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选择杉木第2代种子园8个家系,分不同苗木等级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在杉木小径材培育年限16 a内,对1~5年、8年和16年生杉木的生长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等级的苗木,造林后的前4年在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方面差异达显著水平,但随着年龄增大其差异明显减弱,5年生后差异不显著;年抽高的影响表现在造林的前2年,第3年差异不显著;家系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家系与等级苗间交互作用不显著;造林成活率有一定的差异;子代和亲代在生长性状上存在着极密切的相关关系。生产中在选择优良家系或品系壮苗的基础上可取得40%以上材积增益。同时家系和个体的早期生长量受到苗木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优良家系或优良个体的选择在苗木5年生以后进行,才能取得更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2.
齐齐哈尔高峰林场林木种子园红皮云杉子代林46个家系和3个对照(一个对照CK,来源于优树产地汪清地阴沟优良林分的混合种子;一个对照CK商来源于吉林市种子站出售的商品种子;一个对照CK新来源于优树产地黑龙江省新兴林场优良林分的优树上采集的混合种子).测定表明:林期间家系间生长量差异显著.子代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CK商的家系数目分别为总数的54,3%和63%.子代林11生时最好家系比最差家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大173.4%和295.2%,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分别为62.1和40.6.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马尾松群体和个体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尾松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用材树种。本文对马尾松的群体和个体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研究, 目的在于发掘当地树种的遗传资源,科学地制定马尾松的遗传改良程序,以及为当前林业生产中种子调拨和建立采种基地等工作提供依据。 1979年,共采集种子样本73份,包括全国不同产地、省内不同林分,同一林分不同家系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林分。1980年,于洋口,官庄林场作苗期比较。观测项目有种子大小,重量、发育程度、苗木高度,地径。封顶率和其它性状。根据试验结果,本文对各种变异类型做出了评价,并对福建省内马尾松的遗传改良程序提出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应用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11个不同家系望天树1 a生苗木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性状表现存在明显差异.那坡百南02家系苗高生长最快,河口01家系地径生长最快,那坡百合家系叶面积最大,那坡百南02家系的生物量积累明显高于其他家系;苗高、地径、叶面积3个性状均较大程度地受遗传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那坡百南02家系的质量指数显示其为最优家系,其次为河口01家系;河口02家系和景区2家系的苗期质量等级最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交趾黄檀种子特性、变异规律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筛选交趾黄檀优良家系。【方法】对来源于泰国的32个交趾黄檀家系的种子形态(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千粒质量),发芽特征(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期生长性状(苗高、地径、生物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32个交趾黄檀家系种子表型性状变异丰富,不同种子形态性状在家系间均达到显著水平差异,千粒质量变幅为18.04~32.93 g(表型变异系数12.88%)。交趾黄檀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期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千粒质量与苗高、地径呈显著正相关。综合相关性和隶属函数评价分析表明,20号、23号、18号家系综合表现较好。【结论】32个交趾黄檀家系在表型性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0号家系在苗期生长表现最优,可作为交趾黄檀育苗的首选家系。  相似文献   

6.
齐齐哈尔高峰林场林木种子园红皮云杉子代林46个家系和5个对照(一个对照CK,来源于优树产地汪清地阴沟优良林分的混合种子;一个对照CK商来源于吉林市种子站出售的商品种子;一个对照CK新来源于优树产地黑龙江省新兴林场优良林分的优树上采集的混合种子)。测定表明:林期间家系间生长量差异显著。子代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CK商的家系数目分别为总数的54.5%和65%。子代林11生时最好家系比最差家系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分别大175.4%和295.2%,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力分别为62.1和40.6。  相似文献   

7.
程亮 《奇闻怪事》2009,(8):228-229
林木容器育苗造林具有种子省、苗期短、节约圃地,苗木抗逆性强、造林季协长、成活率高,造林后苗木生长快、林分质量好等优点.尤其对于造林成活率低、种子昂贵的造林树种,必须采用容器育苗.在山区条件特殊,也可选择好的苗圃地直接培育.  相似文献   

