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66年条约及其他协定十九世纪初叶,埃及政府工程师里南德就订出了凿通苏彝士地峡以打通地中海到红海航路的计划。1854年,曾任法国驻埃及副总领事的法国工程师费迪南·德·勒赛普在法国政府的指使下,以当年里南德的开凿运河计划为蓝本,向埃及总督赛德提出开凿苏彝士运河的计划,得到了埃及政府的同意。同年11月,双方签订开凿运河的条约。条约规定,由勒赛普组织“国际苏彝士运河公司”,由埃及无偿地供应运河所经过的土地、所需用的石块以及所需工人总数的五分之四。1859年起正式开工。在运河施工期间,1866年,“国际苏彝士运河公司”又和埃及政府签订了开凿运河的条约,规定了苏彝士运河公司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其要点为:(1)股份公司拥有对苏彝士运河的租借权九十九年,即从通航日到1968年11月17日止。(2)租借期满后,苏彝士运河完全归埃及所有。(3)公司的利润分配应按照下列比例进行:埃及得15%,公司的投资开办人得10%,行政管理人员得2%,专门基金占2%(公司职工的抚恤金、补助费和奖金  相似文献   

2.
半月述评     
环绕着埃及宣布苏彝士运河国有化所产生的复杂局势,仍为这二周中国际事件的中心。目前人们正密切注意着英、法、美三国所建议召开的伦敦国际会议。殖民者的对策大家知道,英法两国在惊魂甫定之后,急急忙忙采取了两种对策:一面宣布軍事动员,增派武装力量到地中海去,对埃及进行恫吓,并实行经济报复;一面在伦敦举行英、法、美三国会谈,于8月2日发表联合公报,决定于8月16日在伦敦召开二十四国会议,讨论苏彝士运河的“国际管制”问題。帝国主义国家,特別是英法两国对埃及收回苏彝士运河感到非常恼怒,是因为埃及这一行使主权的行动将使它们每年丧失一亿美元的巨额利  相似文献   

3.
在伦敦会议失败以后,“五国委员会”的活动又失败了。美、英、法帝国主义企图从埃及手中夺取对苏彝士运河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政治外交阴谋,接连两次受到严重的挫折。这是埃及在保卫自已的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的又一次巨大的胜利。“五国委员会”负有一个不名誉的使命,那就是向埃及推销“国际管理”苏彝士运河的杜勒斯计划。本来,在伦敦会议期间,情况已经很清楚;埃及方面对杜勒斯计划是断然拒绝的。“五国委员会”的活动事先注定要失败。美、英、法帝国主义也不是不了解这一点的。所以,在“五国委员会”在开罗活动的同时,英法采取了加紧军事恫吓和诱使外籍领航员离职的行动,并且加强了对埃及  相似文献   

4.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阿卜杜勒·纳赛尔宣布把被帝国主义国家控制了八十多年的苏彝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相似文献   

5.
埃及把苏彝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以后,美、英、法三国曾经而且还在采取政治、經济和軍事性質的各种报复手段,企圖从埃及手中夺取运河的所有权和經营权,把它永远放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之下。其中一个最重大的报复步驟,就是三国片面召开的关于苏彝士运河問題的倫敦会議。美、英、法想利用这个会議,作出强加在埃及身上的决議。但是,这个会議沒有能够实現帝国主义者的如意打算。相反的,这个会議却成为揭露帝国主义侵犯埃及主权的罪行、闡揚埃及在苏彝士运河問題上的正义立場的講壇。而且从印度在会議上的建議得到埃及自己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亞非国家和  相似文献   

6.
帝国交通线     
"帝国交通线"也叫"帝国生命线"。这条路线是从伦敦开始,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入地中海,过马耳他岛,到塞得港入苏彝士运河,再通过红海,经亚丁湾而达印度洋。到了印度洋,分途到远东和澳大利亚洲。英国的统治者曾这样夸下海口:在这条生命线上不许有其它国家染指。确实,这条生命线会是英帝国的大动脉,"抽吸着  相似文献   

7.
自从埃及把苏彝士运河收归国有以后,英法殖民主义者勃然大怒,甚至于到了不能自持的地步。于是,我们中国人过去并不生疏的大腹便便、口衔雪茄、手执皮鞭、横眉竖目的洋老板的那种横相就活生生地来到人们的面前了。英国保守党副主席欣琴布鲁克说,作为对埃及的决定的回答,英国应当马上派遣军队重新占领苏彝士运河区。保守党人士福莱塞在报纸上叫得更响:应当“立即出兵”对付埃及,应当对埃及采取“军事行动、屠杀和消灭”! 执政的老爷们也撇开了绅士的尊严而露出了那种“草莾英雄”的本色,一言一行之间都闪烁着刀光剑影。连一向最是“温文尔雅”的外交部长们也没有例外。  相似文献   

8.
英美舆苏联碰出火星的地带,不独在地中海,苏彝士运河沿岸的近东及中东,并且在太平洋北冰洋以及世界任何这刚大势力接触的地带,不过地中海上对立的局势,最近更为表现得姿态明朗而巳。  相似文献   

9.
想想看,意大利要征服阿比西尼亚,她的军队经过直布罗陀开过去呢,还是好望角?当然,不是这么走的!意大利的军队,离开那布勒斯四千公里,是可以的,如果离开凡乌(Vesuoe—那布勒斯附近的一个地方)一万六千公里的时节,那就不行了。因此苏彝士的存在,简直是意大利帝国基础的决定要素.勒斯(F rdin and deL esp—苏彝士运河创造人)的工作,把罗马和  相似文献   

