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画与幽默     
生活犹如读书。先从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苹果幼儿园的阿姨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苹果,问小朋友:“阿姨画的是什么?”小朋友一致回答:“屁股!”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了高等代数的学习方法。认为学习高等代数要重点从三个方面掌握方法:即学习高等代数要注意与中学代数的联系、要注意高等代数的特点和“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自学过程。  相似文献   

3.
《QBASIC语言》是对口单招计算机专业考试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专业综合理论考试7门课中它独占1/3的分值。复习时必须抓好梳理归纳、理解吸收、综合应用三个阶段,在复习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多样性,讲究题目设计的科学性,加强教学双方的反馈性,并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和指导学生完成《QBASIC语言》书本知识从"厚"到"薄",再从"薄"到"厚"的吸收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冷成型钢结构中板(楼板、墙板、屋面板)的蒙皮效应之所以能够正常发挥,除了板自身的强度、刚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连接的可靠性.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材料非线性与接触非线性,对钢板.自攻螺钉连接的受力情况和破坏模式进行了细致研究.首先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连接的板厚考察其对破坏模式的影响,得出薄一薄连接、薄.厚连接、厚.厚连接3种典型连接的破坏模式,还得出发生不同破坏模式的板的界限值和极限荷载值,为设计人员进行冷成型钢设计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性能可控的冷轧双相钢差厚板,需要了解其退火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双相钢差厚板在退火过程中不同厚度处的温度分布,结果发现,当差厚板不同区域有相同的冷却速度时,冷却速度越大,厚区与薄区对流换热系数之比越接近差厚比,从2.12变为2.03,且对流换热系数与冷却速度为线性关系;当差厚板不同区域的冷却强度相同时,随着冷速的增加,差厚板薄、厚区温差增大,从124℃升至141℃.随着差厚板斜率的增加,温度影响区长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矿区软弱风化薄基岩的赋存特征、赋存规律及矿区上覆水体类型和水文地质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结合相似材料模型模拟试验,获得了研究区薄基岩下开采覆岩破坏的基本规律及“三带”的发育特征.对薄基岩下采煤厚度3 m时的垮落带及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11.5m和42 m.根据地质采矿条件利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对薄基岩开采上覆岩层矿压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岩较薄条件下,老顶来压断裂步距小,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分布范围为12 m,支承压力峰值点在工作面前方4~12m内,小于厚基岩工作面,但工作面矿压显现明显;对不同煤层采厚情况下垮落带的高度与导水裂缝带的发育程度进行确定;为煤层安全开采提供定量判据,为防治水工作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开采诱发矿井顶板涌水事故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下影响矿井顶板涌水量的11个因素。基于模糊数学隶属度及隶属函数对各因素进行了初步处理,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顶板涌水量预测模型,对影响因素权重进行了敏感性排序,并结合现场数据对模型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诱发顶板涌水事故的主要因素是由开采方法的选取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与地层赋存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开采方法、开采高度、基岩厚度及水压是影响松散层下开采顶板涌水灾害的主要因素。经过现场实例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较高,预测结果与工程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宽频带重构反演在喇嘛甸油田北东一区萨尔图油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决开发地震密井网区薄砂岩预测的难题,本文从喇嘛甸油田北东一区萨尔图油层研究出发,利用初始模型对波阻抗反演进行低频恢复,同时借助拟波阻抗重构反演进行高频补偿,从而实现了宽频带重构反演。重构后反演结果不仅能够识别出大于5m的厚砂岩,同时能够识别约2m的薄砂岩储层,通过准确定位垂向上砂体间接触关系、砂体的空间展布,最终完成井震联合沉积相修正,以此为薄砂岩剩余油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学习心理学相关研究的成果,结合华罗庚先生的读书方法,构建了数学阅读由薄到厚析物入微及由厚到薄总揽全局的策略,以配合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组坯方式对竹帘板胶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组坯方式对竹帘板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厚、薄竹片单板相间组坯时,薄单板和脲醛树脂在板材内可形成“复合胶层”、竹帘板胶合强度得以提高,并削弱了其变异性。  相似文献   

