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济南市城市洪涝灾害浅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济南市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影响了济南市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洪涝灾害频繁的首要环境因子是降水集中.洪水灾害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城区低洼地汇水快,排水不畅;城市建设改变城区水文特征及城市布局的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相对落后.根据洪水灾害状况与致灾因素,提出了治理洪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开封市洪涝灾害的特点,应坚持蓄泄兼施,工程设施与非工程设施结合,水利设施与水土保持设施结合等措施,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3.
4.
周德丽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Z1)
利用1991~2010年云南省洪涝灾害灾情数据,基于灰色系统理论计算灾情灰色关联度,对洪涝灾害进行定量评估,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 a间云南洪涝灾害损失1990年代后期为一个高峰期,1998年最重;受灾人口、死亡人口、损坏房屋、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出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而直接经济损失的变化趋势不明显;1998、1999年划为极重灾年,1996、1997、2001年为重灾年. 相似文献
5.
6.
岩溶盆地的洪涝灾害,是威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在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力度的攻坚时刻,投入一定科技力量,认真研究这类地区的防洪减灾措施,增加投入力度,对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该文中,分析了岩溶盆地洪涝灾害形成的自然因素,根据近年来的治理经验,总结了治理岩溶盆地洪涝灾害的四种途径,从已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其投入和产生的效益相比,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7.
试析淮河洪涝灾害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栋 《科技导报(北京)》2005,23(9):14-16
淮河地处我国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陆海交互作用的3种过渡带的重叠地区,是七大江河中洪涝灾害最频繁、灾情最严重的河流之一。究其原因有3大方面、9点内容。第一,与流域所处的特殊和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①天气上,致洪暴雨天气系统众多且组合十分复杂;降雨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剧烈。②地形上,众多支流均在干流中游汇入,平原洼地占流域面积的60%,形成“关门淹”,难以下泄洪水和排除涝水。③土壤上,淮北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壤土质紧密,水分不易下渗,最易发生涝渍。第二,与黄河661年之久的长期夺淮有着直接联系。④淮河不能直接入海,改流入江,下游地区水灾日益加重。⑤水系巨大变迁,原本统一的淮河划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水系,且河系紊乱、河道淤废、排水不畅。⑥洪泽湖的逐渐淤积抬高和入湖河口段倒比降的形成,使中游河道下泄不畅。⑦淮河干流中下游河床比降小,甚至出现倒比降,洪水过程极其平缓。⑧黄泛区涝灾尤其突出。第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洪涝灾害。⑨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水土流失淤积河道及人为设障,使得河道的行洪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全世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受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旅游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严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部分旅游灾害事件的回顾,探讨了旅游灾害的成因,提出了旅游灾害防治的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造成长江中游洪涝灾害的成因大致可概况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前者包括环流条件、地形差异、水系因素等,后者诸如森林的破坏性砍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围湖垦殖使湖泊面积大幅度减少等.自然环境的演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性.由于人类活动的参与或干扰,改变了自然环境变化的趋向和速度;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类活动的影响就越深刻.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对长江中游流域环境的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到了现代,这些影响愈加明显.提出洪涝灾害的防治对策应做好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建立长江中游自然灾害的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2009年秋—2010年春,四川川西南山地,以攀枝花为代表的秋冬春特重旱灾,是中国西南大旱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这场特大干旱发生的天气背景和异常成因,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研究发展以资料融合与数值预报为基础的客观定量化天气气候监测预报技术,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本文采用攀枝花1965—2010年所属台站有连续气象记录以来的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并依据旱灾气候背景、气象干旱指标和灾情评估规定,对该区域该时段特大干旱发生发展规律及成因机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干旱是在攀枝花干季气候背景下,因长时间少雨而形成的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旱灾程度深的极端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前期逐日收集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2010年3月19日发生在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的黄土崩塌事故,从而找出了诱发此次大型坍塌地质灾害的原因——气温突增及表层冻土迅速解冻,明确了提高气象诱发地质灾害预警水平和质量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上虞市小流域众多,小流域山洪灾害易发与多发已成为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致灾成因、防御现状的分析,提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对策,从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入手,切实提高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18日,南下的北方冷空气与北上的西南暖气流交汇,在济南市上空形成强对流云团,从而引发极端的强降雨过程,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本文分别从暴雨特性、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治水思路、地面硬化、城市扩展等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7.18”严重洪涝灾害成因.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1980—2018年0.5°×0.5°逐日降水数据、紧急灾害数据库数据(EM-DAT),分析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北大西洋涛动(NAO)对中国极端降水频次及强度、洪水发生率及损失的可能影响.结论如下:1)当冬季厄尔尼诺发生后,次年我国东部沿海及黄河、长江下游地区秋季极端降水强度增加26%;当冬季拉尼娜发生后,次年我国东部地区春、夏季极端降水强度分别增加8.8%、5.1%.2)当NAO为正位相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夏、秋季极端降水频次较高,华东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强度增加8.5%.3)与正常年份相比,冬季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发生后,次年我国春季洪水损失偏多14.5%,秋季洪水发生率偏低30%;NAO为正位相时,我国春季洪水损失偏少20%,秋季洪水发生率偏高14%.4)当拉尼娜发生后及NAO正位相、负位相时,我国长江、黄河和珠江流域极端降水与洪涝灾害的变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近代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史料为据.对湖北省近代以来洪涝灾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作了系统性的总结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近代洪涝灾害是自然孕灾环境、人类致灾活动因子及其脆弱的承灾体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孕灾环境孕出了“多灾”的特点,人类致灾活动直接引起“灾害频发”,而脆弱的承灾体则导致“灾情严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周宁县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气象等因素分析了山洪灾害的成因;例举了已发生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山洪灾害现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但水也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危害。每当雨季来临,暴雨造成河水泛滥,冲毁城市、农田、厂矿,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从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害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