8.
浙江杉木优良家系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优良家系全国区域试验浙江试验点5年生2个地点、9年生1个地点试验林的生长量、木 材密度和23年的生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年生时来自全国14个种子园112个优良家系(每个种 子园选8个家系参试)的生长性状在不同种子园间和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木材密度性状仅在 家系间存在差异。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极其密切,遗传相关系数为0.746~0.985。生长性状与木材密 度为不密切的负相关关系,趋向于呈相对独立遗传。对23年生试验林的生长量调查分析表明,来自 不同种子园的家系在种子园来源和种子园内的家系间仍然普遍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以种子园平均 表现为据,来自湖南、福建、贵州3省的种子园及其家系总体表现持续位列前茅;以不同家系为据, 在参试的112个家系中选出黔锦屏61、闽建53、湘大堡子30等22个最优良家系,其材积实际增益为 135.5 %~344.1 %,木材密度大于总体平均值0~18.7 %。实验林第5和第9年生时评选出的优良家系到 第23年生时的准确率分别为31.8 %和40.9 %。结果同时还揭示,地点间、种子园×地点间存在显著 互作效应,表明在浙江试验点,立地等环境条件对杉木生长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落羽杉种源试验初报—种子特性与苗期生长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来自美国6个州11个产地的34个落羽杉家系的种子特性和苗期生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间的各项测定指标有显著差异,其中来自路易斯安那州的种源具有最优的遗传基础,有丰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代凤贵 《武夷科学》2007,23(1):65-68
本文通过对不同杉木母树及球果对后代遗传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树间不管是大果型、中果型、小果型球果或种子千粒重的大小,其苗期生长(苗高、地径)和幼林生长(树高、胸径)遗传品质差异都不显著,故在杉木母树或杉木优树选择时,不能以球果及种子大小而决定取舍,说明不同母树或其不同家系其后代遗传并不受球果或种子大小的约束,而是该家系遗传基因决定的.不同杉木母树或家系,其遗传品质主要取决于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杉木无性系种子园的面积3.0公顷,包括46个无性系,于1966年进行嫁接。实生苗种子园的面积0.6公顷,包括30个自由授粉的家系,于1967年栽植。 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优良母树的后代,在相同立地条件和一致的经营管理下,在7年生时,材积生长比一般对照大“14—39%;种子园的后代则比对照大33—74%。然而,当半同胞子代在四个不同地点测定时,其树高生长比对照大6—22%。 7—13年生的杉木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广义遗传力是按家系和单株估算的。单株树的树高和材积遗传力估值是0.2,而直径的遗传力估值为0.3。家系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力估值是0.4。2—4年生时,全同胞家系树高狭义遗传力估值是0.3。 期望遗传效益是在各种不同选择强度下计算的(P_1=0.01;P_2=0.1,0.2和0.3;P_3=0.01,0.02和0.05)。对第一代无性系种子园在材积生产和其它生长性状方面的遗传效益进行预测。杉木各生长性状的遗传效益的估值如下:树高6.54一6.7.%,胸径19.12—19.68%,材积27.38—23.09%。然而,从第一代实生苗种子园在胸径生长方面预测的遗传效益值接近于20—26%。 第二代亲木的选择是在于代测定的材料中进行的。当假定把整个杉木育种方案的成木与期待增加的收益结合起来考虑时,其所得到的净收入值,证实了子代测定的实用价值。研究证明,每一公顷种子园的期待净收入元。  相似文献   

12.
配合力分析在杉木数量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前言 杉木配合力育种的研究是从1974年开始的。其目的是:通过子代测定,研究待测亲本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的表现,以便对现有种子园进行选优去劣,并为建立多世代种子园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杉木配合力的研究,了解杉木性状受遗传控制的强弱,并估算其有关遗传参数,从而更有效地制定杉木遗传改良程序。本文仅就1974和1975两年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材料和方法 (一)交配设计 1974年应用析因测定方法,从待测无性系中任意选出4个作测交父本,分别与8个无性系母本进行交配。由于杂交和育苗上的原因,目前有效杂交组合仅有23个(图1)。 1975年,除进行析因设计之外,还应用了全双列和半双列杂交设计。析因设计包括三个测交系父本,分别与36个待测母本交配,现在观测数据完整的有91个组合(图2);半双列  相似文献   