11.
浅埋煤层采动厚砂土层破坏规律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浅埋煤层薄基岩厚砂土松散层顶板动压灾害和采动水土流失是神东矿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顶板厚砂土层采动变形破坏规律是建立顶板动态结构理论的基础。通过动态相似模拟试验,揭示了厚砂土层破坏形态,并初步分析了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2.
某体育中心工程基础采用管桩,由于地质情况差别大,施工后出现质量事故。从使用情况说明,管桩适宜应用在基础岩埋藏深、强风化岩层或风化残积土层厚的地质条件,但在基岩埋藏薄,尤其是基岩覆盖层松软,从软到硬突变土层中,使用管桩容易发生桩身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聚能杆式射流飞行稳定性和破甲威力性能的要求,采用LS-DYNA软件对变壁厚复合杆式射流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外罩在不同变壁厚条件下对杆式射流侵彻靶板威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外层罩在等壁厚条件下的复合球缺罩相比,当外罩采用顶薄边缘厚的结构时,杆式射流破甲威力提高10%左右;当外罩采用顶厚边缘薄的结构时,杆式射流破甲威力基本保持不变,但射流速度梯度明显降低,进而大炸高条件下稳定性提高,在战斗部采用不同外罩变壁厚结构时,可有效提高杆式射流破甲威力及射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钢板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利用经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内填板高厚比对滞回耗能、单位体积墙板耗能、能量耗散系数和墙板中心点平面外最大位移的影响,并给出了板平面外的位移滞回曲线.通过骨架曲线进一步分析了高厚比对水平承载力、抗侧刚度和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载位移的增加,薄墙板的耗能效率越来越高于厚墙板;薄墙板的抗侧刚度和水平极限承载力小于厚墙板,但延性高于厚墙板.建议剪力墙板的高厚比取为300.  相似文献   

15.
苏树环 《科技信息》2010,(7):285-285,301
PCC桩作为一种全新的软基处理方法,单方混凝土提供的承载力较大,壁厚相对较薄,因此必须对从材料进场到拔管移机等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强控制.通过相应的控制措施及施工工艺来保证其质量。  相似文献   

16.
某体育中心工程基础采用管桩,由于地质情况差别大,施工后出现质量事故.从使用情况说明,管桩适宜应用在基础岩埋藏深、强风化岩层或风化残积土层厚的地质条件,但在基岩埋藏薄,尤其是基岩覆盖层松软,从软到硬突变土层中,使用管桩容易发生桩身质量事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东部大多数油田已到了高含水开发期。高含水期,对厚油层挖潜实施三次采油技术要求细分层精细解释,二次加密调整的对象转向薄、差层。实质上,油田面临的是薄差油层水淹解释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地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的变化,可以根据油层的电性特征识别和解释,但由于薄层的单层厚度小,泥质含量高,砂泥互层多等特征,使得测井曲线难以反映小层的特征。通过响应函数对测井曲线进行预处理来提高测井的纵向分辨率,从而达到提高薄差层水淹解释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金相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定量分析等实验手段,从组织状态、夹杂物、断口形貌等方面分析了22Si2MnCrNi2MoA钎杆内螺纹处断裂原因,同时对其疲劳裂纹起源和扩展进行了探讨.22Si2MnCrNi2MoA钎杆内螺纹处断裂破坏并不是由组织异常和夹杂物引起的,而是由于22Si2MnCrNi2MoA钎杆存在明显的壁厚不均,在高频应力、严重的内外耗同时存在的应力状态下持续工作,壁厚较薄处极易成为受力薄弱区,疲劳裂纹更倾向于在此处优先形成,从而致使壁厚较薄处优先断裂,最终导致钎杆断裂失效.该钎杆疲劳破坏起源于内表面,属于多源的疲劳断裂.起源区微观形貌为韧窝形貌,扩展区的微观形貌为韧窝和沿晶的混合形貌.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矿区的煤炭开采,具有煤层厚度大、基岩薄、开采强度大等特点,导致覆岩严重破坏,地表变形剧烈,出现地裂缝、台阶、塌陷等较大非连续变形,引发多种地质灾害并造成地表建筑物严重损坏。本文针对厚松散层薄基岩特厚煤层条件下,综放开采形成的覆岩破坏特征及下沉、地裂缝、台阶等的观测分析研究,得出了厚松散层薄基岩综放开采较常规条件开采,具有下沉系数大,下沉速度快,移动的初始期、活跃期更短,在开采边界内侧形成永久台阶的沉陷特点。揭示了工作面薄基岩伴随周期来压,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动态压力拱,上覆岩层呈梯型断裂,发育至松散层内部,迅速传递至地表,形成台阶裂缝的覆岩破坏机理。该研究可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及地表垮塌灾害防控技术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特厚规格复合板与较薄规格复合板进行非对称组坯,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其热轧过程中的应变、接触应力及温度分布进行计算,并通过温度补偿及冷却控制的手段,对热轧非对称复合坯的可行性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非对称组坯设计,有利于特厚复合板碳钢层与不锈钢层在各道次轧制中的界面结合;通过控制复合坯上、下表面的温差,能有效改善板坯翘曲现象,并可一次性获得一块宽幅特厚复合板与一块宽幅较薄规格复合板,提高生产效率;此外,采用非对称组坯设计还可实现控轧控冷,保证芯部不锈钢与碳钢的协同变形,促进其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