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大鼠线栓法脑缺血模型进行改进,探讨影响模型成功率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参照改良的Zea Longa法,制作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判断模型成功。结果:模型成功率60%,部分大鼠出现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大脑中动脉破裂、麻醉意外等问题。结论:改进后的模型成功率相对提高,制作良好的栓线、熟练的操作和体重合适的大鼠是制作模型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摘要: 线栓法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中应用广泛,但影响其成功率的因素有很多种,本文意于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模型制作方法。通过查找大量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在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过程中,脑缺血实验动物模型为非常重要的研究途径,而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大鼠的选择、麻醉药品使用、栓线的使用和手术方法等都是影响模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本文便是对线栓法制作大鼠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和特点作一综述及介绍。  相似文献   

3.
人类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随着社会环境因素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正在日益增加,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80%以上,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占血管闭塞的43%,针对这一情况对MCAO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对缺血性脑血管的研究,首先需要建立简便有效的动物模型,而制备模型的方法很多.目前,线栓法制备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被公认的较为理想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它具有不开颅,损伤小,重复性好的优点,并可准确控制缺血和再灌注的时间,因此应用范围广泛.但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模型的成功复制,现就模型的制备、影响因素及其现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失败原因探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制备中的失败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健康Wistar大鼠 ,线栓法制备MCAO(middlecerebralocclusion)模型 ,利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TTC染色判定梗死是否成功。结果 夏季的大鼠梗死成活明显高于冬春季 (P <0 0 5 ) ;体重在 2 70~ 2 80g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其它体重的 (P <0 0 5 ) ;雌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P >0 0 5 ) ;插入长度小于 1 8cm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插入长度为大于 1 8cm的 (P <0 0 5 ) ;而麻醉也影响模型成功与否 ;还未发现有明显原因而死亡的大鼠。结论 最理想大鼠脑梗死模型制备是在夏季 ,体重 2 70~ 2 80g ,插线长度小于 1 8cm。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Wistar大鼠特点,诱发胃癌的药物、方式、剂量和时间,胃癌模型的研究内容和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温通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SE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所致神经细胞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始终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热点,这方面的报道很多.而缺血后因各种原因及血管自然再通带来的继发性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性中风的损伤及预后有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型抗脑缺血海洋新药989对血栓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采用FeCl3局部涂抹损伤血管造成的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以脑梗塞范围,行为障碍,脑组织闰理改谱为观察指标,研究989对脑血栓所致局部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9895.0,10.0mg/kg手术后30min舌下静脉注射能明显缩小脑栓塞大鼠24h后的脑梗塞范围,98910.0mg/kg能明显改善脑栓塞大鼠的行为障碍,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98910.0mg/kg组动物大脑中动脉几栓形成极少或未形成,脑组织缺血病变较轻,表明989对栓塞性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具有无需开颅、缺血时间可控、梗塞部位较明确等优点,被国内外学 者广泛用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我们对常用的线栓法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介 绍我们对复制该模型的要点及体会。  相似文献   

9.
肥胖是体内过多能量以脂肪形式积聚的状态,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是一种疾病。肥胖动物模型是研究肥胖症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大鼠是肥胖症研究的最常用实验动物。本文综述了4种肥胖大鼠模型,包括自发性肥胖模型、高脂膳食诱发的肥胖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和生命早期干预形成的肥胖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肝硬变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6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变模型。结果表明,用此法复制肝硬变模型,肝硬变形成率高,形成时间较短,其肝脏的病理改变与人类肝硬变极为相似,适于做肝硬变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disease,ICVD)占脑血管病的80%~85%,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研究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探讨其发病机制、开发新药、开拓治疗新途径已经成为热门课题,制作最接近人类卒中的理想动物模型一直是其研究的基础。在众多动物中,啮齿类动物因其价格便宜、来源充足、制作模型方法简单、存活率高、脑血管解剖和生理接近于人类,故被广泛用作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1]。现将常见的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情况概述如下。1全脑缺血模型应用最为普遍的啮齿动物主要是大鼠和沙…  相似文献   

12.
五灵脂对小鼠和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五灵脂对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小鼠和大鼠急性不完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五灵脂水煎液能够显延攻不完全性脑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降低大鼠的脑含水量,脑指数,并且能够降低脑缺血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说明五灵脂具有一定的抗脑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Pullsinelli的四血管闭塞法制作了SD大鼠全脑缺血结合蛛网膜下腔置管实验动物模型,测定全脑缺血10min再灌注后海马区的过氧化脂质(MDA)和超微量ATP酶含量变化,并在显微镜下观察HWTX-I对其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发现HWTX-I可降低海马区MDA含量(P<0.05),使ATP酶活性上升(P<0.05);还可明显降低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损伤.可见HWTX-I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海马区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等原因,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是临床医学的难题.制备脑缺血动物模型对缺血性脑学管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探讨、特效药的筛选、最佳治疗方法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常用的脑缺血动物模型的选择、制备及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实验性大鼠瘀血模型的复制朱秀珍广州中医学院实验动物服务部傅江南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瘀血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症状。因此制造瘀血实验动物模型可以更好地阐明瘀血的机理和病理变化,并为中医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日本研究者采用地塞米松肌注方法获得了淤血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皮层运动中枢出血模型制备的可行性.方法立体定位下向皮层运动中枢区注入自体动脉血,连续观察术后10 d内模型的肢体运动情况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成活,单肢瘫痪明显,组织形态学改变显著.结论立体定向术回输自体动脉血于皮层运动中枢制成的模型成活率高,症状明显,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死致残的常见病、多发病. 近年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损害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在缺血性损伤过程中除缺氧和能量代谢衰竭外,由缺血诱导的一系列瀑布样效应是导致缺血性神经元死亡的重要机制. 同时脑缺血损伤的研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诸如血糖浓度、脑温、脑血流量、血压、鼠种以及大鼠的性别等. 本文就脑缺血损伤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缺血后神经元的死亡机制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风口服液是中国发明专利,该成果具有理论创新特色,同时改变了传统中风治疗法则及其处方组成.该发明依据肾精气亏损为本,脑络瘀阻为标的理论,应用补肾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并探讨复方丹参的抗缺血机制。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建立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复方丹参腹腔内注射后用ABC法显示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大鼠大脑皮质II-V层有较丰富的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阳性细胞多见一个细长的突起。对照组大鼠阳性神经元分布较均匀、不密集,60、120、180 d光密度无明显变化;脑缺血组大鼠60 d时密集,较对照组增多明显,光密度增高,但120、180 d数量有所减少,光密度下降,但仍多于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组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与单纯缺血大鼠对应时间点相似,用丹参处理后60 d,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缺血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数量减少,光密度未见明显差异,120 d时数量仍然较密集,多于对照组,180 d进一步减少,接近对照组,但多突起的阳性细胞多见。结论:脑缺血性刺激可诱导大鼠大脑皮质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增多,丹参干预后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未见明显增多,但表达IGF-II免疫阳性神经元形态特征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川芎生物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ip)川芎生物碱50,100,200 mg·kg-1和生理盐水1周后将其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并与假手术组对照比较.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清中的NO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CHX50 mg·kg-1 ,CHX100 mg·kg-1,CHX200 mg·kg-1各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清中NOS活性(P《0.01)和NO含量(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川芎生物碱能够降低血清中NO的含量、NOS的活性,减少大鼠神经功能的损害,减少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