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蒋晓岚  宋华 《安徽科技》2013,(10):11-13
本文以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联系合肥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其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路径,根据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分类发展的目标、方向重点和空间结构调整要求,提供了合肥产业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复合肥产业目前在工业生产与农业需求间矛盾、复合肥产品推广与反馈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以农化服务为纽带,区域土壤定配方,作物营养求专用,生产中试再优化,试验示范调养分,专家服务建网络,高效安全加实用的中国复合肥产业良性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省委、省政府对合肥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是:“强化产业支撑力和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合肥全省经济中心地位”。“十一五”时期,合肥要想在中部崛起中争先进位、为全省做出更大贡献,强化产业支撑力尤为关键。具体说来,就是和现有的基础及优势结合起来,重点建设两大基地、打造三个中心.进一步增强合肥的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功能。  相似文献   

4.
秦柳 《安徽科技》2009,(10):8-10
一、作用 1.有利于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科教资源丰富。合肥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实施创新产业升级等六大创新工程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等六项体制改革,重点推进科技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和金融管理体制三个方面的体制改革,力求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国家批准成为对APEC成员特别开放的工业园区。10多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合肥乃至安徽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先后荣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相似文献   

6.
朱宁 《安徽科技》2000,(3):16-17
合肥是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有着独特优势。早在1989年,合肥市便提出“教育为本、科技立市”的发展方针。经过近10年来的发展,合肥的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勃勃生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培植后续财源也一直是合肥财政工作的重点。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培植财源、增强财政发展  相似文献   

7.
傅伟斌 《科技信息》2012,(30):424-424,426
本文通过对一起厂房火灾事故原因的调查,从调查访问、现场勘查、客观分析,认定火灾的起火部位、起火点和火灾事故原因等方面,总结和吸取火灾事故教训,提出有针对性的火灾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
2019年,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在全国范围遴选一批人工智能产业基础良好的城市,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合肥市在技术创新、产业基础、科创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好基础,成为首批次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城市之一。本文从产业集聚建设、产业链构建、科创成果、应用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等维度对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实践进行总结,分析其自身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动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合肥科技》2006,(5):11-11
长期以来,微电子产业作为安徽省信息产业发展重点,得到了长足发展,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协议投资金额已达24亿元,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微电子产业群。一个微电子工程基地项目将落户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该项目将于本月中旬在香港举行的徽商大会招商签约,为合肥微电子产业发展再添一笔重彩。  相似文献   

10.
正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合肥院")是清华大学的外派研究院,由清华大学与安徽省、合肥市共建,于2013年12月开始建设,2016年1月正式运行。清华合肥院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的科研指导思想,瞄准国际公共安全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和安徽省、合肥市的政策、产业支撑优势,构建公共安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体系,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基地。清华合肥院现有科研和技术创新人员800多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依托单位、安徽省科研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合肥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基础雄厚,综合实力已跻身全国前三强,被誉为“种业之都”。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合肥市生物育种产业。笔者对全市生物育种产业进行梳理总结,深入剖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加速全市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一、基本情况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合肥种子企业就实施战略布局,把眼光投向省外,先机抢占具有环境优良、适合育种的区域,建立了育种基地,精心打造民族种业品牌,种子产业发展迅猛,已经形成全国种业三分天下、合肥占其一的良好格局。已有荃银种业、隆平高科、江淮园艺、皖垦种业、袁氏农业、徽大种业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种子企业植根合肥。总体上看.全市种子产业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郭子伦 《安徽科技》2000,(11):41-44
合肥市作为四大科教基地之一,近几年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做了许多扎扎实实的工作,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使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日前,省长许仲林、副省长卢家丰率省有关部门领导对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进行调研,对合肥市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所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此,本刊再次聚焦合肥,对合肥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做法,进行全面展示。  相似文献   

13.
3月28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来了建区15周年纪念日。为庆祝合肥高新区建区15周年,全区评选出10家企业.并授予“优秀孵化企业”称号。其中,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创业中心内3家企业——合肥华清金属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合肥齐美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中科大擎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表彰。  相似文献   

14.
《合肥科技》2006,(3):6-6
3月15日上午11:18,合肥威尔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奠基仪式在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该滤清器产品填补了中国汽车配件产业的一项空白,结束了中国欧III排放柴油车完全依赖进口滤清器的局面,标志着合肥经济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正在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着新世纪合肥乃至安徽经济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转变观念、优化环境,创新机制和体制,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是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汇报会议提出的要求。 9月14日至1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听取合肥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汇报,研究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区域面积128平方公里,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经过25年的奋力建设,培育了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国盾量子、阳光电源、安科生物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了智能语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公共安全、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集群,在146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7位。当前,合肥高新区正沿着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指引的方向,坚持创新驱动,聚合各方资源,加快建设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区和产业创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本思路,本文结合安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活动,从强化合肥辐射力、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和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从增长周期、动力转换、绿色发展、成果转化和人力资本等五个方面梳理了安徽高质量发展的经验特征事实,最后根据安徽实际情况,从根本路径、产业基础、第一要素和联动发展等四个方面系统提出了推进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06,(5):F0004
位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民营科技园内的合肥协力仪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由一批科技人员创办的专业从事工程机械仪表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肥协力仪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工程机械用仪表生产、研发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9.
张丽 《创新科技》2017,(9):18-22
为加快推进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特征与趋势,结合上海、广州、杭州、合肥四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概况,对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实际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郑州实际,提出关于发展郑州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佩莉 《安徽科技》2015,(10):15-17
<正>科技部在《关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科技企业孵化器(以下简称孵化器)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下,孵化器作为微小企业成长的载体,毋庸置疑地站在了热潮的最前沿。本文基于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科技局统计数据,针对合肥高新区孵化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肥高新区孵化器发展建议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