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海明威具有好胜、勇敢、自信、尊严、乐观等硬汉性格,这对他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充满暴力色彩的题材,随处可见。他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硬汉”精神,并以此告诉人们“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打败。”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一直被公认是塑造“硬汉”形象的巨匠,在他的笔下诞生了许多“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的英雄。但是任何作家的作品中不可能只出现男性,而忽略女性形象的塑造。海明威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被很多人认为是不成功的,其实不然,仔细分析其作品对女性形象的描写、塑造,可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分为两类:即“小兔子”式的理想女性和“男性化”的现实女性。海明威作品中女性的塑造不是中心,但却对男性中心形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作品之所以风靡世界就在于他所刻画的人物具有鲜明的性格、令人回味的情节和电影化的组合方式。他所塑造的“硬汉”形象和“冰山”风格已成为当今文学创作的典范。同时,从其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海明威创作态度的严谨和文学构思的精妙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创作中奉行“冰山原则”,文笔简练含蓄,所塑造的形象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他笔下的女性人物像一个深海:“硬汉”精神不仅仅体现在男性身上,那些勇敢面对苦难的女子也可以称得上一条“硬汉”;被斥为“妖妇”的勃莱特和海伦放荡的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情;凯瑟琳和玛丽亚不是“驯服的性羔羊”和“专供玩赏的姑娘”,她们是男主人公对抗虚无的最后屏障;《老人与海》不是漠视女性世界,“大海”的形象是对男性情感中女性成分的充分肯定,是女性形象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管姗姗 《科技信息》2007,(11):171-171
本文从海明威的第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入手,分析了小说主要人物的塑造与作者心灵世界的关系,提出早期海明威的作品中已经反映出所谓“硬汉精神”。同时,结合海明威的家庭教育背景分析他“悲剧性格”的产生根源以及这种性格是如何在小说中反映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宋韶勋 《科技信息》2011,(13):195-195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可以说是海明威式"硬汉"形象的概括和升华。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给予了他笔下的老人圣地亚哥——勇敢、自信、自尊,永不屈服的性格特征。笔者从此角度出发,探索了"硬汉"精神这一主题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以他的“硬汉”形象闻名全世界,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大家。本文通过分析《雨中的猫》中的那位美国太太在寻猫前后的思想变化,来管窥海明威在其早期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以其含蓄简约的“冰山文体”、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他的作品中的树造了一大批硬汉的形象,深受世人好评。但仔细分析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海明威在他充满男子汉气质的男性视角中又隐约地显现出超越男性本身的女性意识。本文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入手,分析他的独特的两性视角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人物性格与文化透视姜岳斌海明威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作品中的两类主要人物,即“迷惘的一代”与“硬汉”,也在多方面、多层次上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及其嬗变。“迷惘的一代”是一群在战争中饱受伤害的美国青年,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已开始了对传统的反叛,但在...  相似文献   

10.
从海明威作品中的“迷惘”主题、硬汉式主人公、冰山风格等方面探讨了其短篇小说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认为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中,准确生动地把握了时代的特征和精神状态,真实、客观地再现了生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硬汉的心理素质姜岳斌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的最动人之处便是他们的顽强性格:果敢自信,自强不息,镇静地忍耐着孤独,向往着超常的成功……然而这些硬汉却绝口不提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沉默的行为方式甚至使自己被冠以“哑牛”的雅号。于是这些人物就往往被读者...  相似文献   

12.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老渔人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最后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硬汉性格的最后总结。《老人与海》的故事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揉进了作者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和思想,可以说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式”硬汉子精神的最佳体现者。  相似文献   

13.
“硬汉气概”在海明威作品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开斌 《科技信息》2009,(17):195-195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硬汉性格"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这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中,他们的人格、心理力量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中,作者歌颂了人类的硬汉精神。本文拟主要从根源及对英雄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方面简单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性格。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荣获诺贝尔学奖的东方作家,川端康成学作品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与川端康成绚烂多采的纯学作品遥相呼应的是大量的关于“儿童”的描写贯穿了他学创作的始终。他不仅在一般学作品中塑造了丰富的儿童形象,并且还专门以儿童为阅读对象创作了大量的少男少女小说。个人经历、作家的使命感、社会的巨变,促使川端康成将目光始终凝注在“儿童”身上。  相似文献   

15.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称。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硬汉性格"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在这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中,他们的人格、心理力量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品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在对这些人物的刻画中,作者歌颂了人类的硬汉精神。本文拟主要从根源及对英雄人物特征的细节描写方面简单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硬汉性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硬汉”海明威人生历程、代表作对比、写作风格化 ,从而提出“他终于超越惘迷一代”,表露出他那“冰山”的底蕴”。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蜚声世界坛的美国现代名小说家。他坚强的性格和丰富的阅历使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宁折不弯的“硬汉”形象,这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但他的自杀使很多人对他的评判有失公允。通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肯定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更是一位可敬的道德教育家。  相似文献   

18.
胡才高 《科技资讯》2009,(6):202-203
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不难发现大文豪鲁迅与他塑造的不朽艺术形象阿Q之间是一对塑造与自我塑造的互补关系。鲁迅试图通过解剖阿Q这个典型案例,在畸形的文化废墟中搜寻建设新文化的契机,并用文化反思与批判的姿态塑造着尝试超越的“文化自我”。阿Q被塑造成一个文化的“异端”,倾注了作者对民族文化劣根性全部的怒与恨。同时,阿Q不仅仅是被塑造,他也在进行着自我的塑造。经济(物质)突围的溃败使阿Q不得不转向精神-文化层面的突围。在阿Q四次“堂·吉诃德”式的文化突围中,贯注了作者所有的哀与痛。  相似文献   

19.
《歧路灯》作者李绿园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忠肝义胆、一心为主的忠仆形象——王中。他为人忠厚老实,行事沉着干练,对主家不离不弃。他亲历了谭府由盛到衰,再由衰转盛的全过程,不仅是谭府败落时的匡扶者,更是谭府复兴的有力推动者。究其形象塑造之原因,乃李绿园作为封建正统文人,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形成了“文以载道”的创作观,而生活于康雍乾三朝的他,在盛世繁华背后敏锐地觉察到了衰败的开始。所以在作品中努力以“忠孝”两全的王中为代言,维护和巩固封建道德秩序和封建等级制度,挽救世风的浇薄和子弟的颓废。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板块上,马原写下了亮丽的一笔。这主要不是依赖他作品的内容,更多的则是他那恶作剧般小说叙述的“陌生化”形式。其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有意识地创作了“活页小说”,形成类似“元小说”的效果。但马原最终被读者抛弃与他最初被读者接受一样,都是因为“形式”,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新时期“先锋小说”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