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特异性切割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 ( PLRV-Ch)复制酶基因负链 RNA的锤头状核酶 ,设计、合成了编码与其相应的突变核酶的 c DNA,并克隆到质粒 p GEM-4 Z中 ,经序列分析及体外转录表明得到完整的突变核酶基因重组质粒 ,从而为突变核酶的转基因及进一步研究核酶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引起的抗性及机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设计切割烟草花叶病毒RNA的锤头型核酶Rz-2,分别以pKyLx7和pBin19为载体,构建含Rz-2基因及核酶和底物连接的RzSb-2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三亲交配将目的基因转入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  相似文献   

3.
设计切割烟草花叶病毒RNA的锤头型核酸Rz-2,分别以pKyLx7和pBin19为载体,构建含Rz-2基因及核酸和底物连接的RzSb-2基因的重组质粒,通过三亲交配将目的基因转入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重组Ti质粒通过PEG法转化烟草原生质体,同时对转化的原生质体接种TMVc一定时间后以半叶法检测原生质体中病毒的侵染性.结果表明转基因原生质体中TMV侵染性明显低于未转基因的对照,推测病毒在转基因的原生质体中复制受到干扰;且核酸Rz-2(正向)表达后作用最为明显,核酸连底物RzSb-2(正向)与RzSb~2(反向)之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4.
转人Cu,Zn-SOD基因马铃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总RNA中分离扩增了490bp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hCM,Zn—SOD)基因的cDNA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和文献报道的一致;构建了CaMv35S启动子驱动hCu,Zn—SOD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CuSOD;用三亲交配法将重组质粒PBICuSOD转化到农杆菌LBA4404,转化马铃薯得到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证明,hCu,Zn—SOD基因巳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Western blot分析表明,hCu,Zn—SOD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得到表达。用NBT光还原法测定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的SOD酶活力,叶的总酶活为1066.6U/g(湿重,下同),块茎的总酶活为10llU/g。  相似文献   

5.
外源基因在转基因马铃薯植株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癌农杆菌感染马铃薯叶盘伤口细胞并进行共培养转化,感染叶盘筛选培养基上可获得卡那霉象抗性的转化愈伤组织,并在转化细胞中检测到NPTⅡ酶活性,在两种分化培养基上转化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分别为17%和20%,DNA分子杂交证实以双向载体质粒PPZH1上的nptⅡ基因和zein-HEAAE融俣基因均已导入并整合到马铃薯再生植株基因组中,导入的外源基因引起了转基因气生块茎中氨基酸组分的变化,大多数氨基酸含量有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以乳清酸蛋白(WAP)5′区2.6kb为调控序列,指导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采用直接注射质粒于乳腺的方法在小鼠乳腺中表达出β-半乳糖苷酶活性,证实WAP基因调控序列的功能正确性,可以用于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研究,同时证实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暂时性表达载体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有效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为抑制端粒酶活性,设计合成了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核酶基因htert RZ及htert-5'RZ,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将核酶转染至肿瘤细胞中,均能抑制端酶活性,核酶heterRZ稳定转染细胞后,使细胞倍增时间长,但无明显细胞凋亡,因而,二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用于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8.
突变ras基因存在多种人类肿瘤细胞中,本文将可特异性切割12位点突变ras(T24ras)之核酶R8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T24ras转化的NIH3T3细胞,以期检测核酶在细胞内对其靶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R8可特异性地切割突变rasmRNA导致转化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9.
利用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复制酶基因3′端长约600bp的cDNA,用缺口平移方法进行32P同位素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通过核酸斑点杂交,对提纯的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病毒RNA、PLRV感染的马铃薯汁液,表达PLRVCP基因的马铃薯叶片及块茎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P标记的复制酶基因cDNA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测得提纯病毒的最低含量为408ng/ml,病毒RNA最低量为27.8pg/ml,未转CP基因接种PLRV的马铃薯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1375.接种PLRV的转CP基因的抗性马铃薯块茎芽和叶片提取液的最高稀释度为0~1/15.此探针和只转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不接种PLRV的转基因马铃薯汁液不发生反应.表明,探针只与PLRV基因组RNA特异反应,而不与外壳蛋白基因及其mRNA反应,从而为表达CP基因的转基因马铃薯中PLRV的检测和抗病性鉴定建立了一种可靠的灵敏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此项技术已用于转CP基因马铃薯Desire,Favorita,乌盟601和虎头的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有效地切割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以降低端粒酶活性 ,从而使肿瘤细胞生长变慢 ,凋亡增加 .方法 设计并合成了 2个针对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锤头状核酶基因htertRZ及htert 5’RZ ,构建了核酶基因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 ;并将核酶转染致肿瘤细胞中 ,检测其对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结果  2种核酶在细胞内均能明显地抑制端粒酶活性 ;核酶htertRZ稳定转染细胞后 ,使细胞生长变慢 ,倍增时间延长 ,但无明显促细胞凋亡作用 .结论  2种核酶可望成为有效的端粒酶抑制剂 ,在抑制肿瘤生长中发挥作用 .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聚ADP核糖聚合酶基因1.4kb部分序列反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MAMneo和pSMG中,同时12位密码子突变的活化ras癌基因也一同克隆到上述载体中,从而获得具有不同真核基因筛选标记的双基因真核表达重组体pMAMneo-Cl.4-T24,pMAMneo-Cl.4-arT24,及pSMG-Cl.4-T24,上述质粒的构建成功为研究聚ADP核糖基化作用与细胞恶变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野油菜黄单胞菌NK-01生物合成黄原胶的分子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野油菜黄单胞菌NK-01得到多糖合成缺陷的不产粘突变株。经SalI部分酶切得到NK-01染色体DNA片段,将其连接到广泛寄主载体pRK293上,在E.coliHB101中建立完整的NK-01基因文库。在协助质粒pRK2013存在下,不产多糖突变株分别与含基因文库的E.coli菌落群进行三亲接合转移,筛选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的产粘接合后体。对接合后体进行重组质粒的酶切分析表明,所克隆的DNA具有片段重叠。上述重组质粒对另外9株不产多糖突变株互补检测及遗传学分析表明,13.4kb的DNA片段含有合成黄原胶所必需的基因。  相似文献   

