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考虑底排 -火箭复合增程弹结构特征参量为非定常量的弹道特征对弹道计算结果的影响 ,在建立底排 -火箭复合增程弹结构特征参量为常量的多元弹道模型基础上 ,导出了结构特征参量呈连续变化和非连续变化的底排 -火箭复合增程弹多元弹道计算的修正模型 ,算例验证了修正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低阻增程弹(俗称枣核弹)的外形特点及旋转弹的风洞实验技术。分析了“枣核弹”的阻力特性及Magnus特性。指出采用枣核形设计及底排技术是两种有效的减阻增程措施,定心块有降低Magnus效应的作用,有利于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3.
带鸭舵滑翔增程炮弹方案弹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鸭式气动布局滑翔增程炮弹的最佳滑翔效果,研究了相应的滑翔策略及其方案弹道特性问题.通过动力学分析建立了滑翔增程炮弹的各飞行段的弹道模型.由数值分析得到采用最大升阻比的滑翔策略可获得最佳滑翔增程效果.采用该弹道模型和最大升阻比滑翔方案,分析了滑翔起控点、火炮射角参数等对滑翔方案弹道特性的影响,通过计算给出了滑翔增程弹方案弹道的轨迹曲线、飞行速度变化规律曲线、方案攻角曲线和方案舵偏角输出曲线.研究结果可为滑翔增程炮弹的弹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用优化设计方法分析了分段推力火箭发动机的增程特性,指出分段推力方案特别适合于射程为30 km以上的中远程野战火箭弹,其增程幅度在20%左右,同时火箭弹的密集度也能得到改善。若保持射程一定,则可相应减少装药量或降低对推进剂的能量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滑翔增程火箭弹弹道优化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影响滑翔增程火箭弹射程的主要弹道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滑翔增程火箭弹最优化弹道的求解算法,并给出滑翔增程火箭弹的弹道优化计算模型.针对计算模型求解规模较大的问题,给出了用分布式并行集群计算服务器求解的进程调度方法,弹道优化算法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滑翔增程弹的增程率高于100%,滑翔增程火箭弹的弹道优化算法有较好的收敛性质,并行求解方法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一种复合增程弹的气动力干扰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这种复合增程弹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位于弹丸肩部,通过几个均匀分布于弹体园柱部起始处的喷咀侧后向喷气产生推力,从而达到增程的目的.实验是在超声速风洞中进行的,实验Ma数为2.5,攻角α=0°~6°,喷咀倾角θ=30°,喷流压力比ε=Poj/P∞=101.222,喷流介质为冷空气.实验结果表明,喷流后弹丸阻力系数下降,升力系数上升,压心后移.并对引起气动力变化的原因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某滑翔增程弹滑翔弹道的跟踪控制,以达到增程的目的,采用具有解析形式控制律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设计其控制系统。将滑翔增程炮弹控制系统分为质心控制和姿态控制2个回路设计,通过质心控制回路将方案质心位置指令转换成弹道倾角和弹道偏角指令;再由姿态控制回路转换成升降舵偏角和方向舵偏角指令;倾斜稳定控制器将滚转角指令转换成副翼偏角指令。以某滑翔增程弹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克服干扰因素的影响,实现滑翔增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影响零风偏反坦克火箭增程弹散布的因素,研究了确定此种增程弹的各种参数的方法及注意的问题,为较好地设计上述增程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增程器能够扩展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但增程器的并网发电尚属研究空白. 为此,重点研究了增程器的并网方案和控制策略. 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解耦双同步参考系锁相环的电气位置估算方法,并引入霍尔前馈提高其响应速度和估算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网锁相环和电网电压的协调控制逻辑. 其次,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增程器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增程器的油耗和非必要的机械启停. 此外,对增程器的启停及工况点切换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 最后,搭建了具有发动机、发电机及并网设备的增程器试验平台,进行了增程器电气角度算法验证试验、并网发电试验及工况协调验证试验等. 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带有V2G并网的增程器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几个主要扰动因素引起的火箭增程弹的扰动运动特性,导出了散布计算及确定合理点火条件的公式,为正确选取一些重要设计参数并进行散布分析提供了依据。全文分以下几个专题:①野战尾翼式增程弹扰动运动特性;②高初速条件下起始扰动引起偏角的极限值;③高初速条件下周期性扰动因素所引起的扰动运动;④合理点火条件的确定;⑤反坦克增程弹的立靶散布。本文是在文[1]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串联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工作模式,给出了选配电动汽车发动机和评价整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利用Cruise/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整车进行建模与仿真,引入基于规则的发动机定点和最优曲线能量控制策略.典型工况下的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最优点能量控制策略能够使发动机和发电机工作在效率最高点,其燃油经济性优于最优曲线能量控制策略;在增程模式下,当采用发动机最优曲线能量控制策略时,增程式电动汽车获得了较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控制效果,且该策略有利于发动机的最小化.  相似文献   

