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原筛选的产酶菌株CW2出发, 经多次紫外诱变、 初筛和复筛后, 获得了变异菌株CW2M3, 其产酶水平为原菌株的332.7%, 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薄层层析证明,CW2M3分泌的新型淀粉酶能有效地催化淀粉降解产生异麦芽低聚糖, 产物主要包括异麦芽糖、 潘糖、 异麦芽三糖等. 用正交法结合薄层层析法确定了各因素对CW2M3产酶水平的影响, 结果表明, 培养温度是显著因素,CW2M3的最适产酶条件为: 用牛肉膏培养基(牛肉膏0.7%、 蛋白胨0.7%、 NaCl 0.5%、 pH 7.0)培养, 温度40 ℃, 时间12 h. 用该酶催化淀粉转化为异麦芽低聚糖时, 酶促反应时间和温度均是显著影响因素, 酶催化淀粉降解的最适条件为: 温度65 ℃, 酶促反应1.0 h, 体系pH为7.0.  相似文献   

2.
高产新型淀粉酶菌株MS5.1的选育\=及最适产酶条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从原筛选的产酶菌株芽 孢杆菌 (Bacillus Stearophilus) BS3.232出发, 经亚硝基胍多次诱变、 初筛和复筛后 , 获得了产酶水平明显提高的变异菌株MS5.1, 其产酶水平为原株的 153.8%. 薄层分析证 明, 该酶能催化淀粉的水解和转苷, 产物为异麦芽低聚糖, 包括异麦芽糖、 潘糖、 异 麦芽三糖和异麦芽四糖. 表明MS5.1产生的新型淀粉酶能有效地转化淀粉产生异麦芽低聚糖. 用正交法确定了MS5.1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 通气量在60%以上, 55 ℃培养24 h. 实验结果表明, 培养温度是影响产酶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分离出耐低温纤维素酶高产真菌菌株,并进行菌株的产酶条件优化,获得最大的酶活力。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初筛以及3,5-二硝基水杨酸(DNS)酶活测定法复筛,分别从长白山地区的牛粪和土壤中各分离出1株耐低温高效纤维素降解真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产酶条件研究。结果显示经初筛和复筛得到2株耐低温纤维素降解菌FF2-2和F-3I,其FPA酶活分别为(11.23±0.39)和(5.59±0.36)U/m L。通过形态学和ITS rRNA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FF2-2被鉴定为短梗霉属的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菌株F-3I为曲霉属的花斑曲霉Aspergillus versicolor;菌株FF2-2和F-3I产酶的最适碳源分别是w=0.5%的麸皮、w=0.5%的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w=1%牛肉膏和硫酸铵混合物、w=1%牛肉膏;最适初始p H分别为7.0和6.0;最适发酵温度均是23℃;最适发酵时间分别是3 d和5 d。优化后菌株FF2-2和F-3I的FPA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6倍和5.5倍。  相似文献   

4.
一株高温菌所产酶的功能分析与菌株分类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长白山温泉中分离出一株可产生淀粉降解酶的高温菌(CW2), 用薄层层析法分析鉴定酶促淀粉降解的产物, 发现CW2所产生的淀粉降解酶系胞外酶, 可催化淀粉降解产生异麦芽低聚糖(主要包括异麦芽糖、 异麦芽三糖和潘糖). 用PCR法扩增其16S rDNA, 测定其序列(873 bp), 与GeneBank中已知菌的16S rDNA序列对 比, 该菌株与模式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 ATCC 14580,Bacillus licheniformis  DSM 13,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JM4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 只分别相差9,9,13个碱基, 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97%,98.97%,98.51%. 用Neighbor joining方法构建CW2进化树, 并用Bootstraping法对其评估, 结果表明, CW2与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sonorensiss形成Bacillus属中的亲缘关系最近的一个进化种群.  相似文献   

