而太阳磁场变化的周期为27天。从配图上可以  相似文献   

6.
吴存恺 《科学通报》1984,29(18):1106-1106
引言 由于位相共轭后向波可以补偿各种位相畸变,因此近几年来人们对位相共轭镜和具有位相共轭镜的激光谐振腔有很大兴趣,我们已经提出和实现了利用位相共轭镜补偿激光放大器位相畸变的方案脚。本文报道一种实用的,具有位相共轭镜的新的激光系统,该系统是由激光振荡器、放大器及腔内共轭镜组成,用作位相共轭镜的非线性介质是BDN染料二氯乙烷  相似文献   

7.
基于全球分布的14个台站GWR超导重力仪21个高精度潮汐重力观测系列(约86年), 检测了地球固态内核平动振荡现象. 将观测数据分成G-Ⅰ组(8个较长观测系列)和G-Ⅱ组(13个较短观测系列). 首先对各台站每分钟原始观测数据实施仔细修正, 消除由地震和电脉冲等导致的错误数据和大气变化等干扰影响, 再扣除理论潮汐重力信号获得观测残差. 然后分别对各残差系列做Fourier谱分析, 最后基于多台站资料迭积技术, 求得亚潮汐频段上的积谱密度估计. 在进一步消去剩余气压效应后, 检测到8个公共谱峰. 计算了这些谱峰的本征周期、品质因子和共振强度. 数值结果说明其中3个公共谱峰的本征周期与Smith理论值间的最大差异小于1.0%, 这种一致性说明了利用高精度地表重力观测可检测到固态内核的动力学现象. 还检验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对地球自转和椭率可能导致的谱峰分裂现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千年全球气温中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维宏  陆波 《科学通报》2010,55(32):3116-3121
采用最新重构的千年全球代用与器测气温序列、近400年太阳辐射和北太平洋海温指数序列, 分解了不同时段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全时间域上的多时间尺度周期变化, 探讨了气温周期变化的成因. 千年全球气温序列中清楚地存在中世纪暖期(MWP)、小冰期(LIA)和全球增暖期(GWP). 剔除这3个时期的基本气候态后, 气温序列中仍然存在准21年、准65年、准115年和准200年的周期变化. 这4个气温变化的自然周期中, 准65年的周期与海温变化有关, 而其他3个周期与太阳辐射变化有明确的位相滞后关系. 准21年的气温周期变化形成了十年暖期和十年冷期的交替. 21世纪之交形成了过去千年中首次的上述4个周期暖位相的叠加, 也就形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性增暖和暖平台现象. 根据长期趋势和周期振荡的叠加, 预计全球气温会在21世纪30年代进入一个冷期, 而在21世纪60年代达到一个新的暖期.  相似文献   

9.
外强迫驱动下气候系统模式模拟的近千年大气涛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文敏  周天军 《科学通报》2011,56(25):2096-2106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IAP)气候系统模式进行的过去千年气候模拟数据, 分析了近千年大气涛动的变化, 并与重建资料进行了比较. 基于代用资料的近千年大气涛动重建序列表明, 北大西洋涛动(NAO)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演变在千年尺度上呈反位相变化, 在中世纪暖期(MWP)期间, NAO强, PDO弱; 在小冰期(LIA)期间, NAO弱, PDO强. MWP 期间盛行类La Niña 状态,LIA 期间盛行类El Niño 状态, 15, 17, 19 世纪最明显. 模式基本再现了1000~1400 AD NAO 正位相及1650~1900 AD NAO负位相特征, 但模拟的NAO在1400~1650 AD与重建结果差别较大. 模拟的PDO 演变与重建资料较为一致, 均表现为MWP 期间PDO 负位相(1000~1400AD)、LIA 期间PDO 正位相(1400~1900 AD)的特征, 模拟与重建结果的相关系数可达0.61. 模拟的近千年Niño-3 指数演变与重建资料差别较大, 模拟结果表现为中世纪暖期ENSO 正位相、小冰期ENSO 负位相的特征. 模拟与重建的近千年南极涛动(AAO)均表现为中前期负位相、后期正位相的变化特征. 模式可以合理再现MWP 期间亚洲-太平洋涛动(APO)指数整体偏强, LIA 期间APO 指数整体偏弱的特征, 在1000~1985 AD 期间, 模拟与重建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50. 太阳辐射和火山活动等外强迫变化是影响近千年大气涛动变率周期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
蒋世仰 《科学通报》1986,31(21):1642-1642
一、观测和周期分析HD94033是1975年才发现的一颗周期仅 86min、光度幅约0.8mag.的短周期脉动变星。观测表明它的金属丰度很低,空间速度很大,因而被认为是典型的星族Ⅱ矮造父变星。我们自1981年把它选为观测对象,到1984年春共获得16个光度极大时刻。把它们与文献[1]发表的25个光度极大时刻进行综合分析,除发现脉动周期可能在增加外,还发现它的(O—C)值似有周期约9年的规律性变化。文献[2]提出了HD94033可能是双星的假说。  相似文献   

11.
刘学富 《科学通报》1981,26(15):928-928
密近双星VW Cep属于大熊座W类型的相接食变双星,周期为0.2783天,光谱型为G5 K1,质量为1.1m_(?) 0.4m(?)。自从1927年Schilt发现它是食变双星以来,五十多年来不断有人对其进行光电测光、光谱分析和偏振观测等。由于它的光变曲线是变化的,轨道周期也是变化的,近年来又发现它有X射线发射,所以VW Cep相接双星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受到天文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12):134-134
卫星观测最新资料显示,地球大气会有节奏地扩张和收缩,9天为一个周期。  相似文献   