13.
福建华安马尾松生长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本研究证明马尾松不同林分个体的高生长变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径生长变异在达到某一高峰后有所下降。生长变异增长率和相关系数增长率均在9年或10年时最高。初步确认10年生是该地区马尾松天然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并可用10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平方分别对30年时的材积进行早期预估。人工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比天然林提早一年。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及其亲本的初步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0年,在福建省的7个地区47个县101个林分中,选出786株优树,采集自由授粉种子。在福建省洋口等六个林场建立子代测定林1000余亩。7年生时测量了树高等6个性状。根据树高值统计结果表明。大于遗传对照10%以上的家系有293个,占参试总数的49%,树高单株遗传力h_1~2=0.24,家系遗传力h_1~2=0.32;树高生长量的遗传分析表明,群体的变异量大于群体内个体的变异量,变异来源是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洋口林场杉木林生物量的年变化动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根据32株不同年龄、不同胸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物量数据所作回归分析,评选出胸径与各器官生物量之间相关最密切的方程。据此,估算出不同年龄杉木林分及各器官生物量。比较了不同年龄林分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分析了不同年龄杉木的平均净生产量、年间净生产量和针叶的净同化率,得出19-20年为该林分数量成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岩溶石漠化不同修复林分的早期生长动态特征及变化规律,选择2011年营造的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纯林(PAFP)、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PDOP)和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MADP)为研究对象,设置固定监测样地,基于2013年、2015年、2019年、2021年的4次林分调查,研究了3种修复林分胸径、树高、蓄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监测期8 a内,3种修复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均随时间推移显著增加;PAFP林分蓄积量增长率为137.23%,MADP为292.28%,PDOP为1 090.39%;3种林分单株胸径、树高和蓄积量年平均生长量均表现为PDOP (0.76 cm, 0.56 m, 0.004 m3)>MADP (0.55 cm, 0.53 m, 0.003 m3)>PAFP (0.34 cm, 0.30 m, 0.002 m3),3种林分蓄积量年平均生长量也表现为PDOP (5.49 m3/hm<...  相似文献   

17.
黑杨派五个现代无性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杨派在杨树栽培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世界中纬度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它对促进木材生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杨树造林总面积约40万公顷,仅占全国农林用地面积的3%,而每年能生产木材400万立方米,占工业用材的三分之一。1972年我国从意大利卡萨尔杨树研究所引入黑杨派五个现代无性系,七年来的试验表明,这些无性系具有生长期长,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等优良性状,目前已在江苏的淮阴、徐州等地区重点推广。现将部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分布与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西藏东南部拥有极丰富而特异的地貌类型、生态类型、生物种群和森林植被类型。藏东南林区有大面积古老,健康而完好的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其中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分布广、面积大、稳定性强、生物生产量高的森林群系。 二,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是寒温带暗针叶林分布最南、最高的林区之一。由于地带三向性的分异,亚高山暗针叶林有明显的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带。在各区,带中,森林群系,建群种,林型及其生长状况都有明显的差异。 三,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水平分布可分为三亚区:(1)三江流域峡谷、山原块状暗针叶林亚区;(2)喜马拉雅山南麓高山峡谷湿润暗针叶林亚区;(3)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沟谷暗针叶林亚区。 在分布区的海拔2700—4300米的垂直带内,分布有云杉林群系、冷杉林群系和圆柏林群系。各群系的分布带内,随水热状况的变化组成有规律的林型垂直分布带谱。 四、西藏亚高山暗针叶林的生长特点为;立木高大,生长持续期长,林分蓄积量高。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湿润区,云杉林分的蓄积最高达每公顷3500余立方米,平均胸径111厘米,平均高67米。立木最大胸径162厘米,最大树高72米。 五、不同海拔高度与坡向的暗针叶林林分生长差异显著。在喜马拉雅山南麓湿润区,云杉的最适分布带在海拔2700—2800米,冷杉的最适分布带在海拔3600—3700米。北坡的林分生长远优于南坡。  相似文献   

19.
镉对杂交水稻幼苗毒害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浓度的镉处理水稻幼苗,研究镉对杂交水稻幼苗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随着镉浓度的增加,植株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下降;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细胞膜透性大幅度增大.镉的毒害可导致体内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膜系统受到伤害,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三次刈割苜蓿高度生长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种苜蓿在生长季内三次刈割各茬苜蓿高度生长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各连高度生长呈“S”型增长,并符合逻辑斯蒂模型.确定了各茬苜蓿高度生长最大速度值和两个时间特征值.此外,不同茬次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呈明显差异,二茬苜蓿高度生长速度最快,达到最大生长速度所用的时间最短;同一茬苜蓿高度生长速度在不同年度的差异不明显.该研究为苜蓿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