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有超过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同时,1/5(19%)的6-17岁儿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全国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4,(17):34-35
<正>在一项星系团研究中,天文学家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欧洲空间局(ESA)的XMM-牛顿卫星,发现了一个神秘的X射线信号。一个有趣的猜测认为,这些X射线是来自惰性中微子的衰变。惰性中微子被认为是暗物质的候选,不参加除引力之外的任何相互作用。尽管这种猜测令人兴奋,但探测结果还需要更多数据的支持,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解释,以确认是否发现了暗物质。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占宇宙物质的85%,但并不会像"正常"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挖掘生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保持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围绕氮和磷在土壤中损失量大、作物利用率低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了小麦等作物通过根系与根际微生物活动,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活化土壤中难溶性营养元素(以磷为主),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机理;并从小麦及其具异源遗传背景的杂种中筛选能活化和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种质资源,研究其遗传控制及品种改良技术,开辟了作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育种新途径.系统研究了氮磷施入土壤后的去向以及如何提高其利用效率,减少养分对环境的污染,为高效肥料研制和农作物持续增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粲夸克偶素物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谱仪合作组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了世界上最大的ψ(2 S)粒子数据样本,开展了粲夸克偶素物理的广泛研究.测量了粲阈下全部6个已知粲夸克偶素涉及质量、宽度和衰变分支比等的大批重要参数,其中21项为国际首次测量,相当一部分结果具有国际最高精度,51项数据被收入国际权威性文献<粒子物理评论>(2000年版).通过对ψ(2S)和J/ψ数据的比较研究,在若干种遍举强衰变的末态介子模式中,观察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挑战常规理论图象,引发了深入探讨粲夸克偶素衰变机制的新的一轮理论努力.有关实验结果应用于粒子物理实验与理论研究的若干方面,揭示出多项重要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室内构建的4、型人工湿地,开展了低放污水中放射性核素钚-2;39的去除研究。初步研究表明,当实验进水钚-259活度为1.8~2.8×10^2Bq/L的条件下,该系统稳定运行6周内对供试低放污水中钚-239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5%以上,湿地出水中钚-259的活度低于7.oBq/L。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础科学》2006,8(3):62-62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徐伟彪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管云彬及加州理工学院G.J.Wasserburg等合作,利用离子探针仪,在原始碳质球粒陨石的难熔包体和球粒中发现了短寿命放射性核素^36Cl(平均寿命为43万年)的衰变证据。研究人员并根据其他短寿命核素证据,认为^36Cl不会来源于超新星爆发和AGB恒星,而是来源于太阳系早期存在的高能粒子辐射。  相似文献   

7.
国家地质调查应用网格系统(NGG)是由国家"863"计划专项"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支持的课题"资源环境应用网格构建"的研究成果.该系统以国家地质调查工作为依托,引入网格理念、并以此为技术支撑体系,设计完成了整个系统框架结构与网格资源部署,基于WEB技术研制开发了应用网格平台和专业应用网格系统,实现领域内应用层面的互通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为课题负责单位,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  相似文献   

8.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竹藤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以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生态效益为重点,以显著提高我国竹藤资源培育与高效加工利用的技术水平为目的,在竹藤资源培育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竹藤材高效综合利用与防护技术、竹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产业化综合效益评估和政策研究这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废弃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是本世纪塑料工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又是解决生态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建立一种简单易行、鉴别精度高的方法将大大提高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效率.本研究采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量了七类共21个废旧塑料样品的红外光谱数据,对光谱数据先进行归一化处理,再用主成分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降维后利用系统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利用二叉聚类树中各元素间的距离和原始光谱数据距离向量之间的相关性来优化样品之间以及类与类之间的相似度函数.结果表明,采用余弦(cosine)和平均距离法(average)分别作为样品之间以及类间的相似度函数进行系统聚类效果最好,该方法可以对七类样品100%正确分类.因此,利用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对废旧塑料实现快速、准确、智能地分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1999,(10):43-44
一、主要技术内容 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集单片机、发射机、接收机、多电极切换器于一体,实现了自适应动态补偿、高速采样极化电位抑制、即时自动调零消除通道零飘等独特技术设计,从根本上提高了仪器的精度、分辩率和抗干扰性能,新创了连续测深、现场显示二次场衰变曲线、恒流供电、点测或扫描方式测量自然电位四项实用功能;并配套开发了具有"成像"功能的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和具有汉字提示、人机对话、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储存、数据查询、与微机通讯、现场显示测试曲线等智能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