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列宁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未来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又得以很好地发展,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们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理论是对我国国情认识上的飞跃,是新时期建设的出发点,我们要牢牢把握,避免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在未来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过大胆的设想和可贵的探索。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在总结国内外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探索和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作了质的规定和量的规定:首先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和过渡性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质的区别;但是,它又不成熟,同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又有量的差别,只是初级阶段。这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这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根本依据。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曾经把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概括为一个公式:“人类从资本主义只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即过渡到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列宁选集》第3卷第62页)据此,可以表述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5.
马恩在对东方社会特别是对俄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列宁把这一设想付诸俄国革命的实践,领导俄国跨越了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对如何建设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邓小平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系统地、创造性地发展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总书记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纲领作为报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来全面论述,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到更高更新的认识水平上来看待。启发全党认识这一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概念的认识总结和明确,这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是马克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哲学的矛盾性这个新的切入点出发,从本质与社会本质的哲学认识、邓小平以前革命导师对社会本质的认识及其局限性、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概括的理论创新性来解读其理论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不但运用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观点,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阶级和阶级斗争,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而且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了自然界的矛盾,高度概括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为我国科学技术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自然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工具。自然界各种现…  相似文献   

9.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样,是一个逐步积累的渐进过程。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以及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要求等问题的认识,求教于同志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政治还处在高度民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民主政治作为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要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是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同步进行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处在高度民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一方面,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是,反革命分子、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石。本文谈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体会。首先,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真理标准讨论的关系。指出这一理论是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关于社会主义论述的教条式理解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外国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左”和“右”、特别是“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并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指出妥善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这一理论上的重大发展,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最后,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经济制度创新问题,着重论述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两个方面的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两个文明”建设理论是当代中国文艺建设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经济关系是文学关系的基础,人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是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而文艺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后,又反过来会以其独特的方式和力量对社会发展起能动作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基本原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时期出发,结合本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理论。邓小平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是从物质文明来的”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了,精神面貌会大有变化。”“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坚持社会主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对建国38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九年问的生动丰富的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概括和总结,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一光辉理论是对中国社会性质及其所处阶段认识上的拨乱反正,它为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制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与飞跃,体现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把握能力,展示了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突破。它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百多年来,它经历了从设想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探索和发展过程。本文试图从历史的本来面貌出发,概述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原理与实践的统一和差距,研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模式的演变和改革,以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首先是社会主义社会,其次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划分社会主义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国情,是现阶段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初步发挥。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社会自诞生以来的长时间内,其经济发展一直赶不上资本主义。造成这种令社会主义者汗颜的社会现实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长期以来未能突破由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将消除商品、市场经济的设想而形成的认识误区和理论禁区。邓小平的市场经济思想冲破了这种理论禁区,使社会主义走出“山重水复”,迎来“柳暗花明”,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的创新与发展,也使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实践——认识——实践,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毛主席早在一九三七年就明确指出:社会实践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阶级斗争过程和科学实验过程.一九六三年毛主席又总结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指出: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人们对于一切自然界和社会的现象和规律的认识,都是按照实践——认识——实践这一条认识路线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也不例外.人类自从能够双足站起来走路,解放了双手之后,就开始从事于生产劳动.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实践过程中,人们积累了不少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并且懂得利用这些认识来改进生产手段和提高生产效率.例如人们很早就懂得利用杠杆来进行生产劳动.当然,这些认识是很粗略的、模糊的、有的是错误的,远远不是系统的知识,更谈不上形成科学理论体系.但是,不容否认,这些零碎的知识,就是以后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的萌芽.可以说,在古代,关于自然界的知识是直接随着生产斗争的需要,从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天文学、力学、数学等几门同早期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学科很早就得到发展,就是科学依赖于生产  相似文献   

17.
1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分阶段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分阶段进行,这是毛泽东一个重要的经济理论命题。1957年,他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这是用“建立”和“建成”不同程度,表示社会主义两个不同阶段的含义和区别。1958年11月,毛泽东在郑州会议上批评了一些人否定商品经济,不讲价值规律,不认识5亿农民的问题后,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当利用商品来团结几亿农民。”这里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1959年,  相似文献   

18.
对历史方位,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是确定党的奋斗目标的前提。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取得了成就;邓小平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江泽民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那么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涵义,我们不能满足于已有的认识而止步不前,而应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全新理解和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需要解决如何有效地对剩余价值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亟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这一新型格局的形成,对传统的按劳分配格局造成猛烈的冲击,促使其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这是因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在理论上深入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以及在实践中使这种新的分配制度能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就成了分配理论创新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