5.
从实验室保藏的49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中筛选出产低温碱性脂肪酶菌株LP28,初步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最适作用pH为9.0,粗酶液在室温条件下处理48 h仍具有93.78%的残余酶活.该菌经16S rDNA鉴定为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同源性为99%.摇瓶实验表明,该菌株最适产酶培养基为(g/L):淀粉10,牛肉膏20,K2HPO4 1,PVA-大豆油20.最高酶活为3.06 U/m L.  相似文献   

6.
溴氰菊酯降解菌Pseudomonas sp.P1-1-B3产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降解酶对去除农药残留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海洋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高产溴氰菊酯降解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p.P1-1-B3,研究了碳源、氮源、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及溴氰菊酯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菌产酶的最适条件为:以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m(蛋白胨):m(酵母浸膏)=2:1为氮源,pH 7.5,温度30℃,培养时间2 d,接种量3%,溴氰菊酯含量15μmol/L.在此条件下,菌株产酶的比活力最大为113.3 U/mg.该降解酶对溴氰菊酯的降解,在12 h内降解率达54.6%.  相似文献   

7.
采用磷脂平板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1株能够降解磷脂的菌株SNUPLD-6.经验证SNUPLD-6产的磷脂酶为胞外酶含有高效磷脂酶D(PLD).对该菌形态特及ITS序列进行分析,将其鉴定为地霉属的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该菌的生长条件及该菌产的PLD的转磷脂反应的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为6,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各50%.该菌产PLD最适发酵周期为3d.该PLD的转磷脂化反应最适反应温度为32℃,最适pH为5.5,最适的反应缓冲液为0.02M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最适的金属离子激活剂为Ca2+、Zn2+.  相似文献   

8.
以筛选与鉴定尉犁县黑湖产淀粉酶细菌,并对筛选出的细菌进行产酶条件优化为研究目的,从43株细菌中筛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HM-22,并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学鉴定、16S r DNA分子鉴定以及产酶条件优化。从尉犁县黑湖采样的30个水、土和泥样样品中分离筛选43株细菌,从中筛选出14株产淀粉酶的菌株,采用Yoo改良法对产透明圈较大的菌株进行酶活力测定,从中筛选出了一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HM-22。经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6S r DNA序列比对鉴定该菌与Bacillus tequilensis的相似性为99.8%,属于芽孢杆菌属。对菌株HM-22产酶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确定其产酶的最佳条件是:该菌产淀粉酶最适温度为4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反应pH为6.0,最适产酶培养时间为24 h。优化后菌株HM-22的酶活力从最初的的酶活力122.45 U/m L达到147.53 U/m L,酶活力提高了17%。该研究为从新疆盐湖细菌中筛选淀粉酶活力较高的菌种资源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来源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不同α–葡萄糖苷酶,其对底物的水解和转苷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影响了它们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以甲醇毕赤酵母重组菌株分别表达的两种α–葡萄糖苷酶Glu-A和Glu-B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两种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Glu-A和Glu-B最适作用温度均为50,℃,最适p H分别为5和6.对底物麦芽糖的转苷作用研究表明,产物低聚异麦芽糖中各种糖的种类和比例差别较大,Glu-A作用麦芽糖后的总低聚糖、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的生成率分别为51.04%、15.79%、31.41%和4.18%,而Glu-B作用麦芽糖后的总低聚糖、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的生成率分别为35.85%、16.71%、4.15%与15.85%.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酶解产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平板透明圈法从 19株腐皮镰孢菌 (Fusariumsolani)中筛选到 1株产壳聚糖酶的菌株 ( 0 114 ) .摇瓶培养表明 ,该菌壳聚糖酶的产生不需要壳聚糖诱导 ;该菌培养 84h达到产酶高峰 ,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 5 0℃ .4 5mU mL作用酶量 ,5 0℃下处理 6h ,壳聚糖的降解率达 2 6 .7% ,薄层层析分析表明酶解产物中壳寡糖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