13.
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带β-glucuronidase(GUS)基因的pBI121质粒DNA导入栽培稻农垦58。用荧光法检测GUS活性,证明GUS基因在水稻转基因植株中得到表达。Dot blot和Southern blot的结果表明经花粉管通道途径导入的外源DNA整合到了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本文还对转基因植株后代的各种变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突变ras基因存在于多种人类肿瘤细胞中,本文将可特异性切割12位点突变ras(T24ras)之核酶R8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T24ras转化的NIH3T3细胞,以期检测核酶在细胞内对其靶基因的作用.结果表明R8可特异性地切割突变rasmRNA,导致转化细胞生物学特性如细胞形态、生长速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5.
通过PCR-RFLP和DNA序列测定发现绵羊线粒体基因组内存在的HinfⅠ酶切多态是COⅠ基因第234位的T-C碱基替换的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该位点碱基的替换不导酸的改变,为一同义突变。依据这一单核苷酸多态可直接进行绵羊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型鉴定,并可作为绵羊核质基因互作研究、核外基因效应分析及转基因、动物克隆研究中胚胎及个体识别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将克隆的番茄ACC合成酶基因的反义RNA-核酶联合的DNA序列用Hind Ⅲt KpnI切割后重组于植物表达载体pGA643中,用三亲融全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采用叶盘法转化茄子叶,诱导出再生小植株,获得了卡那霉素的抗性植株。提取植物总DNA,用pGA643作探针,通过斑点杂交,已筛选出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工程植株。为进一步研究该嵌合基因对ACC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获得商品化的转基因番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含家蚕丝心蛋白重链基因同源片段的质粒pG350为出发质粒,插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构建成以EGFP为报告基因的同源重组质粒载体pMD-Fib-IE-EGFP,通过PCR及酶切鉴定表明EGFP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原始质粒中,通过脂质体介导法转染胃癌细胞能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表明该质粒能够在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家蚕转基因系统平台提供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旱稻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旱稻丹粳旱5-55、6-24、6-37的悬浮细胞及未成熟胚为受体材料,采用基因枪法将含BAR基因的pDM302质粒DNA导入旱稻细胞中,经PPT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筛选出的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出完整的旱稻转基因植株。Southern分子杂交分析表明,外源BAR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内,抗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转化植株对0.01%Basta(有效成分为PPT)有一定程度的抗性,说明外源BAR  相似文献   

19.
恶臭假单胞菌萘质粒ⅠNL基因的克隆及酶切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putidaG7)携带的质粒NAH7,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切割后,产生含有萘降解酶全部基因(24,6kb)的片段,此片段插入到载体pUC119的多克隆位点,构成了pKAO质粒,此质粒经HpaI,EcoRI酶切获得的5.1kb片段亚屯隆到pUC119中,衍生出pNN1质粒,绘制出内切酶图谱。从pNNI质粒上切下含目的基因nahI、nahN和nahL的kpnI-kpnI片段(2.3kb).正向插入载体BluescriptⅡSK+中获得重组质粒pNN2,反向插入为pNN3,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XL1-Blue中,目的基因得以大量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端粒酶特异性核酶对乳腺癌细胞MCF-7端粒酶活性、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RZ基因,构建人端粒酶锤头状核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hTERT-RZ,测序鉴定.提取MCF-7细胞总RNA,RT-PCR扩增靶基因的cDNA片段,插入载体pMD18-T并测序鉴定.将核酶重组体及hTERT载体体外转录,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z的切割活性.核酶载体转染乳腺癌细胞MCF-7,RT-PCR法检测核酶重组子转染效率及核酶转染细胞中hTERT mRNA的表达量,TRAP法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MTT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及凋亡.结果 测序表明peDNA3.1( )-hTERT-Rz和pMD18-T-hTERT构建成功.5%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体外转录出Rz和靶基因hTERT,Rz对靶基因hTERT具有切割活性.构建好的核酶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发现其潜伏期延长,对数生长期减缓,S期细胞比例降低,G1期细胞比例增高(P<0.01).端粒酶活性检测发现端粒酶活性明显降低.结论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特异性核酶对靶基因hTERT在体外和体内均有催化切割活性,该核酶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抑制hTERT的表达和细胞增殖,为核酶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新型工具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