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世界》2008,(6):86-89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什么是迷信?科学因何有别于宗教、迷信,宗教与迷信又是如何区别?人类是否离不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心理需求吗?为什么学科学的人居然会追随邪教?所有这些问题,令我们困惑不已。本刊对中国反邪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从事了大半辈子科学史研究的王渝生先生进行了采访,请他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解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迷信本是起源于蒙昧无知的年代。在19世纪末,特别是当大众教育普及之后,人们一度相信,迷信将随着社会的进步销声匿迹。那么,生活在现代理性社会里的人,为什么会重新陷入迷信之中呢?如果我们向社会学家寻求答案,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人类的种种迷信行为,都可以顺藤摸瓜归结到大致相似的根源,即迷信者希望“在一个充满焦虑不定的社会里找到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3.
行政征收是国家机器运转所需费用的来源。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的行政行为,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国有关行政征收的研究起步较晚,行政征收领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行政征收的设定混乱及相对人不服行政征收的法律救济体系不健全。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根据地存在着大量的封建迷信,这严重威胁着根据地的生存。对此,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始制定并实行以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的各项措施:一是对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揭露迷信的虚伪性和欺骗性;二是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和识别能力;三是推广科学知识,破解套在人民群众头上的迷信枷锁。反迷信斗争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许多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5.
张佳 《科技信息》2009,(13):131-132
禁忌在中国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人民心理活动和信念上的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禁忌多是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出于对吉凶祸福等命运的迷信派生出来的趋吉避凶观念所形成的,由于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不同,禁忌事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而在性别方面的禁忌尤其是对妇女的禁忌更是名目繁多,数不胜数。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读性别禁忌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并非是惟一一种有着古怪举止的动物,其实鸟儿和老鼠也有类似的行为,因为有些迷信是天生的。专家们的研究表明,迷信容易使人产生错误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抵制洋迷信     
二、血型和血型迷信血型迷信起源于日本,目前盛行于韩国。迷信的人甚至连招工和谈婚论嫁都要看看血型,造成荒唐的血型歧视,引发社会不安。其实它来自对血型的一知半解和牵强附会,没有科学根据。1、红血球血型的发现,起源于输血事故。19世纪初,欧洲的医生还不知道什么是“血型”  相似文献   

8.
由于迷信风水而导致的民间纠纷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同时也是传统司法中一类不可忽视的特殊案件。"刁讼陈仲垣、陈杰二杖"案系明代《盟水斋存牍》中记载的一个典型的风水诉讼案件。分析其诉讼双方的利益分歧和诉求,以及官员的审理过程,对于探究传统社会中百姓的生活常识和内心信仰,以及这些观念是如何影响司法案件的审判,司法官员对民间的风水禁忌这一案外社会现实又有着何种见解与认同,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瑶族宗教信仰的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从人类学的角度看,瑶族宗教信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绝不是简单的迷信,实则具有文化演化的意义,及社会整合、人格养成、心理调适、辅助经济等多种功能。因此.学术研究不但能印证、发展理论,而且还具有指导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宗教,即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也获得了一定的拓展空间,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对宗教与迷信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加以了分析,并就我国政府对待宗教和迷信的鲜明态度,提出了我们对待宗教与迷信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石头崇拜是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这种行为表现了国人潜在的依赖自然、崇拜生育、敬仰神灵、迷信巫术、向往永恒、注重修身和坚守个性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人类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组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手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效率,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顺利进行。作为综合表现智能的写作能力也是“交叉型”、“复合型”人材总体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基础写作课历来都是大学中文系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因素,长期以来,基础写作课在文科诸多课程中是一门很难上好的课。基础写作“教学难”的问题,几乎是所有写作教师的共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体系混乱。写作学界本身在写作理论上存在着概念混乱、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艺复兴是场以人权对抗神权,以理性对抗迷信的资产阶级新文化运动,其特点主要有三:一是独特的文化活动基地;二是强烈的爱国主义色彩;三是浓重的异教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就如今的高中历史课而言,教学目标混乱,忽视了历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本文从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5.
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在自身的发展历史过程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一是否定、批判,揭露社会的丑恶,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之情;二是肯定,歌颂、表现了生活的关,显现出乐观自信的情调。而这两种审美倾向的产生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审美理解的不同所造成的,是艺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屈原曾经受到先秦诸子的深刻影响,对此前人已作了不少有益的梳理。“屈原与先秦诸子”研究主要呈现三种倾向:一是认为屈原归属于先秦诸子的某一家;二是认为屈原兼具先秦诸子思想:三是认为屈原兼具百家而后自成一家。学者学术视野逐步由封闭、迷信走向开放、求实,研究思路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徐平 《青年科学》2013,(5):36-38
第九计 识别谣言 地震谣言的制造和传播是另外一种跟地震有关的灾害。地震谣传如果蔓延开来,轻则会使一些人惶惶不安,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重则有可能出现大量搭建防震棚、抢购物品、人员外流、停工停产等事件,影响社会安定;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跳楼避震、拥挤踩踏、愚昧迷信等造成人身伤亡的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社会小群体搜寻同伴行为对疏散过程的影响,针对社会小群体的行为特点定义了2种不同的搜寻策略,并且基于性格模型定义个体恐慌情绪的计算方法,同时引入熵理论定量表征疏散个体对周围人群混乱程度的感知,建立了一个考虑个体恐慌与人群混乱的社会小群体疏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小群体搜寻行为与小群体数量以及搜寻策略有关,并且会加剧恐慌和人群混乱程度,进而影响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19.
洪秀全利用上帝教借以发动组织农民起义。作为一种宗教迷信 ,上帝教的消极作用是明显的、严重的 ,其一神论的教义不利于吸引更广泛的阶层加入反清斗争行列 ;其迷信方式成为领导人争权夺利的工具 ;其迷信信仰使领导人脱离现实、脱离群众、思想僵化。宗教迷信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范文澜同志在其所著《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中曾说:“东汉盛行迷信思想,和它作斗争的科学知识表现出光辉的成就。”我们知道,在东汉时候,佛教刚刚传入,道教刚刚产生,上古所传下来的巫术迷信已经没有多大势力;当时所盛行的迷信,主要是谶纬迷信。谶纬迷信是以自然现象比附人事为君权神授说教的“天人感应”的中古迷信之一种。“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是在西汉形成的,它是迷信思想,但却比一般的迷信思想有较强的理论性,从而也有更大的迷惑性。由于其立论的出发点是以自然现象比附人事,我们就不妨把它看作当时的一种自然观,它与那种坚持从自然界的本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