10.
一、第二次大战与中东——大战前夜的中东——大战初期的中东——大战后期的中东二、中东的战略地位和资源——达达尼尔海峡——苏彝士运河——丰富的石油源三、几种矛盾的交叉——资本帝国主义与弱小民族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英法与英美间的矛盾——民族与宗教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1956年7月26日晚上,英国首相艾登爵士正在唐宁街官邸大宴宾客的时候,忽然他的秘书仓皇地跑进来在他耳朵边轻轻地说了几句话,使得那位一向老成持重、不动声色的艾登爵士那张因为喝了香梹酒而显得绯红的脸,不由得刷地变白了。艾登爵士这几天正因为跟在美国杜勒斯屁股后面拒绝贷款给埃及修筑阿斯旺水坝,而对可能发生的后果感到不放心,却想不到埃及的阿卜杜勒·纳赛尔总统一下子就击中了大英帝国的一处要害。阿卜杜勒·纳赛尔总统以豪迈的声音,在亚历山大港自由广场上向埃及人民庄严地宣布了苏彝士运河收归国有。将近一百年来套在埃及人民脖子上的锁链挣脱了,埃及人民发出了怒潮似的“马布鲁克”(道贺)。当这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埃及     
埃及共和国位于非洲东北部,它的领土包括肥沃的尼罗河河谷和尼罗三角洲,以及亚洲的西奈半岛。世界最著名的两大运河之一的苏彝士运河就在埃及境内。全国面积约一百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千三百万。90%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全国通用的语文是阿拉伯语文。埃及的首都是开罗,主要的港口是亚历山大港。埃及有六千多年的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古代埃及人在天文学、几何学、医学、化学、建筑、雕刻各方面,对于人类文化都有过许多贡献。十六世纪时土耳其帝国征服埃及,统治了好几百年。  相似文献   

13.
半月述评     
在这兩周里,成为现代国际局势的主要潮流之一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出现了新的高峰:埃及宣布把苏彝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措施,受到一切拥护正义与进步的人民的欢呼,也引起頑固的殖民主义者的愤怒与怨恨。可是,在一切重视独立与自由的人民發出的欢欣鼓舞、响徹世界的呼声前,殖民主义者的这种愤怒与怨恨是显得多么荒謬,多么蒼白無力! 也是在这兩周里,爱好和平国家負責人物的友好接触和会談,为趋向緩和的国际局势带来了新的积极因素。南、埃、印三国政府首腦的会談,苏联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会談,都产生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张放同志的“全力支持埃及人民的正义斗争!”一文,全面地论证了埃及把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这个措施的合法合理性、这一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建立运河遗产廊道是运河旅游成功的关键,枣庄运河遗产廊道是一条生态、文化和休闲廊道。枣庄运河旅游的开发应“以水为魂,以人为本”,以“运河古城,墨子故里”为旅游形象,以创设动态的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为核心,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在中近东的花样繁多的阴谋活动都围绕着这样的目的:控制中近东各国,奴役中近东人民,掠夺中近东资源;排挤英国在中近东的传统的殖民势力;把中近东作为军事基地,利用中近东人民作炮灰,以进攻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最近,美帝国主义进一步地侵略埃及.这具体表现在七月二十七日英国和埃及在开罗临时签署的关于英国占领军撤离苏彝士运河区的协议上.  相似文献   

17.
去年7月,当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的时候,杜勒斯非常害怕联系到巴拿马运河的主权问题。他在8月下旬的记者招待会上宣称: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情况完全不同。他认为:美国拥有在(巴拿马)运河地区行使主权的完全权利,而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得行使(这种主权),而且巴拿马运河是一条美国的“国家水道”。在他谈话后几小时,巴拿马外交部长波依德立即予以驳斥,他声明:巴拿马运河不能成为美国的一条国家运河,因为它是建筑在巴拿马的领土之内的。关于苏伊士运河与巴拿马运河之间的关系问题,波依德指出,这  相似文献   

18.
“运河”一词,北宋时著的《新唐书·五行志》已经见及,但古代很少作为专名的地名使用。灌溉运河与农业同时产生,中国早期的运河开发,以东南而论,早在河姆渡和跨湖桥时期就已经开始。先秦时期,亦有多条史书可考的运河。中国运河开发史源远流长,但以“以人为本”为准则来看,历史教训亦深刻。元朝时开发的大运河最后一段——会通河,开通后难以发挥作用,是显著的一例。  相似文献   

19.
海运捷径位于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是一条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的国际航运交通水道。它北起地中海边的塞得港,中间穿过提姆萨湖、大苦湖、小苦湖,然后南止于红海苏伊士湾的陶菲克港,连同两端伸入海里的河段,全长172.5公里。运河开凿之前,从欧洲到印度洋的航船,必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不仅路途远、时间长、费用高,而且风险多。运河开凿之后,它使地中海和红海得以沟通,进而把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起来。从欧洲到印度洋和太平洋西岸,不绕道好望角,而经地中海、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航程可缩短八千至一万公里。目前,欧亚两洲之间的海运货物,80%经过苏伊士运河;全世界油船运油吨数25%经过苏伊士运河。1979年,104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0艘船只通过苏  相似文献   

20.
刚到蒙特利尔,就听说这里有个“中国运河”。那是1989年的秋天,我远离祖国赴蒙特利尔大学深造,精神上正处于很孤独的时期,任何与中国有关的事都会引起我的特别关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探访了这条以“中国”命名的运河。在蒙特利尔岛的西南端,正是圣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