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西点华人     
过关斩将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华人,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燕赵大地———河北省的华人,他就是西点的1997届毕业生———郭宏斌。他是西点军校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毕业生。他英勇地过关斩将、顺利毕业。他曾迈着军人的稳健步伐,骄傲和兴奋地从校长克里斯特曼将军手中接过毕业文凭,他又无比荣耀地受到了当时的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统帅克林顿总统的亲切接见。在这位大陆华人五彩光环的背后,充满着荡气回肠的艰辛磨练、困顿忍辱和苦尽甘来的感人诗篇。郭宏斌13岁时和他哥哥一起从河北移民到美国。他的父母是1980年从大陆到美国自…  相似文献   

2.
奥尼尔是美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他的剧作以别具特色的表现方法生动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的社会现实,剖析了复杂的人性。本文主要从主题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奥尼尔戏剧的悲剧性和表现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阿瑟·密勒戏剧艺术的灵魂,是他透视现代生活的眼睛,他的作品几乎都和家庭题材有关。代表作《推销员之死》以家庭为轴心,揭示了现代美国社会普通家庭和普通人所面临的种种社会问题,包容了传统戏剧主题和现代戏剧主题的许多层面:艺术上它有机地聚合了传统艺术技巧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成为美国现代戏剧艺术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奥尼尔是美国杰出的现代剧作家,他的剧作以别具特色的表现方法生动地再现了美国20世纪的社会现实,剖析了复杂的人性。本文主要从主题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奥尼尔戏剧的悲剧性和表现主义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他笔下的阿罗史密斯 ,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医生形象 ,也是他的作品中极少的一个正面人物之一。作者通过马丁·阿罗史密斯的坎坷一生 ,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美国医学界的弊病 ,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6.
肖荣 《科技信息》2010,(32):163-163
詹姆斯·鲍德温是美国著名的黑人作家。然而,对于“黑人作家”的这个头衔,鲍德温却深表反感,他不喜欢人们在他的名字前冠以“黑人”的称号,只想成为一个“好作家”。鲍德温之所以能够在绚烂缤纷的当代美国文坛独树一帜,也正是因为他大胆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黑人文学,把写作范围不再局限在黑人作为弱势和少数族裔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关注白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本文拟以他早期的一部作品《乔万尼的房间》为切入口,一探美国黑人文学作品所体现的非族裔性特点。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小说深刻地揭露和讽刺了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社会.他笔下的阿罗史密斯,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医生形象,也是他的作品中极少的一个正面人物之一.作者通过马丁·阿罗史密斯的坎坷一生,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美国医学界的弊病,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舍伍德·安德森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现代主义之父,他以擅长于写短篇小说而出名.他表达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矛盾、迷惘、孤独、异化和绝望的现代意识主题.他同时也揭示了美国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安德森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现代小说题材.安德森成功地应用了现代小说创新手法,如象征、意识流、心理刻画等等.文章主要通过一个鸡蛋来体现父亲美国梦的破灭,并最终达到了顿悟.  相似文献   

9.
张翼 《世界博览》2010,(7):73-75
“这个人不适合当总统”在1968年选举期间,亨利·基辛格这样评价理查德·尼克松。基辛格是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之孙纳尔逊·洛克菲勒的心腹,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纳尔逊是和尼克松竞争的共和党候选人。1968年大选在党内提名中意外地输给了尼克松之后,纳尔逊伤心地认为美国人喜欢自我奋斗的平民英雄,而不喜欢他这种含着金钥匙出身的贵族,即使他能力比尼克松强十倍,  相似文献   

10.
惠特曼是19世纪美国诗坛最有影响的诗人,他的诗集《草叶集》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号召美国人要从精神上独立于欧洲大陆,塑造地道的美国新人形象,最好地展示了当时的时代特色和美国梦想。他的新体诗即自由诗,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歌时代。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到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吃碗茶》的男主人公——美籍华人王宾来——形成了自我矛盾的个性,他不知道该怎样处理所面对的问题。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尴尬与痛苦,他终于走出自我,很好地适应并融入了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2,(35):I0161-I016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当他们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虚假后,他们决定和这个丑陋肮脏的世界断绝联系.却又无法逃离这个世界。作为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的一个缩影,主人翁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内心充满孤独、矛盾、压抑和彷徨。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他感到迷茫和疏离,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霍尔顿与父母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以及学校的氛围和老师让他感到的虚假。霍尔顿经历了成长路上的种种阵痛,但由于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眼中仅存的一些美好事物,他最终再一次在成长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和这个社会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相似文献   

13.
谭佳 《科技信息》2012,(32):I0108-I0109
菲茨杰拉德在其诸多作品中真实地记录了那个让他既感到陶醉、又感到厌恶的富人生活,表达了传统的理想主义在物欲横流的20世纪20年代的失败。《了不起的盖茨比》是其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美国人在“爵士时代”的道德沉沦和“美国梦”的彻底破灭。它引发美国人去思索自己所追寻的“美国梦”,去重新衡量向命运宣战的力量,让自己从“美国梦”的幻想中走出来,走向现实。  相似文献   

14.
尽管美国不要和平而要战争的行径已经非常明显,但是杜勒斯却恬不知恥地为美国的侵略罪行强辩。二月十六日他在外交政策协会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竭力掩饰美国所奉行的实力政策的侵略性和好战性。杜勒斯把侵略者的美国说成大慈大悲。他颠倒黑白地说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使美国人民能够和平地享受自  相似文献   

15.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的一家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自动焊好。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了。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枯燥无味的作业,但他并未因工作枯燥而放松和懈怠,仍然极其认真地对待工作。  相似文献   

16.
《少儿科技》2009,(5):9-9
那是1926年。 某天深夜,美国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冯·卡门和他的学生弗兰克正在紧张地运算着,那是从曲线推导出数学方程。忽然,他们想起开往亚琛的电车只有最后一班了,便像从梦中惊醒一般,急匆匆朝伐尔斯车站赶去。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作为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在美国崛起。被誉为此学派之父的罗杰斯等大胆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构想,不仅使心理学走上了真正研究人性的科学道路,也为教育改革开辟了全新的天地。他的“患者中心疗法”强调人际关系的理想模式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心理治疗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他将这一方法延伸到教育领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与教学观,并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以灌输式授课和封闭式考试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突出了情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伍廷芳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外交公使,具有先进的外交思想。1898年,他预见性地提出了中国要主动“开放门户”的观点,其独特的见解和态度早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而又与其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08,(20):71-71
辛普森的洛杉矶杀妻案让我们记忆犹新。1995年10月3日,这个持续474天的“世纪性审判”最终让他无罪释放。当法庭宣布这一令人震惊的结果时,这位美国前橄榄球明星笑容满面地与他的律师们拥抱。可是,冤报终有时。13年后的10月3日,辛普森栽了——美国内华达州克拉克县地区法院判处辛普森持械抢劫等罪名成立,61岁的他可能要在狱中度过余生。  相似文献   

20.
《少儿科技》2009,(11):I0001-I0001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2美元。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每星期都花两元多钱来买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当他和布兰小姐结婚时,只有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而已,其他值钱的东西则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的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