12.
针对增程器转速功率动态协调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励磁电机的新型电动汽车增程器,阐述了其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根据混合励磁增程器整体效率特性确定了多转速点工作区域,基于混合励磁电机气隙磁场的柔性可调特性,设计了围绕工作区域的增程器转速-功率解耦发电双闭环控制算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控制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半实物仿真平台,对增程器起停及切换过程控制策略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倒拖转矩增大和倒拖终了转速提高后,增程器起动时间降至1.01s;暖机起动过程发动机颗粒排放数量浓度峰值达2.0×10~8个·cm~(-3);停机过程通过发电机加载转矩实现负载停机,转速波动得以明显抑制;采用快速起动和增大增程器输出电功率上升率限值后,整车动力性有所改善;切换过程发动机颗粒排放数量浓度峰值达2.5×10~8个·cm~(-3);发动机调速模式相对发电机调速模式,增程器电功率输出较平缓,但发动机更易偏离最佳油耗曲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增程器轴系在不对中故障时的运动状态与受力情况,建立增程器轴系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对增程器轴系平行不对中、偏角不对中、综合不对中三种类型的故障进行仿真,分析不同类型不对中故障产生的动力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系统振动频谱中1谐次和2谐次的幅值可作为增程器轴系不对中故障诊断特征参数,平行不对中导致2谐次的幅值大幅增长,偏角不对中使1谐次幅值变化明显;增程器轴系左右两侧在2谐次下的振动相位差可进一步对不对中故障类型进行辨识,其中平行不对中故障时轴系两侧振动相位差接近0°,偏角不对中故障时轴系两侧振动相位差接近180°,综合不对中故障时轴系两侧振动相位差远大于18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镁对补燃室内燃烧的影响,利用概率密度函数模型和颗粒轨道模型,对冲压增程炮弹补燃室铝镁推进剂的二次燃烧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铝颗粒的燃烧采用蒸发扩散模型进行控制,湍流模型采用标准k-ε两方程模型。考虑镁质量分数、铝颗粒直径的影响,得出了产物组成、温度等发动机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冲压增程炮弹补燃室头部有两处扩散火焰峰面,然后在补燃室中部混合成为一个火焰;随着镁质量分数由0%增加到15%,铝颗粒的燃烧效率由15%提高至35%;在镁质量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随着铝颗粒直径的增大,铝颗粒的燃烧效率减小。  相似文献   

16.
增程器作为E-REV的核心部件,其启停控制决定了汽车运行的工作模式。提出了在短途和长途两种行驶模式下减少增程器运行时间,尽可能利用电能驱动E-REV的控制策略。以目标里程和电池SOC变化范围为约束条件,利用Cruise/Simulink对增程器启停时刻仿真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减少增程器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间,目标里程下纯电动里程增加,有效降低了燃油消耗和排放。  相似文献   

17.
由我校机械学院承担的“八五”国防重点预研课题:提高远程火箭密集度综合技术——散布误差源特性研究与分析、远程火箭发动机结构及新材料技术——特型微推们喷管技术、炮弹火箭增程技术及航空炸弹远程设放技术——双层组合装药发动机技术4项研究课题,于5月20日至22日在我校召开了预研成果鉴定会。来自兵器工业总公司的有关研究所、工厂、基地的专家12人听取了各课题组的汇报,审查了各课题组提供的各种资料。专家们一致认为各课题组已经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全部通过技术鉴定,并确认其中的远程火箭发动机结构及新材料技术属国内…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增程器用12极18槽永磁发电机制造成本高、感应电动势波形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的新型结构永磁交替极发电机。通过改变极槽匹配关系和转子铁心上磁钢布置方式,实现稀土永磁用量的减少和感应电动势高次谐波的降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四种结构的增程器发电机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增程器用12极18槽永磁发电机相比新型永磁交替极发电机能够减少稀土永磁用量;并且降低5次、7次感应电动势谐波含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新型永磁交替极发电机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增程阶段的能量转换效率及整车的等效燃油经济性,以一款增程式电动环卫车为例,对增程器的3种不同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首先基于台架试验的发动机油耗特性和发电机效率特性,合成得到增程器整体效率特性及其最优效率曲线,并在MATLAB/Simulink/Stateflow平台搭建整车正向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等效能耗进行了推导,将所消耗燃油和电能全部换算为单一的燃油量;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典型城市客车运转工况,分别应用增程器定点发电、增程器沿最优效率曲线功率随动和增程器恒定转速随动输出功率这3种控制策略进行车辆行驶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增程器在定点发电模式下,能够始终工作于最高效率点,从而达到最优的能量转换效率,此时整车等效百公里油耗为29.22L;増程器在恒转速功率随动模式下效率最低,其等效百公里油耗为33.41L;增程器沿最优效率曲线的功率随动模式下比恒转速功率随动模式下的等效百公里油耗降低了约2.78L,达到30.63L。通过对比3种增程器控制策略的仿真结果发现,在增程式电动汽车増程器的电量消耗-电量维持工作模式下,定点发电模式能够使增程器达到最佳的工作效率并实现最小的整车等效百公里燃油消耗,可将其作为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器的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DDV—Ⅲ—EA动态粘弹谱仪对一种聚氯乙烯——过氯酸铵(PVC/AP)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动态粘弹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测定。通过频—温(时—温)等效原理、动—静态粘弹力学特性的关系,经过分析计算,给出了该复合固体推进剂的几种粘弹力学谱曲线及应力松弛模量E(t)的数学表达式。其结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结构完整性分析计算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