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吐温-80对碳钢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动电位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w-80(吐温-80)在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Tw-80在10%的硫酸溶液中能使碳钢发生钝化,当其浓度为47.52mg/L时,对碳钢的缓蚀效果最好,属于一种以控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动电势扫描法测定了碳钢在饱和(NH4)2CO3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研究了几种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协同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中添加0.1%的四西基碘化铵,缓蚀效率为55.3%; 当0.05%的四西基碘化铵与0.05%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时,协同缓蚀效率可达89.2%。应用动电势扫描法能够快速、简便地测定腐蚀速率和评选缓蚀剂。 相似文献
3.
聚天冬氨酸及其与锌盐的复配物对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聚天氨酸及其与锌盐的复配物对碳钢缓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天冬氨酸的缓蚀性能优异,锌盐可降低聚天冬氨酸的用量;两者的复配物表现出混合型缓蚀剂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用电化学法研究咪唑啉类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线性极化,Tafel曲线,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三种咪唑类缓蚀剂在油田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性.找出缓蚀剂的最佳有效浓度,比较出这几种缓蚀剂之间的缓蚀效率大小,初步分析其缓蚀机理及其缓蚀效率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在模拟溶液中一种以十八烷基胺(ODA)为主体的复合缓蚀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碳钢电极的缓蚀行为. 结果表明, 经该缓蚀剂处理的碳钢样品耐蚀性明显提高; 成膜效果气相优于液相; 温度在220 ℃左右成膜效果最好; 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 成膜效果变差; 样品在气相中缓蚀性能随缓蚀剂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当质量浓度大于25 mg/L时不再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没有使用任何添加剂和保护剂的情况下,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氯金酸的方法制备出了链状金纳米粒子,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烯基硫脲(ATU)、硫脲(TU)等不同交联剂将金纳米粒子组装在20号碳钢电极上,并利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金纳米粒子自组装膜在NaCl溶液中对20号碳钢的缓蚀作用,讨论了不同交联剂、不同金纳米粒子组装时间对缓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不同交联剂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自组装膜对20号碳钢都有缓蚀作用,其中尤以丙烯基硫脲作交联剂、金纳米粒子组装12h抗腐蚀效果最佳,缓蚀率可达99.15%。 相似文献
7.
无机缓蚀剂与表面活性剂对碳钢的协同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宁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02,19(3):178-180
采用动电势扫描法测定了碳钢在饱和 (NH4 ) 2 CO3溶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 ,研究了几种无机缓蚀剂的缓蚀作用及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 :当体系中添加 0 .1%的量 ,钼酸钠缓蚀性能最好 ,相对缓蚀效率达 6 8.3% ;当 0 .0 5 %的钨酸钠与 0 .0 5 %平平加复配 ,协同缓蚀效率可达 72 .7% ;应用动电势扫描法能够快速、简便地测定腐蚀速率和评选缓蚀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失重法考察了6种具有Keggin结构的含钼杂多酸盐在NaCl介质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所研究的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缓蚀性能,尤其抑制点蚀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
将葡萄糖酸钠(SG)、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及其复配体系应用于循环冷却水中碳钢的缓蚀。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法分别测试了SG、DMAPMA单独使用和复配使用的缓蚀性能。通过光学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探讨了缓蚀机理;通过计算协同参数(S)来衡量SG和DMAPMA协同效应的强弱。结果表明,当体系的总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复配缓蚀剂的缓蚀率可达到95%以上,当复配缓蚀剂含有50 mg/L SG和50 mg/L DMAPMA时缓蚀效果最好。SG和DMAPMA复配使用具有良好的缓蚀协同作用,可以相互促进吸附,使得其在钢片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电化学方法测定一些有机分子的特征基团及结构在酸性腐蚀介质(01%)H2S+5%HCl)中对碳钢的缓蚀作用,研究分子中特征基团及结构对缓蚀性的影响,分析分子的微观结构与宏观缓蚀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合成高效缓蚀剂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失重法研究了几种表面活性剂对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缓蚀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1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三乙胺对锌具有缓蚀作用,而吐温80对锌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缓蚀作用。并研究了缓蚀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缓蚀效果,并对其表观热力学和表观动力学以及吸附模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某炼油厂由于常年加工高酸原油,导致设备腐蚀严重.通过取样分析,发现较明显的腐蚀部位为塔顶冷凝系统和流出管线,材质为20号钢.根据现场腐蚀环境,采用挂片失重法,评价了PF99、WS01、LH01缓蚀剂在减黏油水混合物中的缓蚀性能.实验表明,在这种油水混合物体系下,PF99能够达到理想的缓蚀效果,试片表面腐蚀产物很薄,易去除,金属表面较光洁,最佳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1%,缓蚀效率达93.79%,能有效抑制20号钢在减黏油水混合物中的腐蚀.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蚀法、测定孔蚀特征电位及i-t曲线、模拟闭塞电池试验及交流阻抗频谱技术等,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氯化物水溶液中的孔蚀行为,以及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和/或单乙醇胺对孔蚀引发与扩展过程的抑制作用.发现十二烷基苯磷酸钠及单乙醇胺对本腐蚀体系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二者有明显的协同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孔蚀扩展阶段的影响.模拟闭塞电池实验表明,孔蚀的扩展阶段包含稳定扩展阶段及加速扩展阶段,添加剂使稳定扩展阶段的Nyquist图的低频部容抗派加大;在加速扩展阶段,低频部增加一个容抗弧.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钼酸在盐酸溶液中对软钢的缓蚀作用,求出了ΔH°,ΔG°,ΔS°3个反应状态函数及活化能,并用吸附理论解释了缓蚀原因.同时发现钼酸钠和乙叉二磷酸钠混合使用时,对软钢产生良好的协合缓蚀效应 相似文献
15.
针对锌合金压铸时采用3Cr2W8V钢制作的模具使用寿命低的问题,通过试验分析了锌合金液对其的腐蚀原因.通过实验发现,若钢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夹杂物和网状碳化物的缺陷,加上钢材本身存在的回火脆性问题,是导致钢材腐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林整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2):91-93
用极化曲线外推法获得钢在缓蚀剂存在下的腐蚀电流密度 ,进而研究 3种植物性缓剂蚀在 2种酸性介质中对钢的缓蚀效率 .结果表明 :3种缓蚀剂对钢在 2种酸性介质中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其缓蚀效率与介质种类及缓蚀剂添加量有关 . 相似文献
17.
对运行18000 h HK40裂解炉管内壁的腐蚀损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裂解 管组织性能正常,其内壁的损伤是由高温下硫化及氧化腐蚀造成的,硫化腐蚀是引起 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的变化及补锌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3-6个月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7例,以同期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健康儿50例,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浆锌浓度,同时对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和常规对照观察。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为(47.12±10.15)μg/dL,正常健康儿血锌浓度为(77.13±17.16)μg/d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补锌组疗效明显,与非补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锌浓度降低,补锌可以增强疗效,缓解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