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剖析人口年龄构成分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指标、指标内分级的人口年龄构成模糊综合分类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分析和划分1990年全国及各省、市、自治区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强调了人口状态(人口的年龄构成)的重要性,列举了一些可能的类型,介绍了两种数学模型,分析了若干种控制方案的动态过程,叙述了“状态——人口原理”,讨论了人口状态的设计并举了例。  相似文献   

3.
新疆卫生服务调查研究中的抽样与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我们进行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服务调查。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38474人进行家庭人户健康询问调查。玛叶指数为11.95,无人口堆积现象,年龄、性别与民族的构成与总体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本次调查数据代表性较好,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4.
当今,在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中,老年人的比重日益上升,尤其已达老年状态的人口中,高龄人比重继续提高这一过程,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就个人而言,老龄问题是一个与生俱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不少人到40岁以后,开始出现衰老的形态特征,并随年龄的增长面加剧。一般人到六、七十岁时已是满头白发或依稀白发。白发老人成群活动,尤如浪潮涌动,称叫银发或银色浪潮颇为形象。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具体人口群体而言,人口学界普遍认为,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0~14岁的少儿人口…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聊城市人口增长的历史过程及人口的构成现状,揭示了聊城市人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地图制图中的分区统计图法,并根据具体的专题地图制图实例;贵州省人口性别年龄构成预测图、贵州省按坡度分级面积构成的水平矩形堆砌图及贵州省高差面积累计曲线图,对分区统计图法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高度化导致的就业结构变化和人口城乡迁移,并建立以动态投入产出框架为主干的经济模型,与多维人口预测模型相耦合构成仿真系统,为了对迁移人口的规模及年龄,性别结构作内生化处理,文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模式。系统对1985年至2000年的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口城乡迁移进行了多种方案的仿真试验并提出有关论断。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可以更加有效地使用简略人口资料的新方法,而不仅仅是用其建立传统上的简略生命表。利用这一方法,由简略人口资料建立的完全生命表和由完全人口资料建立的完全生命表十分吻合。这一方法的核心是通过一个二次函数的倒数和(沿年龄轴)每过个点逐次拟合一系列二次函数构成一个近似于死亡力函数的分段光滑函数。这一方法比Wittemore和Keller的样条方法又有了新的发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解决目前在建立简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专题地图属性数据表达方法,对湖南省人口的年龄、性别和学历构成进行分析,使用ArcGIS软件,以专题地图分区统计图表的形式表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建立了判别人口年龄类型的模糊数学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应用于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中,对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年龄类型状况作了刻划。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7-18岁学生身体形态与国民体质监测均值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青海省2000年体质健康资料的数据从身体形态方面与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相比较,分析青海省儿童、青少年发育与全国平均发育水平差距的规律及趋向,结合青海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寻找青海省城镇儿童、青少年发育延缓的原因及对策,以求促进青海城镇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提高的渠道。  相似文献   

12.
针对青海省成年人体质现状与相关问题作了一些分析和探讨,指出青海省成年人体质现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全国体质监测公报,对青海的两个特有的民族土族、撒拉族7-18岁学生的身体素质3项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两民族三项素质水平均低于全国均值水平.结合青海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民族风俗习惯,寻找出三项身体素质提高缓慢的原因及对策,以求促进土族、撒拉族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的更快提高,提高民族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探索青海省1995—2019年出口贸易格局的演变态势,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从经济自由度、文化差异、人口规模等方面研究青海省出口贸易格局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1)青海省的出口产品结构以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业制成品为主,外贸依存度较低且在波动中逐渐下降;2)青海省出口格局呈现贸易伙伴多样化和出口规模均衡化的态势,与我国周边国家和其他大洲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贸易联系;3)影响青海省出口贸易格局演变过程的核心因素为双方经济体量、出口国人口数量、经济自由度、与中国的地理距离及宗教亲近,次要因素为出口国与中国的区域贸易协定.本文对青海省出口贸易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对其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耦合演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处于三江源头,是全国生态的屏障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起重要作用.详细研究青海人口一资源一环境的耦合演变关系,对于青海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能值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选取青海省社会、经济、生态等原始指标,在数学运算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青海省1978~2000年的人口一资源一环境的耦合演变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并从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广东省惠州市务工型流动人口体质监测的统计数据,对务工型流动人口的各项机能、素质指标达标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务工型流动人口体质健康的因素及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青海省人口质量现状的阐述,具体地分析了影响其质量提高的若干因素.强调了提高人口质量的必要性,并针对此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NCRE在青海省的考试情况,从报考人数变化、报考等级分布、考试的合格率及青海省NCRE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考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考试通过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设数字化地方文献是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新要求。阐述了青海省地方文献资源的组成部分以及青海省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影响青海省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因素,提出了突破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瓶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2000米-4700米,全省总人口500多万,汉族人口占70%,其余为少数民族,其中土族人口最少,是全国唯一的居住在青海境内的少数民族,人口62881万人.青海省海拔高,自然环境较差,生活水平低,少数民族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如何,关系到青海省青少年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以及如何改进和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和体育锻炼的环境.本文摘取了2000年青海省土族、撒拉族青少年的部分测试指标与全国汉族青少年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揭示青海省土族、撒拉族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找出所存在的差异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