13.
丁有济 《科学通报》1980,25(18):846-846
一、预报和实际检验1978年1—12月云南天文台的黑子目视和细节照相观测327天.H_α色球巡视317天.黑子磁场观测292天.作者利用黑子群内出现长命旋涡(旋涡时间≥12天者)作为质子耀斑预报的初始主要指标,当黑子群磁型发展到β_γ,β_δ,γ,γ_δ时,立即发布短期预报.从1—12月共发布11次质子预报.11月11日和12月11日的预报是同时对两群发布的,5月4日的预报因与4月30日的半月报内容相同未向使用者发布.预报技术和实际检验列入表1.由表知:  相似文献   

14.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学祥 《自然杂志》2004,26(3):151-155
通过对1950~2002年厄尔尼诺事件资料、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资料、环南极海冰变化资料、臭氧变化资料、气候振动和大气环流准两年周期资料的模拟验证,我们发现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升高、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增大与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间在一切细节上有惊人的对应关系.这个综合检验结果给出了日食-厄尔尼诺系数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日食-厄尔尼诺系数与厄尔尼诺事件对应关系的发现和最终确认是一项有历史意义的综合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15.
小行星大多是形状不规则的天体,它们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其视亮度经常在变化,这不仅取决于它们到太阳和地球的距离,以及它们表面的反照率,还与它们由于自转而以不同的表面呈现于我们视界有关.小行星的亮度变化是有规则的,通过光电观测可以揭示出它们的自转周期.迄今为止,已定出50~60颗小行星的自转周期,绝大多数都很短,一般小于24小时. 最近发现有两颗小行星——第128号(Nemesis)和第393号(Lam-petia),它们的自转周期是目前已知最长的.据报道,第128号小行星的自转周期为39.0小时,第393号小行星的自转周期稍短些,为38.7小时.报道说,第128号小行  相似文献   

16.
东南极Dome A 近地面气温及雪层温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我国在Dome A 获取的2005~2007 年自动站观测资料, 分析了冰盖近地面3 个高度的气温和近表层4 个深度雪温的季节变化及其差异特征, 并分析了近地面底层逆温及大气稳定状况, 最后对近地面观测气温、10 m 深度雪温以及地面气温的关系作了探讨. 结果表明, Dome A近地面温度变化具有典型的无芯冬季特征, 在长达半年的冬季期间近地面存在强而稳定的逆温. 雪层中季节温度波动的振幅随深度衰减, 同时位相逐渐滞后, 导致近表层内季节温度的垂直分布廓线具有显著差异. 由于很强的近地面逆温效应, 自动站观测的近地面年平均气温比 10 m 雪温所代表的年平均地面温度高得多. 而根据边界层理论对地面气温进行近似推算得到的年平均地面气温与10 m 雪温十分接近, 考虑到其极低的10 m 雪温和很强的近地面底层逆温, Dome A 可能是地球上地面温度最低的地点,这有待于观测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罗葆荣 《科学通报》1978,23(6):362-362
自从1843年Schwabe发现太阳活动呈现11年左右周期以来,许多学者利用近300年来的资料研究了与太阳活动相关的极光、地磁、地震等等地球物理现象的周期,得出它们也存在11年左右的周期。这些地球物理现象11年周期的存在,除了证明它们的变化与太阳活动相关外,也为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相似文献   

18.
方励之 《科学通报》1977,22(10):431-431
密近双星轨道周期的变率,是研究这类恒星性质的重要参量,周期变率的符号及大小与双星的结构及演化阶段有密切关系,例如,狐狸座BW,因有明显周期增长,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我们通过观测分析发现,仙女座BX也具有周期稳定变长的性质,而且变率相当大,是值得注意的一个双星.  相似文献   

19.
曲伟菁  吴斌 《科学通报》2012,(8):600-605
基于198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27年的Lageos1和1992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18年的Lageos2激光卫星最新观测数据,应用高精度的卫星观测拟合卫星统计动力学轨道方法反演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2J的变化,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季节和长期变化特性.结果表明2J变化包含明显的周年、半周年和长期变化信号.通过采用不同数据段拟合得到的2J变化周年和半周年振幅和相位结果较稳定,利用全部数据段得到的2J周年振幅以及相位分别为2.51010,127°,半周年振幅和相位分别为0.941010,213°.对于长期变化,全部数据段拟合得到的长期变化为2.21011a1,然而不同数据段得到的结果因为受到几年尺度的异常变化影响会有所不同,例如"1998异常".最新的数据分析表明2007~2010年期间又可能有明显的异常变化,虽然对应这一变化的地球物理解释目前尚不清楚,但从实测角度监测地球"胖瘦"提供观测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GPS测定地球定向参数的高频分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大伟 《科学通报》1995,40(5):433-433
1992年6月到9月进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实验(亦称IGS’92战役),为检测GPS测定地球定向参数(EOP)的能力提供了机会.在此期间,其它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如VLBI,SLR,LLR也进行了加强观测,其观测得到的综合序列称为IGS序列.另一方面,许多观测和研究认为,大气扰动是地球日长变化(LOD)中几天到几年时间尺度范围内变化的主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又表明,大气压力和风的扰动与高频极移变化的激发有很强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检测大气对EOP3个分量上激发作用,以比较和评估GPS和IGS观测的EOP资料序列在一个月时间尺度内的高频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